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中学时代,我有幸参加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活动

 书韵闲话 2022-06-03 发布于湖南

距离自己参加2015年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已经过去6年了,记得活动的主要场地是在北京市第35中,从2015年10月21日到27日,历时一周,活动的规模很高,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都是主办单位,评委是两院院士,作主题报告的科学家是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得主;参赛的都是高二学生,名额是100名,当年有98人参赛,以北京、上海学生为主,其他省一般1-2名,有的省没有人参赛。

我当时的项目是《对平面射击小游戏的创新改进》,在研究性学习老师熊梅初的指导下,以这个项目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得2015年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后来报名参加全国“明小”活动,最终如愿入围参加到这个活动,据湖南科协领导说,这是近十年来湖南科协上报的唯一计算机项目。

参加比赛最大的收获是在我心中埋下了对科技强烈向往的种子,比赛将我关于科学、科技的热情推向一个新的高峰,院士、诺贝尔奖从来都是学术路上的高点,更何况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他们在我心中留下的引导太强了。

六年过去了,或许很遗憾,我没有如活动标题那样在学术领域发展去成为一名科学家,也或许一点都不遗憾,虽然没有成为科学家,但我保持了对科技的热情,后面大学毕业后在腾讯工作,目前工作内容偏算法、技术,有机会去主动发现和做一些事情,我在工作中一直记着这样的目标,以工程师的身份在业界试图做一点什么,寻找可以投身于推动科技发展的位置。

我一直觉得,一个人想要做什么,对一件事情有没有强烈的想法是相当重要的,这会支撑你走过很多路,让你有使命和归属感,让你以主动的态度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我在后面的学习工作中也有幸认识、近距离接触过很多人,从一起合作中能给你眼前一亮内容的同学同事,到自己同学中的华为天才少年和各大公司优秀毕业生,到刚毕业一两年就去推动和领导团队技术攻坚的人,到已经做到大公司技术总监并且以技术去影响推动一个行业从业者和学生的人,和他们交流有幸合作的时候最喜欢的不是其它的,而是他们的热情,有能力也有热情,也敢于提出别人想不到的事情,我想这对于真正需要创新的科技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并且不仅能发现和解决问题,也不愧于科技精神的传播者。

也不是说一定得在高中阶段近距离接触过诺奖得主、院士才会对科学、科技有强烈热情,好在现在是信息社会,无论是网络,还是在高校中,主动的人都有很多渠道去了解各种信息。也不是说只有热情就是一切,我知道中间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去克服,有个人能力需要补足的问题,有科学与技术以外的现实问题,甚至也有科研与工程落地,科技与商业的关联问题等等。在这一系列困难,还有选择中有放弃曾经梦想的人,不过我相信,当把其它困难都克服后,如果你还在科技领域,还以科学家或工程师自称,这个领域都是需要你的,这也是我自己对自己说的话。

记得2015年的时候,当时明小组委会带我们参观的企业是腾讯,高校里学长对分享的是大数据,实验室展示的是智能驾驶,我自己参与比赛的项目也是游戏/游戏ai相关,都算是计算机/互联网相关的内容吧,虽然现在整个社会,行业情况都有点变化,但在当时这些确实都是技术改变社会的典型和前沿。计算机、互联网这些年来很火,因为高薪,很多人谈到计算机,或者谈到自己要做的事情只能想到钱,只能想到各种现实意义了,或许这样对于普通人这也无可厚非,但我觉得整个行业中不能只有这样的声音让它成为引导。

我想起看到过的一个曾经在高校研究所、百度AI、腾讯、阿里达摩院、创业公司都工作的人说过这样的话:我喜欢做高科技,做能改变世界的东西。我选择写代码,不是因为写代码可以动不动几十万上百万的薪水,而是写代码创造的产品可以让很多人生活的更好,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如果做别的事情可以帮助我实现上面的事情,我也会去做,即使我不会,我依然会学习,然后去做”,他其实也只是科技行业中一个普通人,在看到这些话的第一眼,我就感动了,这才是出于科学精神,选择一件事情和理想层面的初心吧。

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是2022年5月30日,正好也是自己差不多工作两年的一个里程碑,最近两年完整读过12本技术型书籍,600余篇各类技术文章,大量阅读或实践过不同方向的源码,参与尝试去解决过这个行业很少人解决的事情,参与过这个世界原本没有的基础性工具开发工作,我已不是当年的青少年,当时的“明天”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已是今天,我也希望今天的自己能在科技领域做一点实际的事情,小到解决周围同事中的实际技术问题,大到为整个行业工程领域积累经验,以及面向未来的一些基础工作中一点点的贡献。

我想这也是明小,或者其它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希望看到的吧,与所有科技领域工作者共勉,与所有立志科技领域的学生、青少年共勉,致敬科学精神,致敬所有曾在学术界,或者工业界从科技出发,切实参与推进这个世界变化的人。

作者为常德市一中2016届校友,现腾讯总部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