分享

从“脸书”到“元宇宙”,IT公司名称多会玩?

 滚滚睡着了 2022-06-02 发布于山东

  

▶▶ 社交之王facebook官宣改名为Meta,虽然人民群众对“脸书”是什么梗也并未十分明白,但此番以“元宇宙” 的身份亮相,更让大家觉得玄妙。

▶▶ 跟老一辈的泰康、福耀、荣盛等等的端正庄严风不同,互联网公司的名称一向很会玩,一边有深奥的讲究,一边似乎又很随意。

▶▶ 不管这些公司的名字有多少道道,到了网友们这里,最终的结局都是“狗猫鹅狐熊”动物园一家亲。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10月28日,社交网络界发生了一次“十年大地震”:世界头号社交平台Facebook正式官宣改名为Meta,并发布了一个类似莫比乌斯环的全新Logo。

马克·扎克伯格还拍了一支长达1个多小时的视频,来专门解释这件事。虽然满面笑容、满怀信心的小扎在视频里说得很全面很详细,Meta,在希腊语中的含义是超越,同时这个词还取自Metaverse(虚拟世界、元宇宙)。

所谓“元宇宙”,这一概念来自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1992年,尼尔写了一部小说《雪崩》,书中描述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metaverse。

和我们现在独一无二的universe(宇宙)不同,在超现实主义的metaverse(元宇宙),为地理空间所阻隔的人们可通过各自“化身”相互交往,度过闲暇时光。

这正是扎克伯格对未来社交网络的想象与期待:未来通过设备与终端,人类可以进入计算机模拟的虚拟三维世界,现实世界的所有事物都可以被数字化复制,人们可以通过数字分身在虚拟世界中做任何现实生活中的事情。

    简单来说,就是你能够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这里能构建类似于现实生活的人际互动,能够满足工作、交流、娱乐、消费等场景。

Meta是这样认为的——“The metaverse is the next evolution of social connection”。(元宇宙是社交方式的下一场革命)

视频中,小扎亲自上阵,讲述了“元宇宙”在生活运用的方方面面,包括社交、健身、工作、会议等常见场景的运用。“超越今天可能的一切,超越屏幕的限制,超越距离和物理的限制,走向一个每个人都可以相互陪伴、创造新机会和体验新事物的未来。”

他说,在未来十年内,元宇宙将有10亿用户,拥有数千亿美元的数字商务,并为数百万创作者和开发者提供工作岗位。

虽然对普通网友来说“元宇宙”的概念还有些遥远,但业内很多人认为这将是科技发展的下一个风口,是未来生活发展的方向。事实上元宇宙的趋势已经进入到我们现阶段的生活,从游戏领域、VR、NFT、虚拟现实、虚拟偶像、区块链这些概念,都与“元宇宙”相关联。 

是时候祭出李安那个著名的表情包——

如果想更简单了解“元宇宙”的生活场景,前阵子大火的好莱坞影片《失控玩家》以及更早的《头号玩家》,以及游戏《赛博朋克2077》《荒野大镖客》等,或许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我们没有元宇宙,但故事同样精彩



  

正如扎克伯格在《创始人的信》里写到的:“我们的故事始于一间宿舍。”或许正是觉得当年诞生于大学宿舍里的“Facebook”——“脸+书”这一名称有些草率、直白,此番小扎选择了向希腊语找出处的深奥玄妙的路线。

这是这家IT带头大哥公司17年来第一次拿名称做文章。

与自身年轻、时尚、新锐的风格相匹配,互联网公司的名称一向不走寻常路。过去无论是老字号还是大企业,通常的名称往往是瑞蚨祥、全聚德、中兴、福耀、泰康等等,一听就透着端正庄严、雍容大气的气派。

但是互联网公司不这么玩,阿里、小米、搜狐、百度、字节跳动,乍一看都不是出身高贵、家学渊源的正派名门。

阿里巴巴之名的得来十分随意。有一次马云在旧金山某餐厅吃饭时,突然灵感乍现,问服务员是否知道“阿里巴巴”这个名字,服务员回答“sure”。回来后马云又问了家人朋友,发现大家对阿里巴巴的故事都很熟悉,通俗易懂、深入人心、便于记忆,于是就有了"阿里巴巴"这个公司。

腾讯起名字时,美国有家科技大公司叫朗讯,马化腾的前东家又叫润迅,所以先定了"讯"字。在网讯、捷迅、飞讯.....等等各种组合中,其余的都已经被人注册了,只剩了腾讯,所以就叫了腾讯。当然这也是天意,毕竟老板叫马化腾,完美!

小米公司,最早曾考虑过叫“红星”,红星照耀中国,很有中国味道,但是已经被红星二锅头给注册了。某天早晨,有位老人带了一锅小米粥给创始人做早餐,大家吃得开心又温暖。灵感就这么来了:小米是中国人的主食,很有亲切感,而且移动互联网的英文名叫Mobile Internet,取其缩写便是"MI",正好是米字的拼音。据说那锅小米粥是黎万强的父亲在凌晨5点钟熬的,那个锅现在还陈列在卷石天地大厦中。

百度就不一样了。这是IT界少有的文艺范儿,是李彦宏辛苦思索的结果。他的本意就是取一个带有搜索意思的词语,但是又不能出现“搜”这个字,要有文化底蕴。偶然间想到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里的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再合适不过。李彦宏对这个名字非常得意,连带百度总部会议室的名字都叫"青玉案"

当然,互联网公司成千上万,除了这些大佬,还有无数的小鱼小虾给大家带来欢乐。

专业查询公司曾经提供过这些“不知道取名时老板在想些啥”的公司名称:深圳赚他一个亿科技公司、你说的都对(北京)科技公司、武汉眼前一亮科技公司,以及昆明臭虫科技、北京天天开工公司……

说起来剑走偏锋的并不限于网络科技界,很多明星也喜欢这个套路。沈腾的海口那可是家大影视文化公司曾经引起网友围观,随后爆出上海会飞的猪影视文化工作室(黄磊)、北京也行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郭德纲)、北京不好意思影业有限公司(肖央)、孩儿们(北京)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郑钧)……

子曾经曰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但搁在眼下,似乎名越不正、事成得越快,至少第一步——成功引起注意是做到了!



无论名称多讲究,最终都要败给外号



8月31日,美团创始人王兴在其个人社交平台阐述:“美团这个名字里有两个字,'美’意味着'好’,'团’意味着'一起’、'共同’,所以'美团’合起来就是一起更好。也就是说'共同富裕’本身就植根于美团的基因之中。”

一度陷入舆论漩涡的美团用“better together一起更好”重新诠释公司名称,网友看到后调侃:求生欲不要太强!

在王兴的带动下,各家互联网公司(网友捉刀)纷纷做出名称新解:

腾讯∶在讯息社会里大家共同腾飞/百度︰普度所有老百姓/字跳:让每个字代表幸福跳动到人们心坎里/快手∶快的人伸手拉慢的一把

携程︰共同携手漫步人生旅程/网易︰网罗财富让普通人生活更容易/京东:京城东边的新型实体/拼多多∶让爱打拼的人,多一点财富,多一点幸福

所以说汉字文化就是这么博大精深,总能在需要的时候做出恰当的解释。同时也证明了,取一个正确的名称对一家公司来说多么重要。

但是,不管你的公司名称多么有文化、有典故、有故事,在欢乐的网友这里,都不是个事儿,无论你的公司多讲究,最后都免不了狗猫鹅狐熊动物园一家亲:

腾讯的标志是企鹅,变成了网友们口中的“鹅厂”;京东的Logo是金属狗,自然是“狗厂”;阿里因为天猫,被称为“猫厂”;搜狐不用说了,自己就带着“狐厂”元素;百度的标志是一只熊爪,“熊厂”就是它了……

这里比较特殊的是“猪厂”。网易跟猪并没有图形上的联系,只因为丁磊投资过现代养猪场,也就这样传开了。

除了动物园,也有植物系。比如小米被叫作“粮厂”是顺理成章的;滴滴叫做“桔厂”,因为他们的母公司是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菊厂”这个称呼是来源于华为LOGO像一朵开放的菊花,尽管有人说这是个太阳,但被任正非否认了,他表示就是菊花。

这些昵称一半源自企业的“自黑”文化,有些公司会主动下场给自己起外号,不仅可以展现自己的企业文化,还可拉近与员工、与大众的距离。另一半则来自网友们对这些“大厂”们的调侃,互联网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消解庄严,网友以此来寻找同好、制造新梗、轻松交流。

    但是无论怎么样,改名对一家成熟大公司来说,是一件颠覆性的大事。从“脸书”到“元宇宙”,将是一个影响几十亿人的巨大变化。就像扎克伯格写到的:它象征着总有更多的东西要去构建,总有下一章的故事。未来将超乎我们的想象。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