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观看影视作品的时候会经常看到,很多小流氓喜欢在身上纹神兽,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其中最熟悉的,当是《唐伯虎点秋香》中的这句经典台词: “我左青龙,右白虎,老牛在腰间,龙头在胸口,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虽然这句话很脍炙人口,但却不是原句,原句应该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分坐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到了汉朝的时候,这四个神兽又被融入到了道教文化之中,成为了四象神君。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四大神兽又渗透到了节气、玄学、建筑等行业之中,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只是,那这中间的上古神兽又是哪个呢?或者说仅仅是一个吗? 不着急,我们先来看看四大神兽的发展来历,以及各自的传奇故事。
在古籍《淮南子》中曾有记载,能令天神下跪者,莫贵于青龙,也正是在此时,青龙的地位最为尊贵,成为了四大神兽之首。 并且,因为青龙的属性是木,所以也被称作是代表春天生机的仁德之神。 白虎 白虎被取名为监兵,也就是道教的监兵神君,而他的属性是金,因此它的颜色是白色,代表的是秋天的萧索。 又因为秋天是一个万物开始枯萎的时刻,带有肃杀之气,所以我们在看古装影视剧的时候,往往能听到“秋后问斩”,就是由此而来。 所以说,白虎也被人们称作是战争之神以及杀戮之神。 朱雀 朱雀被取名为陵光,也就是道教的陵光神君,因为他的属性是火,所以颜色是红色,代表着夏天的酷热。
玄武 玄武被取名为执明,也就是道教的执明神君,由于它的属性是水,代表冬天。 我们所见的玄武形象,其实是由蛇和龟两部分组成的,是四大神兽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并且它的防御力还非常惊人,同时还代表着长寿。 不过,肯定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为何中间没有神兽?按道理,位于中间的神兽肯定更为重要啊。 有不少人说,中间的是麒麟,但实际上,麒麟虽然也是上古四大神兽之一,不过,他们的组合是:凤凰、龟、龙。 简单来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四象”,麒麟、凤凰、龟、龙是“四灵”。 在中国的文化元素中,“四象”和“四灵”是同时存在的不同组合。 “四灵”是指四类生物的老大,凤凰,天上飞的;麒麟,地上跑的;龟,水陆两栖的;龙,水里游的。 故而,麒麟是百兽之长,凤凰为百禽之长,龟为百介之长,龙为百鳞之长。 另外,在儒家学说里面,麟、凤、龟、龙又是四种祥瑞之兽。
“四象”则是指天上的星宿、星象。 《礼记·曲礼上第一》卷一说:“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其疏曰: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 是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其实是在天上四方的星空各守岗位,保护天地秩序和谐的星神; 地上的建筑物讲究“左青龙、右白虎”,就是为了要对应星象,讲究天地对应的说法。 因此,麒麟就可以被排除在外了。 要破解“中神兽”这个谜题,我们需要从神话故事中四大神兽占据的方位定义的属性来找找线索。 青龙,代表东方、春季,属木; 朱雀,代表南方、夏季,属火; 白虎,代表西方、秋季,属金; 玄武,代表北方、冬季,属水。 四个方位:金、木、水、火皆有,而被它们守护在中间的,自然就是土了。
据说,在轩辕皇帝时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恶兽,百姓受苦,黄帝为了阻止这四兽作乱,化身为黄龙降服这四兽,但是没想到实力不够,就找来炎帝,合力把四兽封印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且自己还化身黄龙坐镇中间,以此来牵制四方。 黄龙在古代还是皇权的象征,帝王的龙袍也是黄色,证明自己是真龙天子,龙和黄色也成为了皇家的标志,因此这中间的神兽是黄龙,管制四方。 故又有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中央黄帝的说法。 不过,更可靠的说法是,不是“四象”,而是“六象”,除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东西南北“四象”外,还有上腾蛇、下勾陈“两象”,这样才组成立体的空间。 勾陈,古代星宿名,源于中国人民对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是古代中国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 《荆州占》上说:“勾陈,天子大司马,勾陈者,黄龙之位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从平面的角度来讲,勾陈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黄龙。
腾蛇、勾陈,一上一下,加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正好组成立体的“六象空间”。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在《奇门遁甲》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腾蛇、勾陈被称为“奇门六神”、“上古六神”,亦叫“六星座”,青龙东方木,白虎西方金,朱雀南方火,玄武北方,中央勾陈、腾蛇土。 二十八星宿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各得七宿,勾陈有两个宿座,腾蛇则没有宿座。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下结论了,除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其实还有上腾蛇、下勾陈“两象”,勾陈亦即黄龙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