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OPE歪楼 vol.05 | 听职校生、心理老师和社工聊聊,我们emo了怎么办?

 吕杨鹏 2022-06-02 发布于上海

高职在读学生懒沙在小学时曾遭遇两次校园欺凌,去年,他头一回告诉心理老师和父亲。

「本不觉得那有多大影响,想不到说出口时会哭。」

现在,他每周固定时间跟心理老师聊,从最初关心解决具体的事到关注自己的状态和成长。家庭关系上,过去「非常非常少沟通」。在职校这几年,有了些变化,「甚至有时特地把一些不愿意面对的话题敞开说出来,强迫TA们」。

他也「高调」呈现自己心理委员的身份,盼着同学们主动找他,关注大家的状态。在有些同学的回避、生气、好奇、拒绝下,他像是越挫越勇。

职校心理老师小叮当介绍了她的多项工作职责,分享了同学们常有的心理困扰。

她眼中的「心理老师像是学生成长的助手,不能替学生解决问题,不能给过多建议」。面对自身的困惑,她说「心理老师先是一个人,再是老师,最后是心理老师」,也期待着社会和同行力量的加入。

HOPE学堂前项目主管张密介绍了HOPE学堂在服务中职学生和教师群体过程的各项实践活动以及成效。

作为社工,她补充和回应了嘉宾小叮当提到的心理老师工作中的困惑和难点,看到同学们的个人成长需求和对老师群体的不信任倾向之间的矛盾。

提到同学们的改变,她说「一年可能是有行为变化,两年可能更新了点认知,三年可能做更多甚至愿意支持别人」,但深度陪伴需要的人力及同学们持续受到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依然无法忽视。

最后的讨论环节里,听众则提出了一道大题:「心理问题是个人问题还是群体的?解决心理问题靠个人疏导还是集体努力?」
懒沙:高技在校学生,机电专业,中技读的是数控加工

小叮当:两个孩子的妈妈,一个走在学习路上的学生,一个看起来努力的乖孩子,一个试图与学生在一起的老师

张密:在HOPE学堂以应用戏剧的方式开展中职学生与教师服务近6年,现于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攻读教育戏剧硕士学位

00:05:07 懒沙:把校园欺凌经历告诉老师像是一种弱者行为

00:08:09 当把校园欺凌经历告诉父母,得到反应后我沉默了

00:09:10 在职校有我期待的环境和专业

00:11:39 成为心理委员,让我感觉被需要

00:13:34 心理老师告诉我:做忠于自己内心的人

00:19:47 有的同学不愿意承认:“我”是需要被关心的

00:22:15 小叮当:心理老师的日常工作之六大版块

00:25:50 如何看待心理咨询和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

00:29:00 职校生常见的四大心理困惑:自我定位、情绪调节、睡眠状态和亲子关系

00:32:54 心理老师在职校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00:35:28 如何更好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00:36:30 心理老师也需要及时被督导

00:39:18 社工张密:约34%的职校生认为自己有抑郁的倾向

00:45:56 传统课程与创意项目:社工对职校生的干预与支持

00:49:29 教师培训和链接管理:孵化职教共学网络

00:50:47 对职校生的深度陪伴是一种反复的情感劳动

00:53:02 第三方观察:如何看待职校生与心理老师之间的关系?

01:02:00 社工区别于心理老师的优势

01:04:58 自由讨论:心理问题是个人问题还是群体问题?

01:11:00 心理老师通过何种方式获得督导帮助?

01:15:00 心理测评的真实性和效度:能否起到预防性作用?

策划:真丽、子津、丁奕、Yuro、热带鱼、婷婷
主持:真丽
技术支持:子津、巴拉巴拉
剪辑:丁奕、真丽
文案:真丽、婷婷
排版:热带鱼
我国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分析:来自调研的证据 来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https://mp.weixin.qq.com/s/qraN_j5HkuxrCMu-ViFkPw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来自国家教育部官网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0/200407/t20040705_79153.html

心理相关资源
【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致力于心理学科普。平台可查询北师大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实习咨询师公益免费咨询服务渠道,详情如下:
https://mp.weixin.qq.com/s/tMeiVyCs2hOBMyqQn6dBjg

【一滴】由进食障碍者及关注进食障碍防治的临床工作者组成,为有饮食和身材困扰的人和进食障碍者提供自助康复服务的公益组织。
【心声 Mind】关注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的公益组织,包含社群资源:互助群、读者群、行业群、兴趣群。
【症状网络 Symptoms Network】由精神疾病病友、精神心理工作者组成的读书小组、精神疾病病友支持社群。

【刺鸟栖息地】致力于精神健康公共教育的公益组织。
【双向躁郁世界】通过故事、展览与纪录片等形式构建双相亲历者群像,包含治疗分享、自助尝试、陪护指南等。

【青少年生命复元】针对家长群体普及青少年抑郁及心理健康常识,帮助青少年走出困境、实现生命复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