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渼陂古村

 hsgzlgg 2022-06-02 发布于山东

    被称为“庐陵文化第一村”的渼陂,拥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气势恢弘的祠堂、饱经风霜的书院、狭长幽静的古街以及古戏台、古牌坊、古水井、古码头、古民居等。民居内还有众多精美的石雕、木雕、砖雕、照壁及藻井,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加上丰富的红色元素的注入,更是为渼陂锦上添花。

古文化部分

古祠堂

  渼陂村祠堂、书院林立,堪称庐陵古文化的博物馆。古祠堂是渼陂古村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现尚有梁氏宗祠1座、房祠4座、家祠10余座,全都宽敞高大、气度恢宏。

    除永慕堂外,还有求志堂、孝友堂、节寿堂、洪庆堂、启明堂、岩敬堂等房祠和家祠,也是二进或三进式的砖、石、木结构,都是雕梁画栋、飞檐翘角之古建筑,外观恢宏,巍峨壮观,内部悬匾镌联、描金绘彩,门窗满饰精致的透雕、浮雕,仰顶也有生动的藻井彩绘(如求志堂的《百少图》、《百老图》等)。装饰风格可称得上富丽堂皇。

    古书院。渼陂人崇尚“耕读为身家之本”,世代传承着“耕可致富,读可荣身”的理想,奉行读书入仕、以儒行商、以商助儒的宗旨。南宋时期就被文天祥誉为“文献名宗”、“衣冠望族”。渼陂不仅出了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一批商贾,更培养出一批文人学士(如明清时期的太常博士、江州教授、翰林院待诏、翰林院检讨等)。他们在外勤于公事、善营商贸,在家热心族业、广行善举,有力地促进了渼陂的发展。至今尚存的一批古书院和处处可见的儒家格言、警句,充分反映出渼陂是封建儒商文化的产物。

  渼陂古书院之多,在同类古村中是少见的。书院主体建筑与民居差别不大,所不同的是,一般都辟有供学舍用的厅堂,并略重装饰,主要体现在木构件的雕刻,如门罩、槅扇、花窗、花板等都有描金雕饰,也有藻井彩绘,而且广泛应用传统儒家格言装饰书院。

  现在基本保存完好的书院有6座,即文昌阁、敬德书院、明新书院、养源书院、振翰学舍和名教乐地等处。文昌阁又称八角楼,乃明嘉靖年间“四大家族”所建,为三层飞角挑檐,砖木瓦结构,面积300余平方米,楼高16米,曾是文人学士交朋会友、读书观光之胜地,但该楼朽坏严重,亟待维修。


    敬德书院建于清朝中叶,规模较大,占地340平方米,为二进式砖木结构,上下堂之间有“凹”字形天井。


 名教乐地建于晚清,为青砖灰瓦式民居,门前有高围墙,进门就是大天井,房舍分东、西两部分,东首为一厅两厢的居室,西屋是读书堂和灶厨。


    面对读书堂的东照壁上有一幅圆形大瓷画,两旁有幅对联: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1930年2月毛泽东率红四军从井冈山下来后,住在这座书院。他十分喜爱这幅对联,解放后还重新书写,长期挂在中南海的住所。


    古民居的特点是:穿斗构架,青砖灰瓦,庄重典雅,简朴实用。面积一般为四五十平方米,小者30平方米,最大668平方米,该民居为二组四单元,有二正厅、二花厅,均有厢房、天井小院,间间相通,连成一体,也可独立,颇具特色。古村民居的平面布局多为五竖三间式,中间是“口”字厅,两边是厢房,厅内仰顶多铺上部分明瓦,既可透光又可防雨。几乎所有民居内都有天井,大门门楣上方有门罩和题额,题额一般为四字,多墨书,也有石刻,内容多是文明、典雅、俊秀之句,如“文明丽正”。

    除了马头山墙、观音兜。赣民居多数楼高二层或一层半,外高墙,没有窗户,是为了防盗,门窗框架和勒足用红石构成,这种红石是村庄民居建筑中最常见的色彩了,看上去既有线条变化,又很纯朴。


    不少民居檐头有彩绘或墨绘,题材或花卉,或鸟禽,或古训,或诗文等等。客厅装饰颇为讲究,厅内仰顶多有藻井彩绘,槅扇花板上也常以透雕或浮雕或绘制的手法,饰满花鸟、人物故事或家训、格言,且多描金绘彩,有的甚至镶嵌上铜板浮雕,颇显金碧辉煌之景象。


    走出翰林第,转来转去,却又看到了另一所祠堂——“轩公祠”。虽然规模远不如翰林第,但自有一番尊严。


祠堂外面是高大的“古槐第”牌坊。


    与之成直角的轩公祠影墙上写着“多留余地”4个大字,以“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胸怀告诫后人一种为人处世哲理。


    转过古槐第是一条鹅卵石路,路边一栋带有阳台的建筑吸引了我,虽然整体风貌与其它建筑基本相似,但感觉却是当时中西结合的典范,走近才发现那有着阳台的建筑侧墙上赫然挂一木牌,上书“小教堂”三字。


    还有一些古建筑如万寿宫、义仓(急公祠、福神庙)、地藏阁等都是挺有特色的建筑,但已被拆毁,非常可惜。

    在村里,还有28口池塘,塘水相连,据说以前的小孩子可以轻松地从一个池塘游到另一个池塘。如今已看不到主妇们在池塘边上洗衣服了。


    渼陂村北面是一条长达千米的明清风格的陂头古街,基本上保存完好。该古街设计颇为奇特,略呈S形,蜿蜒曲折,无论站在何处都看不到头尾,有如历史那样藏头隐尾。


    路面以鹅卵石铺成,中间有一条纵向排列的青石板,据说是为了给马车及手推车行走方便而设计;青石板下有暗沟,两旁还有明沟,数百年来都起着良好的排水作用,无论涨洪水或暴雨,古街即使被水淹,也能很快排泄至河里。


  古时由于水运发达,陂头街商业发展很快,逐渐形成一条商铺林立的小街。在清朝乾隆年间,陂头街十分繁华,街上有一百多家店铺,富水河上帆船来往络绎不绝,当年物贸繁盛,东南西北的货物、西洋的舶来品也源源不断地进入该村。这里曾衍生梁姓四大商贾,他们经营洋纱、粮食、食盐、陶瓷等,在全国开设了30多家分店。不过,现在的富水河早已不能行船,特别是由于上游修建白云山水库,河水更少了。我们看到的陂头街虽已没有了当年的繁华,但尚有保持旧貌的店铺、客栈108家,在商铺墙壁上,明清时期的“当铺”、“米行”、“茶号”、“粮食杂货”、“罗源茂号”的古老商号依然清晰可见。


    相得益彰的明清建筑与红色遗址引来了多部影视剧先后在此取景拍摄,例如《决裂》、《山重水复》和《井冈山》等,其中最出名的是《闪闪的红星》,是三十多年前中国最火的影片。有米不卖的米店。


狭窄的小巷,仅容一人通过!


    红军桥下这条溪与赣江相连,是赣江的分支流,据说还是拍过小小竹排江中游的地点。离这条溪不到10米的地方有条泸水河,奇特的是两条几乎平行的水流方向竟是相反的。整个木桥由6条细木棍拼成宽两尺长三丈的一节,一共12节,每两节的接口下面是呈八字型的木支架支撑,走在上面晃晃悠悠。


   “连理樟”也叫“夫妻树”,已有600年以上的历史。在上世纪初,两棵树先后古枯。但是在革命战争中,由于革命军队在永丰县抓获了沾满人民鲜血的国民党将领张辉瓒,在东固将其公决。他的头被悬挂于右边这棵樟树的枝头,之后这棵树就活过来了。有人传说在张辉瓒的湖南老家埋葬张的墓穴里只有张的身子,而没有人头。


整个村子全是留守老人和儿童,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










    渼陂古村保存比较完整,没有被火烧或炮轰。但或许因为村里年轻人都搬出去住了,这里虽然是4A级国际旅游风景区,但因为离井冈山有一些距离,再说更因为没有“商业化”,没有商店购物,没有餐馆吃饭,没有“商业化”的促进,没有钱,屋漏无人修!所以看看古时兴旺的老房子,没有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催毁,或许会倒在这繁华盛世!只有用镜头拍下这一切!希望下次再去是不再让人担心就好了。

    渼陂村被发现了,但是她不想被现代的喧闹所烦扰,渼陂人正小心翼翼地为自己的祖先护卫着昔日的家园,甘守着那份寂寞和执着,为古庐陵文化保存一块精神净土,永远拒绝推土机的文明开发。我始终这么认为,已成为吉安旅游热点的渼陂,能有今天,不是因为发展,而是因为不发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不一定是好事,有时只是灾难。历史无情,有些东西一旦毁坏,便不可能“涛声依旧”。

红色文化

    1930年,著名二·七会议在渼陂召开。二七会议,也称二七陂头会议,是指1930年2月7日至9日,红四军前委、赣西特委和红五、六军军委在江西吉安陂头召开的联席会议。

毛泽东在7日作了《关于政治形势和党的任务》的报告。会议讨论了有关政治、土地、红军、党的组织、苏维埃等重要问题,确定党的任务是深入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和发展工农武装。会议纠正了赣西特委、赣南特委的右倾悲观思想和迟迟不分配土地或按劳力分配土地的错误作法,加强了党对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领导。

    会议将红四军前委改为总前委,作为四、五、六军及赣西南、闽西、东江、湘赣边区等红色区域的领导机关,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
    渼陂古村走出了三位共和国将军,他们是梁兴初、梁必业、梁仁芥。


    朝鲜战争中“万岁军”军长和政委,即梁兴初和梁必业,他们率三十八军在鸭绿江以南立下赫赫战功,至今这个番号还是中国陆军当之无愧的王牌老大。



    渼陂古村中旧居旧址较多,其中1处省级和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旧居旧址本身就是文物价值甚高的清代古建筑,如梁氏宗祠的永慕堂为红四军总部旧址。


    节寿堂曾为红军医院,万寿宫即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敬德书院为苏维埃政府总工会旧址。


司马第即为罗炳辉旧址。



    义仓曾为列宁小学,“名教乐地”居为毛泽东旧居。他之所以选中这栋民宅,真正的原因是里面有一个耐人寻味的书斋,整个建筑构造象一张古床,上面那些“贴花”是其它古村很难得一见的,均由竹片一片一片粘上去的保存到现在都完好无损;他还很喜欢东照壁上的对联“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听说后来特意重新书写,长期挂在中南海的住所。


    年轻时候的毛主席,那时他下巴还没有长出那颗痣,导游说那颗痣是在毛主席参加完瑞金一个会议后才开始长出来的。

   “光接斗牛”居为毛泽东、贺子珍旧居。

此外,村中还有朱德旧居。




彭德怀、黄公略旧居,曾山旧居。曾山,1899年12月出生于吉安县永和镇白沙锦源村,乳名洛生,号如柏,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赣西特委委员,赣西南苏维埃政府主席,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上海市副市长。解放后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交通部部长,内务部长,1972年因病在北京逝世。这里就是“二七”会议期间曾山工作生活过的地方。


梁兴初旧居,梁兴初(1912—1985),男,江西吉安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115师教五旅旅长,新四军独立旅旅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军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曾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梁仁芥旧居。梁仁芥是江西省吉安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宣传队分队长、独立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处主任、科长、县游击队政治委员、县委书记、团省委书记、旅政治委员、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省军区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古村有红军标语180多条,大多是1930年红军在这里留下的。

    渼陂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应该记住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