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里江山图》,王希孟的留世佳作!(宋徽宗时代第2卷153)

 金色年华554 2022-06-03 发布于江西

第二部:路的尽头

提到书画,说完了王诜,就不得不说另一位天才。

这个人,如流星一般划过历史的天空,却留下了异常闪烁耀眼的光芒,千年之后,依然光彩夺目。

他就是,王希孟。

这是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无论从任何角度,都无法绕开的伟大人物,即便他留在世间仅有一幅画作,但依然名垂千古。

关于王希孟,我们所知甚少,只知道他大约在公元1095年出生,至于是何方人士、家境如何、婚配情况等等,都一无所知。徽宗继位后,十多岁的王希孟展现出极高的艺术天赋,受到蔡京赏识并推荐入宫学画,是宫中画院的学生。因为天分极高、且聪明伶俐,徽宗很喜欢他,特旨令其侍奉在左右。

据说,徽宗时常亲临画院,亲自指点王希孟作画。绝顶的天赋,加上徽宗和画院前辈的指点,王希孟的笔墨技法精进神速,展现出非比寻常的才华。

公元1113年4月,王希孟耗时半年有余、费尽心血无数,终于完成千古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年仅十八岁。

《千里江山图》,王希孟的留世佳作!(宋徽宗时代第2卷153)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青绿山水画的杰出代表,更被称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时人赞其画:一点一画均无败笔,远山近水、山村野市、渔艇客舟、桥梁水车,乃至飞鸟翔空,细若小点,无不出以精心,运以细毫。

所谓咫尺之地,竟有千里之趣。画面上,江河交错,烟波浩淼,千山万壑争雄竟秀,气势雄伟壮丽。山间悬崖峭壁、飞瀑悬空,林中瓦房茅舍、苍松修竹,岸边绿柳红花、杂陈其间。山川溪水、江湖之间,渔村野渡、水榭长桥,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

在运笔上,笔法精密、细腻严谨,点画晕染均能一丝不苟。人物虽小如豆,却形象鲜明动态逼真。万顷碧波,皆一笔一笔画出,水流若有声。此外,更有渔舟游船荡漾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动静之间,灵气迸发,浑然如天成。

天才的少年画家,犹如将观者引领到天际间,站在云端处,俯瞰千里江山。若不是18岁的年纪、若不是绝顶天赋、若不是皇家气派、若不是身逢盛世,又怎么能有那份傲然自信,那份清澈坦然。

在王希孟完成此画后,徽宗将其赏赐给了蔡京,或许是对他举荐之功的奖赏,也或许就是显摆学生的才华。

为了感念皇恩,蔡京在画上留下了题跋。

说起来,我们还得感谢蔡京。他不仅赏识和举荐了王希孟,也正是他的这首题跋,让后世知道了王希孟的人生点滴。

通过蔡京的笔,我们知道了王希孟这个名字,知道了他简单的生平,知道了他作画时正是青春少年,但因仅此而已。从此,王希孟便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无影无踪。

后世有人推测,完成此画不久,王希孟便病故了。

《千里江山图》,王希孟的留世佳作!(宋徽宗时代第2卷153)

翻过历史千年,我们回望大宋的东京城,在皇宫的画院里,一位俊美少年,立在画案前,正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的作画,他旁边或许还立着徽宗和蔡京。

这幅千古名画,也许只是他在完成授业恩师的课业,也许只是完成徽宗的诏命,也许只是自己的小心愿。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他曾经的一笔一墨,都留在了宣纸上,更留在了历史里,成了华夏文明的绝世瑰宝,成了古老民族的不朽记忆。

与历代的大家不同,王希孟,横空出世,出道即是巅峰。这位少年俊才,有稚气、有秀气,还有灵气和英气。他以手画心,留下一幅绝世之作便翩然而去,来去之间,飘逸潇洒,不曾多费史家一滴笔墨。

如此追风少年,我们除了追忆,唯有感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