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忠君玉将 2022-06-02 发布于内蒙古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一个汉语词汇比喻人们应当牢记以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出自《战国策·赵策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与“吃一堑,长一智”要区分开,后者指的是“受到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分才智。是经过失败取得教训的道理。”

  

晋出公年间,智伯是晋国的正卿,执掌晋国实际权力。因在晋定公年间中行氏、范氏叛乱而国力大耗的晋国,在智伯的治理下,国力有所回升。

为了振兴晋国,重建霸业,智伯对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我智家先拿出一个万户邑献给晋公,你们呢?”

三家大夫都担心失去土地后,自家的实力会下降,都不愿献出封邑,可是三家心不齐,韩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万家户口割让给晋公;魏桓子也惧怕智伯瑶的威力,也把土地、户口让了。

智伯瑶又问赵襄子,赵襄子不答应,智伯回报晋出公,晋出公命令智家和韩、魏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

赵襄子忙找谋臣张孟谈商量。张孟谈建议到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去抵抗。到了晋阳,赵襄子发现能够打仗的武器很少。张孟谈劝道:“这里的围墙是用一丈多高的楛(hù)木做的,殿柱是用铜铸的,这些都是制造武器的好材料。”智伯率魏、韩两家攻打晋阳,由于魏、韩不愿为智伯卖命,智伯无法取胜。

晋阳被智伯水淹,围困了整整三年,由于地面积水,老百姓都在树上搭起棚子来居住,城里粮食也快要吃完,很多人冻饿成病,但人们誓死不投降。一天,张孟谈面见赵襄子,说:“魏、韩两家是被迫的,我准备去向他们说明利害,动员他们反戈联赵,共同消灭智伯。”赵襄子听了非常高兴,连连拱手表示感谢。

当天夜晚,张孟谈潜入魏、韩营中,说服了魏桓子和韩康子,决定三家联合起来消灭智伯,事成之后平分智氏之领地。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赵、魏、韩三家联合进攻,杀得智军四散逃窜,智伯被擒。从此,晋国成了赵、魏、韩三家鼎立的局面。

张孟谈向赵襄子告别。赵襄子急忙挽留。张孟谈说:“你想的是报答我的功劳,我想的是治国的道理,正因为我的功劳大,名声甚至还会超过你,所以才决心离开。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君臣权势相同而永远和好相处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请你让我走吧。”赵襄子只好惋惜地答应了。张孟谈辞去官职,退还封地,隐居到负亲丘去,在那里平安地度过了自己的晚年。

      另外还有一个版本:公元前379年,齐国公子因齐即位,自称为王,他就是齐威王。齐威王,刚临政那几年,不问国事,饮酒作乐,国家日渐衰败,人民生活困难。
有一天,一位姓邹名忌的人前来叩门,自称懂得弹琴,知道威王爱好音乐,特来拜见。威王召他进来,取琴给他。邹忌只是抚摸着琴弦,并不弹奏。威王问:“先生为何只是抚摸而不弹,是琴不好么?”邹忌放开琴,严肃地说:“小臣懂得琴理,至于弹琴,那是乐工们的事。”于是邹忌大谈了一通琴理。威王听得不耐烦,打断他的话,说:“先生既懂得琴理,必定善于演奏,愿先生试弹一曲听听。”,邹忌(zōu jì)回答说:“小臣以研究琴理为业,当然善于演奏;大王的职责是治理国家,岂不善于国事么?今大王身居王位而不治理国家,与小臣抚摸琴弦而不弹奏有什么不同?小臣只抚弦而不弹奏,不能满足大王的意愿,大王身居王位而不问政事,恐怕不能满足百姓们的意愿吧!”威王大为震惊,说:“先生用弹琴的道理劝说我,我懂得先生的用意了!”于是将邹忌留下和他谈论国家大事。邹忌劝威王节制饮酒,远离女色,讲求实际,区别忠奸,爱护人民,整顿军备,经营霸王的事业。“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威王心悦诚服,立即拜邹忌为相国。

    该成语有两层寓意,第一层是指自已经过的事,不要轻易将其抛诸脑后,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无视以前的经验教训,必将在人生的道路上吃亏。 第二层是要善于总结他人经验教训,作为自己以后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借鉴,并避免犯与历史教训中类似的错误。

后人将“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改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成语,提醒人们记住过去的教训,以作后来的借鉴。

这个成语的解释,也就直接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成语的原因了

问题是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达到学习这个成语的目的?

必须学习

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的历史长河之中,都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给个人、家族、单位、社会、国家乃至世界,带来自己的贡献,可是由于努力程度、理论水平、做事能力、机遇政策、体制机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有的成功了,有的普普通通,有的甚至于碌碌无为、走向了歧途。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因,导致了我们有了不一样的归途。成功者、失败者的经验和教训,都在向我们诉说着,我们要及时总结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同时也要借鉴他人的做法,继承优点,回避缺点,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有这个意思,是“拿来主义“,借鉴别人的好措施,为我所用, 就是一种提高、完善。这个”他山之石“:是书本上的,是从小学到老的还没有学完的知识;是社会上的,是没有进入教材里面的,但却很好用的行动指南;是历史上的,”可以明智的“故事和传说;是成功者的足迹;是失败者的警钟。要想知道别人的东西、知道更多的事情, 这,就需要学习。

我们每个人,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滴水珠,所以,没有那么多的故事和实例,但是,要达到不出或者少出现失误和错误,就需要总结,这种总结就是把自己已经发生过的事,及时梳理、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留下精华部分。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习,是高级别的学习。

因此,要学习。

  

必须总结教训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也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人和事,于人的交往和处理事情中,就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而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因为人的素质不一样,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结果。好的结果,要发扬光大,要继续下去;坏的结果,要以后回避,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结果。

有一种人,老百姓管这叫“犟种“,说的是明明错过了几回了,还是坚持错误的做法,美其名曰叫”执着“,”撞到南墙也不回头“,”头破血流“地”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错误做法。

比如说现代传销,就有人坚持到血本无归、坚持到倾家荡产;变着花样的”网络诈骗“,每天都在发生,还就有人几千万往里面”砸“,直至债台高筑,还死不改悔的坚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一个”庞氏骗局“识破它,真的有那么难吗?有人戏称整个社会”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了“。个人分析,其根本原因,就是”利“的召唤,信奉”天下掉馅饼“的不劳而获的理论,信奉”以小换大”的荒谬言行,这种人特别轻信别人的美丽谎言,而亲朋好友劝导他时,还自以为是的说“你们不懂”,故作神秘、高冷,甚至连亲朋好友也硬要拉进来“入伙”才好,害己不算,还要害自己周边的人。人逐利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自己总结啊,“这种投资”是不是法律政策许可的,道德是不是可行的;失败了一次,也是可以谅解的,接二连三的错在一个问题上,就是没法理解了。是贪,是无脑,是傻瓜。最终就会导致整个人的经济上的失败,家庭的破产,甚至走向极端。由此看来,不总结经验教训,真的不行,真的会被时代所淘汰。

比如说古代,韩信为了刘邦,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最后,吕后利用萧何,将韩信整死,而且死得很惨,是刘邦暗中策划了吗?正常的思维应该是韩信“高官得做,骏马得骑”呀,怎么就“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呢?刘邦为什么做事就突然地这么不讲究了呢?还有那个叫赵匡胤的皇帝,把一起“合伙打天下”的功臣叫来喝酒,于是假惺惺的说,我呀,整天的吃不好、睡不好,都快要抑郁死了,一下子整了个“杯酒释兵权”,因此,而被光荣地载入了史册;还有抗金英雄岳飞,被秦桧用人勒死在“风波亭“,除了死因是”莫须有“外,是不是当时的皇上赵构,也有隐私,惧怕”二圣”还朝呢?

这,就是在总结教训,不至于再次出现人世间的失败惨剧。

因此,要总结教训。

必须总结经验

古代,有一个叫范蠡的人,人家可是一个牛人,官做的很大,在仕途上很是成功,帮助越王勾践用“三十六计“的一部分策略,就打败了吴王夫差,实现了勾践的伟大的梦想后,主动递交了辞职申请,携带美女西施做生意去了,人家做生意也是高手,三次发大财,三次还都把银子给捐没了,他是一个”自己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的早期实践者,是”钱、权、色“兼得的顶级而难得的一个人物。写到这里,我就感叹韩信了,是不是没有学过历史啊,要是学过历史,知道范蠡的先进事迹,也不至于死得那么惨了。由此看来,学历史,不仅仅可以明智,知道了很多故事,启示我们回避错误,还可以保命呢!

对于曾国藩,稍有点近代史知识的人,都不会陌生。他是晚清重臣,扶大清江山于既倒。他的成功之处大概有以下几点:1、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在他的镇压下烟消火灭。2、在战胜太平军之后,功高震主的曾国藩主动撤裁湘军,使自己免受清政府的猜忌,得以保全自己。3、他十分注重家庭教育,曾氏家族人才辈出,绵延不绝。

他真正达到了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最高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们的好总理周总理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在外国留学的时候,就制定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目标,并为之奋斗了最后一刻。这样的好总理,又怎么不活在我们心中呢!

这是个人成功的案例。

因此,要总结经验。

  

其实,人最大的无知,就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人在社会上行走,不外乎两件事:读书与做人。把这两件事情做好了,成功就离你不远了。而读书和做人,又不外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