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该赚钱...

 林的小雨 2022-06-02 发布于湖北

昨晚美股大跌,A股今天很硬,有点翻身做主人那个味。明天端午,夜报跟着休市一天,具体行情周末再聊。

今日瞎聊主题:强烈的好奇心在投资中的作用。

起因是前几天我在夜报里聊了两次我国新出的女网天才郑钦文妹纸,有些读者不高兴觉得和投资没关系,耽误他时间了。

夜报和读者本身就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我肯定会尽量多写点大家爱看的内容这样阅读量才能高,但反过来写什么都肯定有人不爱看这也没法强留。所以博主和读者之间必须有点臭味相投的缘分才行,否则尿不到一起。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阅读的人,学生时代看了至少几千本不同类别的书。后来有互联网以后也不太追剧、看视频,主要还是在网上阅读,平均每天至少四五个小时以上。最近几年我都付费订阅微信读书,绝大部分的书籍都可以在上面免费阅读。

光算钱的话,读那么多书对我来说可能不算啥好事。中学时代躲在被窝读了很多小说,第二天上课没精神;大学时代目标是每天读一本书(不仅是小说了),基本做到但也耽误了专业课的学习。

假如我把这些阅读时间都用于学习计算机专业技术,大概率毕业就可以申请到国外名校的奖学金,然后拿到大厂的offer,混到今天底线也是年薪50万美刀以上。如果留在国内的话混个P8、P9的职位不会很难,在江湖上也算一号人物。反正就是因为读书太多了,导致我错过了一个小目标...

一直到毕业工作十年后,我都觉得读那么多书除了娱乐自己以外没啥大用。印象特别深的是参加一次会议,有专家推荐解读了一本书,众人都觉得专家的见解好深刻,还有人发起组织团购。

但问题是,这本书我大一就读过了啊....

这一瞬间我就明白了,不是书不够好,而是我的位置不对。

好书都是教人屠龙术的,但现实生活中没有人需要我去屠龙,而只需要我做一颗螺丝钉。学好一门手艺就是螺丝钉有了更高的精度,可以安装在一台更加高级的机器上,估值就更高。

比方说,你知道了秦为何二世而亡,知道了日本失去的三十年,知道了二战苏联是怎么反推德国的,和你工作有一分钱关系么?

说人话就是,屠龙术是教人做决策的,专业知识则是用来做执行的。这个世界上只有极少数人才算得上决策者,绝大部分也就是执行而已。你看了一大堆屠龙的书,现实中又没有实践的机会,这不是扯淡么?

任何学习都有迭代的过程。理论学习以后再去实践,发现问题以后再学习再实践,最后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如果连龙毛都没能摸到过一根,水平可想而知。

网上有很多砖家学者也是这个毛病,学了一身屠龙术,但在现实中却从来无龙可屠,只能每天在网上嘴炮如果这条龙让劳资来屠会如何如何的可笑意见。

但我也没后悔看那么多书,有人喜欢喝酒、有人喜欢泡妞,都是为了满足某种欲望。我读书也满足了自己好奇心方面的欲望,知道了很多事,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即便赚不到钱,好歹赚到了快乐呀。

但是当我开始正儿八经研究投资以后,突然发现原来这屠龙术还是有用的。

正常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没有决策的机会,但投资恰恰就是不停地决策么。

这个公司好还是那个公司好,行业前景是什么,公司发展战略如何制定,什么逻辑推动了股价的上升和下跌,A股和美股有啥不一样,这条政策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

以上都是和普通人八竿子打不着的事,甚至很多所谓的公司高管、政府领导都不用思考这些问题,他们也是高级打工仔,只需要负责执行上级决策即可。

一家上市公司里,真正需要思考这些问题的可能也只有几个人。处理这些问题,需要的恰好都是真正的屠龙术。

这时候一个有着强烈好奇心、学习过大量屠龙术的投资者的实践机会就来了。他必须用可获得的数据来给出一个最好的答案,说人话就是找到一个致富代码。

一开始肯定犯错啊,我看好的股票怎么就是不涨呢?

这时候好奇心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如果是一个只想在股市赚钱的人,亏了几次以后就怂了,因为没有动力支撑他继续搞下去。

但如果是一个有强烈好奇心的人,研究为什么我看好的股票就是不涨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这其实和我研究郑钦文妹纸未来到底能不能成为女网巨星是一回事,研究这事我肯定赚不了钱,但就是单纯感觉搞懂内部逻辑很有成就感。

不断研究、不断迭代,这个屠龙术也就日趋成熟,直到有一天会发现自己居然开始赚钱了——算是屠到了一条真正的龙。

顺便说一嘴,我现在也算认识了不少投资好手,几乎都符合“强烈的好奇心”这个特点,都是那种在研究中能获得很多乐趣的人,大部分也都有大量阅读的习惯。

也算是功夫到了,该着他们赚钱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