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斋故事:调戏案

 老大姐嗨 2022-06-02 发布于山东

陵县的县令叫李维,是个不到三十岁的男子。

李维是出了名的清官,来陵县赴任的时候,老百姓们夹道欢迎,争先恐后地给李维送心意。

文章图片1

李维坚决不收,当着大家的面,铿锵有力地道:“我李维来陵县,是为民做主而来,绝不会贪陵县的一分一毫!”

老百姓们不由得热烈鼓掌,高兴极了。

李维果然是个清官。他刚来陵县不久,大家就听说了他拒色的事迹。

李维身材修长,风度翩翩,妻子又不在身边侍奉。丁举人的女儿丁玉娘见了李维,自愿为妾,想嫁给李维。

丁玉娘十七岁,因为才定亲,男方就病死了,因此一直没有出嫁。

丁玉娘长得花容月貌,虽然隐隐有“克夫”之名,但其实求娶的人并不少。

不过丁玉娘眼界颇高,一般的人都看不上,直到见到了李维,竟然自愿为妾。

丁举人很不高兴,但拗不过女儿,只得委婉地向李维表达了玉娘的意思。

原以为李维会很爽快地收下玉娘,谁知李维义正言辞地斥责了丁举人一番,随即派出衙役去把妻子刘氏接了过来。

刘氏比李维小四五岁,但看上去比李维显老多了,模样也十分憔悴,黄皮寡瘦的,和丁玉娘根本没法比。

被李维拒绝了,丁玉娘没有羞恼,还赞叹李维是真男子,说会一直等到李维回心转意的那一天。

李维听到了玉娘的话,特地来到了丁举人家,当着丁举人的面,告诉玉娘,他是不会纳妾的。因为他的俸禄养不起一妻一妾。

玉娘说自己会纺纱织布养活自己,不用李维养。

李维却道:“我若接受了一个玉娘,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玉娘送上门……到时候我就会被后宅之事所牵绊,我在判断事情的时候,便可能违背本心,这是我所不愿看到的……”

玉娘这才含羞忍泪,答应另嫁他人。

后来玉娘远嫁的时候,李维还去送了一份贺礼。

文章图片2

经过此事后,李维清官的名声传得更广了。

这天,吃了晚饭后,李维在房里看书,突然听到两个衙役一边走一边在议论,正从自己的窗前经过,不由得竖起了耳朵仔细听。

只听见衙役甲在问衙役乙:“牢房里的那个王奎好了吗?”

衙役乙回答道:“赵员外送了十两银子来给他治病,当然没事了。不过要想把他的病完全治好,赵员外还得出不少的银子啊!”

衙役甲感慨万千:“也不知王奎行了什么狗屎运,竟然可以替赵星河坐牢……说真的,我都有点羡慕他了。”

衙役乙啧啧道:“王奎要不是被送到这里来,只怕早死了,他的运气是真的好……”

两个衙役说着话,走远了,李维却听了个云里雾里,只知道牢里有个叫王奎的人,在替另一个叫赵星河的人坐牢。

李维想了想,决定到牢房里去看一看。师爷方埔便陪着李维来到了牢房。

几个狱卒见李维和师爷亲自来牢房查看,连忙过来行礼。

李维摆了摆手,信步走了过去。

在牢房里走了一圈,李维发现了一个不同之处,有一个牢房格外整洁一点,还只有一个人住。

李维把狱头叫来,问他:“这里面关的是谁?”

牢头陪着笑,告诉李维:“这里面关押的是王奎,还有不到半年就能刑满释放了。”

李维心想,这不正是那两个衙役议论的人吗?便让牢头把王奎叫来,他要问几个问题。

牢头有些紧张起来,笑道:“大人,那王奎身体不太好,前几天还请了郎中进来瞧病,今天才好一点……”

李维更疑心了,便吩咐牢头把牢门打开,他亲自进里面去问王奎。

牢头吓了一跳,不敢再推辞,和一个狱卒把王奎带了出来。

李维一看,王奎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男子,身材瘦削,神情拘束。

文章图片3

李维和颜悦色地问王奎:“你患了什么病呀?”

王奎赶紧给李维行礼,畏畏缩缩地回答道:“罪民有宿疾,不过快治好了。”

牢头在一旁连忙补充道:“这王奎,若是不犯病的时候,还是挺壮实的。就是不能犯病,一犯病就是这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李维又仔细看了看王奎,漫不经心地问道:“你所犯何罪呢?”

王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声如蚊呐地道:“调戏良家女子……”

李维不由得惊讶地上下打量着王奎,突然想起了那两个衙役议论的话,看来是那个什么赵星河调戏了良家女子,让王奎来顶罪。

“你认识赵星河吗?”李维突然问道。

一旁的牢头脸色大变,王奎连忙摆手,矢口否认:“不……不认识……”

李维一看,更加肯定了里面有鬼,笑了笑就出了牢房。

方埔心事重重地跟着李维走出牢房,几次话到嘴边,见李维一脸的若无其事,又默默地闭上了嘴巴。

李维来到存放卷宗的地方,吩咐刘书办把有关王奎的案子找出来,他要看一看。

刘书办吃了一惊,问李维怎么突然想起看那个,那可是半年前的案子了。那时李维还没来,案子是前任刘县令判的。

李维淡淡地道:“今天到牢房去巡视了一番,见到了王奎,便想看看他的卷宗,仅此而已!”

刘书办不疑有他,把王奎的卷宗找了出来,给李维看。

李维在翻看王奎的卷宗,刘书办在一旁给李维解释:“其实案子并不大,卑职还记得,那时那个王奎虽然被告调戏良家女子,其实那个女子就是衣裳稍微凌乱了一点,其余的并没有什么。”

李维来了兴趣,把卷宗放到一边,兴致勃勃地问刘书办道:“看来你的记性不错,那你还记得那告状的女子长什么样吗?”

刘书办犹豫了一下,道:“那女子约莫十六七岁的样子,倒是有几分姿色。”

李维指着卷宗问刘书办:“这上面写着女子名叫胡丽娘,是胡屠户的女儿。屠户都比较剽悍,耳濡目染之下,想来那胡丽娘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吧?”

刘书办笑了起来:“大人果然睿智!您想啊,如果那胡丽娘是省油的灯,又怎会因为被拉扯了几下,就告上官府呢?其他的女子,遮掩都还来不及!”

李维了然地点点头,又问道:“如今胡丽娘在哪里?”

刘书办摇摇头:“好像出了这件事后,胡丽娘就嫁到外乡去了。具体嫁到哪里,卑职不清楚。”

李维走出卷宗房,出了门后,突然转身问了刘书办一句:“那王奎是替赵星河顶罪的吧?”

刘书办猝不及防之下,失声道:“大人是怎么知道的?”

见李维一脸的冷厉,刘书办回过神来,连忙改口:“卑职是说那是不可能的,哪有人会给人顶那种罪?”

李维没有理会刘书办,转身就走,心里充满了怒火。

来到陵县,李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勘察民情,询问民生。他立誓在哪里做一任官,就要让哪里没有冤情,没有欺压;让老百姓们安居乐业;让大家永远记得曾经有个“李青天”……

一般的县令新上任,都害怕衙门里的“老油条”们勾结起来,让新县令寸步难行。李维也不例外,还为此做了充足的准备。

没想到李维来到陵县后,竟然发现陵县是难得的一个“清白衙门”。衙门里的小官吏和衙役们不说像李维那样“清如水”,但也没有什么作奸犯恶之辈。

而这一切源于师爷方埔。

文章图片4

方埔的年纪和李维差不多,是个举子。两次考不上进士后,就来到了衙门做师爷。

那方埔胸中颇有丘壑,为人又机敏多变,帮着前任刘县令,把陵县管治得十分齐整。

前任刘县令因治理陵县有功,考评为优,被升一级。调任之时,因十分欣赏方埔,极力邀请方埔随他上任。

可方埔是陵县本地人,父母尚在,妻儿也在身边,让他全抛下,他实在舍不得,便留了下来。

有了方埔,李维上任之后,清闲了不少。

但李维心里隐隐有些不畅快。他发现老百姓们虽然夹道欢迎他,称他做青天大人,但若是有什么事,却大多喜欢去找方埔。

而今天发生的事让李维更不痛快了。他一直以为陵县衙门还不错,没想到在师爷方埔的“领导”下,他们成了“一家人”,把自己这个县令摒弃在外,大家合起伙来欺瞒自己。

那王奎明明是在替赵星河顶罪坐牢,可牢头知道,刘书办知道,那些衙役们都知道,就是自己不知道。

李维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替王奎洗刷冤屈,让真正的罪人赵星河得到惩罚。哪怕因此得罪同僚,也在所不惜。

李维是个很有心计的人,对王奎的事,他心里虽然愤怒,但面上却丝毫不露,甚至更加倚重方埔了。

过了一段时间,秋收开始了。李维把方埔派了出去,管理秋收的事情。

方埔不在衙门,李维就好行事了。

李维先是找了一个借口来到了赵家,想见一见赵星河。

可赵星河却赶考去了,没有在家。

李维想了想,又来到了胡屠户家,询问情况。

听到李维问的是半年前,自己的女儿胡丽娘被调戏的事,胡屠户有些尴尬,支支吾吾的不是很愿意回答。

李维不耐烦兜圈子,直接告诉胡屠户:“本官已经知道真正调戏你女儿的人是赵星河,根本不是那个王奎。但只有你起首去状告赵星河,本官才好重审此案,为你女儿讨回公道。”

胡屠户连忙给李维磕头,摆手道:“小民的女儿已经嫁了人了,不想再起风波……”

李维冷着脸,恨恨地道:“没想到那赵家如此势大,竟然让你有冤不敢申!”

胡屠户慌忙摇头:“不是的,那赵员外为人甚是厚道……”

话未说完,李维气得跺脚道:“还说不是势大,你连一句实话都不敢对本官说!”

说完,气愤地走了。

胡屠户张大了嘴巴看着李维远去的背影,一时愣在了那里。

文章图片5

李维回到县衙,还是气愤难平,命人把王奎从牢房里提了出来。

李维直截了当地问王奎:“你是替赵星河顶罪的吧?”

王奎连忙摇头:“大人,不是的,罪民没有替谁顶罪。”

李维忍住气,问王奎:“你是如何调戏那胡丽娘的,详细说来。”

王奎便十分流畅地说了起来,半年前的某月某日,他在大街上见到了胡丽娘,觉得她模样漂亮,便借故挨近她……谁知那胡丽娘高声大叫,他便被扭送到了县衙。

前县令刘大人听了胡丽娘的哭诉,一怒之下,判了他坐牢一年。

见王奎说起来一个磕巴都没有,李维差点气笑了。这王奎分明是得到了消息,知道自己对他替人顶罪的事起了疑心,提前背了一段话。

而提点王奎的人多半是方埔。

果然,李维冷不丁地问了王奎一句:“方师爷还教了你什么?”

那王奎下意识地回了一句:“没了!”

李维更加愤怒了。方埔被他派了出去,还能操控衙门,哪里给了他这个县令半分颜面?

何况,明明知道王奎是冤枉的,而真正的罪犯逍遥法外,他李维若不把这个案件翻过来,岂不有负李青天之名?

李维拿定了主意,下了命令,让胡屠户把胡丽娘找回来,他要重审“王奎调戏胡丽娘”案。

胡屠户无奈,只好去把女儿胡丽娘叫回来。

那胡丽娘正在和相公闹和离。见了胡屠户,觉得自己有了撑腰的人,闹得更厉害了。

胡屠户并不赞同胡丽娘和离,他问胡丽娘:“女婿是个老实人,并没有对不住你的地方,为何要和离?”

胡丽娘把袖子捋起来给胡屠户看,上面全是青紫的印痕,哭诉道,这些都是她相公打的。

胡屠户有些气恼,见女婿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也不想多和他说什么,直接告诉胡丽娘道,新来的县令大人想重审当年的调戏案,让他来叫她回去。

胡丽娘一听,顿时高兴起来,嘴里直念叨着李维是个好官。

胡屠户没好气地白了女儿一眼,警告她不要乱说话。

胡丽娘嘴里答应着,眼珠子却转来转去的,心里不知想着什么。

父女俩来到了县衙,进去之前,胡屠户又一次低声叮嘱胡丽娘,不要乱说话,就是王奎调戏了她,不关赵星河的事。

胡丽娘笑嘻嘻的,嘴里敷衍地答应了几句,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县衙。

见了李维,胡丽娘很是大胆地打量了李维几眼。

文章图片6

李维心里一喜,这个妇人不扭捏就好,于是直接问胡丽娘:“半年前,到底是谁调戏了你?”

一听这话,胡丽娘立刻哭泣起来:“回禀大人,明明是那赵星河赵公子调戏于我。可事情败露后,他却不愿娶我进门,竟出钱买通了王奎替他顶罪……大人,您要替民女做主啊!”

李维一听,不由得暗暗高兴,这个案子一翻,自己的名声肯定更上一层……名声一好,升迁指日可待!

李维让胡丽娘出首告状,胡丽娘一口答应,只有一个要求,如今的她因为赵星河调戏事件,被夫家嫌弃,受尽了折磨,和夫家已经和离……赵星河坏了她的名声,毁了她的人生,要对她负责。

李维义愤填膺地道:“那是当然!谅那赵星河也不敢推卸责任。”

胡丽娘喜不自胜,高兴离去。第二天果然来到县衙出首状告赵星河。

说来也巧,那赵星河正好因为榜上无名,提前回来了。回到家板凳还没坐热,就被“请”到了县衙。

王奎也被从牢房里带了出来,三个人来到了公堂上,没几下就被李维问出了,是王奎在替赵星河顶罪。

李维重判调戏案,王奎无罪释放,赵星河两罪并发,判入狱一年,出狱后,必须去胡家迎娶胡丽娘。

李维宣判后,王奎不肯出公堂,赵星河大声喊冤,胡丽娘得意洋洋。

随后赶来的赵员外悲愤极了,只求李维开恩,儿子赵星河如果入了狱,前途就毁了。

李维冷冷地道:“难怪要让王奎顶罪,原来是为了他的前途。”一甩袖子,宣布退堂。

时光匆匆,转眼几个月就过去了。

这天李维得到消息,皇帝派了一个姓宋的官员来考察地方官吏。

李维大喜,心想升迁的机会来了,自己正愁“青天”的名声不能上达天听,宋大人就来了。

果然,过了一段时间宋大人来到了陵县。

李维早就做好了准备。

宋大人来到陵县后,见到的是整齐有序的市面,对李维交口称赞的百姓……

宋大人很是满意,李维志得意满地送他离开。

两人出了县衙,宋大人一眼瞥到县衙石狮子旁死了一个人,一个老妇正在哀哀哭泣。

李维也看见了,心里不由得一突,暗暗责怪方埔不仔细,竟然出这样的纰漏。

自从给王奎翻案后,李维就把方埔撇到了一旁。直到宋大人要来考察了,李维觉得人手不够用,才又给了方埔一些事做。

李维正想让衙役把尸体抬走,把老妇赶走,宋大人已经命两个手下去查看了。

一会儿,一个手下来禀告宋大人,死者衣衫褴褛,瘦弱不堪,应该是冻饿而死。

宋大人一听这话,不由得看了李维几眼。

李维正想解释,宋大人的另一个手下来了,禀告道:“老妇说他儿子本来不该死的,是……因为李大人……还说,如今她也快活不成了……要变成鬼,日夜缠着李大人……因此母子俩才会挣扎着来到衙门……”

李维一听就急了,几步走到了尸体旁,一看,死的竟然是王奎,松了一口气。

可还没等李维告诉宋大人,死者就是他千辛万苦,为之申冤的王奎。老妇已经跳了起来,一边凄厉地哭喊着:“李维,你该死!要不是你,我儿子怎么会死?”一边扑了过来,抓挠李维。

李维猝不及防,脸上被老妇长长的指甲挠了几道口子,有血沁了出来。

李维气急了,要不是有宋大人在一旁,他早就一脚踢了过去,把老妇踢飞了。

宋大人连忙命手下把老妇抓住。

老妇疯狂地给宋大人磕头,口口声声要李维给他儿子偿命。

李维惊呆了,这是什么逻辑,他帮王奎洗刷了冤屈,王奎的娘反而要他偿命?

宋大人也是一脸的惊讶。李维为了表功,他一来,就把王奎顶罪案告诉了自己。李维还说,他十分体恤民情,没有追究王奎的罪行,直接释放了王奎……

宋大人转身回到了县衙,决定把这个案子弄清楚了再离开。

赵星河、胡丽娘、王奎的娘、胡屠户、赵员外都被叫到了县衙,宋大人一一询问。

文章图片7

问了几句话后,宋大人就找到了破绽。命令手下给胡丽娘上刑,因为胡丽娘说了谎话。

胡丽娘哪里见过这种阵仗,衙役们把刑具一摆出来她就瘫软在地,嘴里直喊着:“民女愿意说实话……”

原来,那赵星河家境富裕,模样俊美,为人又温和有礼,温文尔雅的,陵县的女子都想嫁给他。

胡丽娘自恃有几分姿色,胆子又大,爹娘又娇宠着,便设了一计,在大庭广众之下,一头扑进了赵星河怀里,抱着赵星河不撒手。

赵星河从没经历过这样的事,一时呆住了。

胡丽娘满脸柔情地看着赵星河,赵星河却很是厌恶胡丽娘的不自重,要推开胡丽娘。

胡丽娘趁机把自己的衣裳拉扯开,哭喊起来,她被赵星河当众调戏了……

胡丽娘的算盘打得挺好,她知道赵星河要去考举人的,名声不能有瑕疵……自己这样一闹,赵星河不得不娶她……

这时,王奎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正巧赵星河推开了胡丽娘,胡丽娘脚没站稳,一头又扑到了王奎怀里……

王奎本来就是有病的人,被胡丽娘一扑,两人一起滚到了地下……

胡丽娘爬起来后,寻死觅活,非说是赵星河看上了她,当众调戏了她。赵星河一气之下,甩手就走。胡丽娘为达目的,干脆把赵星河告上了官府。

当时的刘县令一一审问后,见胡丽娘闹得不堪,自己马上就要离开了,不想再牵扯太多,便快刀斩乱麻,判王奎调戏了胡丽娘,赵家负责王奎在狱中的一切费用,还要给王奎治好病,照顾王奎的娘。

赵员外当然答应。

王奎也很愿意。他有宿疾,因为家贫,不能得到根治,因此不能干重活,母子俩的生活很是困顿。如今有了赵家照顾娘,还给自己治病,何乐不为?

胡丽娘还要闹,县令便把胡屠户叫了来,命他尽快把胡丽娘嫁出去,断了她的念想……

可李维一来,自以为是地给王奎申了冤,把赵星河关进了大牢。可赵星河的前程被毁不说,王奎母子俩的生活也成了问题。

原先大家伙见王奎有病,都挺同情他,时常帮他。后来见他出了狱,而赵星河却被关了进去,大家不明真相,都以为是王奎恩将仇报,反了口,再也不肯帮王奎母子俩了。

王奎在狱中大半年了,病本来快治好了。眼看着病好后就能出狱了,心里很是高兴。

谁知李维不由分说就给自己申了冤,把自己送出了监狱,结果病没有治好,生活还成了问题,没多久就撑不下去,快死了。

母子俩十分痛恨李维,发誓变成鬼也不放过李维。两人相互搀扶着来到了县衙门口,没多久王奎就死了……

案情真相大白,赵星河无罪释放,胡丽娘被责令给赵星河当众道歉,为赵星河正名……

赵员外当即表示,愿意继续照顾王奎的娘……

李维面红耳赤,连忙替自己辩解。

宋大人看了李维几眼,一声不吭地出了衙门,突然见到了同窗丁举人,十分惊喜。两人找了一个茶楼,聊了起来。

李维心里惴惴不安,见丁举人和宋大人是同窗,连忙跟了过去,想找机会让丁举人给自己求求情。

李维来到门边,正要厚着脸皮敲门,突然听到宋大人在问丁举人,对自己有何看法,连忙不敲门了,聚精会神地听丁举人如何评价自己。

文章图片8

只听见丁举人十分气愤地道:“那就是一个伪君子,为了自己的清官名声,不顾他人的死活,我女儿玉娘就是被他所害……”

丁举人告诉宋大人,李维来到陵县,去他家做客,玉娘以晚辈的身份前来奉茶,只不过好奇,多看了李维几眼,竟然被传出来主动要给李维做妾的事情……

“……都是李维那个狗官捣的鬼,为了他的好名声,败坏了我女儿的名声,逼得我不得不把女儿远嫁……”丁举人咬牙切齿地道。

门外,李维瘫软在地,他后悔极了,没事干嘛要去给王奎申什么冤啊!

屋里宋大人还在和丁举人聊着天,李维失魂落魄地走了出去,突然见到胡屠户拉着胡丽娘走了过来。

见了李维,胡屠户给李维行礼,可眼睛里却全是怨恨。

李维心塞极了,问胡屠户拉着胡丽娘去哪里。

胡屠户有些没好气地回答道:“女儿被休了,带她回家去。”

原来胡丽娘嫁人后,嘴巴不饶人,脾气还大,经常和相公对打。

相公本来还想着好好笼络一下胡丽娘,等她生了孩子就好了,谁知胡丽娘诬告赵星河的事一出来,胡丽娘的相公就不干了,非要休了胡丽娘不可……

李维更加郁闷了……

回到县衙后,方埔来向李维辞行。刘大人一直力邀方埔去他那儿,还把方埔的一家老小都接了过去,方埔便决定离开陵县了。

县衙里的人见方埔要走了,十分舍不得,纷纷去给方埔送行。

李维独自一人站在空荡荡的大堂里,心里空落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