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易经文化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冯志亮教授谈孔子的“中庸”观:只是手段而并非目的,属于其方法论范畴

 当代名家博物馆 2022-06-02 发布于北京

  孔子的“中庸”观,是构成孔子仁学的基本思想内容之一,属于孔子仁学的方法论范畴,既是其思想方法论,又是其实践方法论。孔子的“中庸”观,既是对中华传统“用中”思想的继承,同时又对其做了重大发展。孔子的“中庸”观,作为古代人类精神觉醒的重大成果之一,体现出了鲜明的人类理性精神,其中心内容是,如何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人生与人世的各方面问题。全面而深入地认识孔子的“中庸”观,首先应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中庸”的实际含义

  孔子虽然确立了自己的中庸思想,但是对于“中庸”的实际含义,孔子却并未进而做过明确而具体的诠释。相传为子思所作的《中庸》,以及宋儒二程与朱熹等,相继对此做了深入阐述与系统性的解说。这为今天我们认识孔子的中庸思想,无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但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上述先儒对“中庸”所做的解释,其实并非完全符合于孔子的思想实际,因而不可将两者等同而视之。为了认识孔子所谓“中庸”的真实含义,还必须对其加以仔细梳理与深入探究。

  相对而言,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对孔子所谓“中庸”的理解,看来相对更切合于孔子的本意。其《礼记注》为《中庸》做注曰——

  庸,用也。

  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

  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

  据此可见,在郑玄看来,孔子所谓“中庸”的基本含义,其实就是“用中”;之所以改“用中”而称“中庸”,其主要原因乃是,以此彰显其另外的附加涵义:其一,“用中”乃是人生时时处处都会用到的“常道”;其二则是其致中和的价值取向。

  据《论语·尧曰》载,尧禅位于舜之际,谆谆嘱告曰,“允(诚信、公正)执其中”。《中庸》又载孔子曰——

  “(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第六章)

  这两条典籍所载,显然应该就是郑氏上述诠释的原始根据。两相比照可见,郑氏对于孔子所谓之“中庸”的上述理解,显然相对更切合于孔子的思想实际。

  此外,孔子所谓“中庸”的含义中,还包括其具体操作方法方面的内容。从孔子的相关表述来看,其所谓中庸就是不走极端,而是在事物的两端之间,准确找出其结合点或曰平衡重心,进而以此作为认识与处理事物的依据,无过、无不及,从而对事物予以妥善的把握。这也就是朱熹所谓,“执其两端,而度量以取中,然后用之”(《中庸》第六章注)。

  孔子在这方面的具体表述,是《论语·子罕》所载孔子曰——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其意是说,有个乡下人向我提问,对于他的问题,我却知之甚少。于是我就从详细叩问问题的两端入手,从而理清了问题两端之间的关系,准确找出了两端之间的结合点或曰平衡重心。这样也就搞清了问题的来龙去脉,乡下人对其问题也就豁然开悟了。

  二、“中庸”的根本目的

  孔子的“中庸”观,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中,属于其方法论范畴。具体而言,孔子的“中庸”观,乃是孔子“认识人间事物的真实性或合理性的方法论”,“是教人认识事物或真理与行事的方法论”。这也就是说,孔子的“中庸”观,归根结底,只是手段而并非是目的;实现人生之仁亦即人生的理想人格化,这才是其根本目的。这在先秦儒家典籍中,具有多方面的明确体现。

  例如《中庸》所载孔子曰——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第十一章)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二章)

  孔子这是在结合个体人生讲述中庸之道。孔子的“君子与小人”观(详见“君子篇”第一节)认为,毕生不懈地追求仁道者为君子,主动背弃仁道者为小人。由此看来,以上两例之意是说,为了活成名副其实的君子,就必须养成“中庸”的德行,时时处处“依乎中庸”。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其人生实践中,始终能够妥善处理情与理的关系,亦即个人的意欲性情与伦理规范及社会行为准则的关系,无过、无不及,从而最终实现其人生之仁。与君子相反,小人由于背弃了仁道,因而在其人生实践中,自然也就无视于道德规范与社会行为准则,而是一味地任由个人的意欲性情而妄行。小人的这种极端化的肆意妄为,无所忌惮,则完全违背了中庸之道。

  据上述可见,由于君子求仁,所以必须具备中庸之德,必须时时处处“依乎中庸”;否则必将会沦为好走极端的小人,从而丧失其人生的根本意义与价值。“中庸”作为孔子仁学的方法论,其根本目的乃是实现人生之仁,在这里得到了鲜明体现。

  又例如《中庸》第一章所载——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孔子这是在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社会)的大视野下,总括讲述中庸之道。其意是说,“致中和”的中庸之道,乃是天地的固有法则。天地就是以此创生并养育了世间万物,使其得以各尽其性,各遂其生,从而充分实现其各自的意义与价值。人为万物之灵,“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礼记·祭义》),因而这里所谓的“万物育焉”,首先就是指世人普遍地尽其性而遂其生。进一步具体而言,就是依照中庸这一天地的固有法则,构建起中正的社会生活秩序,营造出和谐的社会生活氛围,从而使世人普遍实现其人生之仁,亦即实现其人生的根本意义与价值。

  综观上述可见,孔子的“中庸”观,归根结底,显然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实现社会人生之仁,亦即使世人普遍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或曰“天下归仁焉”(《颜渊》),这才是其根本目的。

  

  

  

  

  

  

  

  

  冯志亮,笔名禾子尼,号渤海居士,出生于河北秦皇岛。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易经文化馆馆长、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北京姓氏文化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北京海图书画苑首席文化顾问。冯志亮先生是著名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姓名学专家、修谱师、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曾提出关于网络广告价值排斥论的“蓝海观点”。2013年冯志亮先生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哲学系特聘教授。冯志亮先生涉猎广泛,书法绘画造诣深厚,并痴迷于文学历史,亦是一位古体词人和家史家谱研究专家。冯志亮先生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易经新解》,以及《百家姓寻根手册》五百余部,《中华姓氏家谱》三百余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