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后有感:《包法利夫人》沉沦爱情的悲剧

 阿榧榧香 2022-06-02 发布于江苏

《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处女作,一经发表便引起巨大的反响。当时的文学界盛行浪漫主义,福楼拜却写了一本很“现实”的书。这部小说,被喻为浪漫主义的终结、现实主义的肇始。提到法国文学。就不得不提到福楼拜,不得不提到《包法利夫人》。

小说的主人公就是包法利夫人,她的闺名叫爱玛。虽然是小农庄主的女儿,但她自小被送去修道院学习,最喜欢看的是浪漫的爱情小说,幻想的是浪漫的爱情。但身处农村的爱玛并没有机会结识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最终在适宜出嫁的年龄,嫁给了乡村医生夏尔·包法利,成了包法利夫人。

然而,包法利是个没有生活情趣,不懂激情为何物的医生,尽管他全身心地爱着妻子。在爱玛眼里,他无趣而不懂浪漫,即使包法利把心捧给了爱玛:在爱玛生病需要换个环境的时候,举家搬迁到了陌生的永镇;对爱玛的脾气,更是无限包容,甚至不惜违拗自己的母亲;爱玛生病的时候,他延医问药,主动带爱玛去看戏剧散心。然而,爱玛还是看不起丈夫,在搬家的前一天,她把婚礼上的花束扔进了壁炉。她想要的,不是平平淡淡的生活,而是夏尔给不了的浪漫与激情。

莱昂的出现,让爱玛找到了心动的感觉。他们一起谈论文学,聊抒情诗。爱玛知道莱昂对自己有意,却故作矜持,她设想了一些机会和事件,但还没有成为情场老手的莱昂却没有读懂爱玛,独自离去。

庄园主罗多尔夫则完全不同,他恭维她迎合她,天花乱坠的情话和欲擒故纵的手段,让一心渴望浪漫的爱玛彻底沦陷。两人不断私会,爱玛却不满足于两人的地下情,她提议与罗多尔夫私奔,还为此做出了充分的准备。可是她并不知道,罗多尔夫却只是把她当作感情游戏的一部分。爱玛对于他来说,不过是比他此前交往的情妇更漂亮而已。他留下一封长信便结束了这段感情,独留爱玛因此大病一场。

品尝过出轨乐趣的爱玛在与莱昂重逢后,再度陷入爱河。为了与情人相会,她借口学习钢琴,撒下了弥天大谎。为了维持奢华的生活,她变卖了丈夫名下的房产,签下了一张又一张的借据。她与莱昂不断幽会,深陷情欲的欢愉中不可自拔,却在收到法院传票时才发现已经债台高筑。

她先后向两任情人求助,莱昂不辞而别,罗多尔夫坐拥庄园却冷酷拒绝。或许直到这个时候,爱玛才幡然醒悟,她以为的爱情,不过是赤裸裸的情欲。她爱得疯狂,甚至倾其所有,可是情人们却不过是把她当成生活的点缀。罗多尔夫拒绝了私奔,莱昂则选择了自己的前途。

其实她原本可以拥有平淡而幸福的生活,有爱她如珍似宝的丈夫,有可爱乖巧的女儿,有并不富裕但还算小康的生活。然而,骨子里浪漫的爱玛却在见识过奢华的生活后,对生活处处挑剔,最终踏上了不归路。她的自杀一方面是由于无法偿还的债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爱情的幻灭。而包法利在读到妻子情书的第二天撒手人寰,又何尝不是因为爱情的破灭呢?面对情敌罗多尔夫,“他恨不得自己就是面前的这个男人”,因为妻子曾经那样疯狂地看着这个男人。可惜的是,包法利先生深沉而卑微的爱,爱玛却选择了视而不见。

爱玛的悲剧或许是因为她个人的性格决定的,她也想爱丈夫,可是“他并没有给她什么机会来把感情移回到他身上”。于是她如扑火的飞蛾一样,在两任情人身上寻找她幻想的爱情。然而,“爱情的不忠,品行的不端,搅得灵魂永无宁日的贪婪”,没有公主命却偏偏有着公主病的爱玛,最终还是踏上了不归路。

小说中的包法利夫人死了之后,福楼拜坐在家门口,像个小孩子一样痛哭,因为“包法利夫人死了”。或许,包法利夫人是他钟爱的人物,但是他说:“她不得不死”。爱玛的死,是小说必然的结局。对于她的死亡,或许我们会为她惋惜为她伤心,但并不会同情,因为她踩过了道德的底线。她的死亡并不是终结,她留下了数不清的债务,留下年幼的女儿。在包法利死后,家庭财产仅剩下十二法郎,这仅仅是她前往祖母处的路费。当年祖母去世,外祖父瘫痪在床,包法利小姐被一位姨妈收留,最终被送往棉纺厂。最值得同情的,还是可怜的小女儿,因为母亲的出轨和虚荣,原本可以生活在蜜罐子里的孩子却早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艰辛,何其无辜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