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争烈度很高!俄军确认阵亡已超3000人,战力还能维持住吗?

 和硕广亲王 2022-06-03 发布于海南
图片
图片
 
俄乌之战刚开始时我们就说过,这是一次不同于传统低烈度治安战的正常战争。在这种战争中,会给我们很多全新的观察视角。

这倒不是说俄乌之战的水平能有多高,只是我们太久没有看到这种真刀真枪,车马炮齐全对着干像样战争了。

本世纪以来,只要是谈到现代战争,大家往往都会想到美军在中东如砍瓜切菜般的治安战。

可问题是中东那边的武装力量本就不以战斗力见长,它的武器无非就是火箭筒+步枪,无人机都是近两年来才有的玩意。而美军是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军队,光是军费就占到了全球的一小半,可以说是要枪有枪,要钱有钱。

图片

以这样最大块头的拳击手去对付一个平均线以下的弱者,那自然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了。

可是,这样的“现代战争”,真是谁都能打得出来的吗?

第一:它需要自己足够强,可问题是世界上在军事建设方面能达到美国程度的国家有几个呢?从远景来看,只有1%的国家可以(包括美国自己);而以现阶段来说,它还是独步全球的。

第二:它还需要对手足够弱,前面说过中东国家军队本就战力很差,再沦落到游击队地步的话,仅就战场表现而言,是难以给美军造成多少实质性杀伤的。甚至于美军自己跟这样的对手打,它的水平都被拉低了,毕竟跟臭棋篓子下棋,自己也会被带臭。

第三:它还需要良好的战场环境——中东那块荒漠遍地,地面上没有多少可供隐蔽的区域,极其适合空地火力的发扬。

图片

如果把俄乌之战的战场换成中东环境,乌军的“森林弟兄”基本就是裸奔了,也无法通过大量的河流去迟滞俄军进攻,甚至于连规模性的集结都不太好做到。

俄军在叙利亚只保持了一支40到60架战机的常驻空中集团,但就凭这个便足以对极端武装造成巨大威胁。而在乌克兰,显然不行。

所以我们说,美式现代化战争其实是个“神话”,只有在各项最理想的条件下才能打得出来。

当然,这也是美军充分吸收了不要碰硬铁板教训之后的成果,毕竟二战之后的美军也曾一度嚣张,结果在战场上怎样吃瘪的,大家都知道。

所以,美军回过神来后,还是觉得捡软柿子捏比较合适。

可如果把美军捏软柿子的战法和经验放之四海皆准,合适吗?并不合适。我们把这三条对应到俄乌之战中来,看看是什么情况

图片

第一:俄军自己的力量没有那么强,这个已经是强调过很多遍了。

首先俄军现在的兵力不足,它只能抽调出合同兵来作战,就是现在动员了部分国民近卫军和志愿兵参战,总兵力加上东乌武装也就十几万人。

在兵力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俄军的现代化建设就更不怎么样了。

我们都知道俄军近年来鼓捣出了不少新装备,但受限于军费水平以及新装备的技术状态,这些玩意的实际列装数量是极少的,也没怎么出现在俄乌战场上。所以俄军使用的主战装备依然还是老型号占主体,最多不过是现代化改装了下罢了。

在无人机等新质作战力量上,俄军尽管使用程度也不低,但我们熟知察打一体无人机,它的实力显然不大行。

图片

如果真有100架以上察打一体无人机参战,俄军的损失会急剧降低,战果则会大很多,可关键它没有这些。

所以开战以来俄军表现拉胯成了很热门的话题,但是在这个“拉胯”的背后,身为欧洲同行的英军、德军、法军又能好到什么程度呢?所谓的“北约天兵”恐怕连俄军都还不如,起码它们都拉不出一支足够规模的常备军去打现在这种规模的战争。

第二:俄军的对手——即乌克兰的军力没有那么弱。

俄乌开战后,有些网友认为俄军拉胯的原因是打个乌克兰都那么不利索。可问题是,乌克兰又不是中东那些菜鸡军队。

拥有30万常备力量的乌克兰,其军队的机械化程度较高,而且还有8年东乌轮战的锻炼,同时还有开战后全国动员及北约支援的加成,再加上依托城区和壁垒地带固守,它也不是个小体量的对手,同时在作战意志上也还不错。

想当年多国联军打伊拉克的时候,动用了多少兵力?而俄军在仅出兵十多万人的情况下,打这样的对手,它不可能像砍瓜切菜那么轻松。

图片

当然,你也不能就此说乌军就强到很离谱的程度了,一直压着俄军打。

俄军是拉胯,但那是相较于一流选手来说的。某某考不上700分,就考了500分,可不代表你这200分就能排人家前面去。

所以单纯论实际战力,俄军肯定比乌军强,否则战场也不至于在乌克兰,俄军还占据主动权对吧?

而对于乌克兰的战场环境,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它虽然是大平原,但是城镇、道路、森林、水网密布,这种环境对兵力劣势一方是不太友好的。乌军将阵地贯穿其中,俄军的推进只能是一点点硬啃,速度慢不说,伤亡也会持续产生的。

而说到这个伤亡问题,我们前几天曾对俄军的真实伤亡做了一个估计。

图片

最近BBC的俄语团队又更新了确认的俄军阵亡数字,即在5月30日的时候,已确认了3052条俄军的阵亡信息,这个与我们之前的判断大体吻合。

请注意,这3052条阵亡信息中不仅仅是俄军现役部队,也包含国民近卫军以及部分志愿者,所以俄军要是控制统计范围的话,公布出来的可能会更少。

但我们在之前也说过,它的这个统计具有延后性。因为只有当具体参战人员阵亡并通知到家属,然后出现社会面信息之后,才能被收录统计,而这是有个时间差的。

所以俄军(包含国民近卫军、志愿者等)当下的实际阵亡数肯定比这个3052的数字还要大,但也不会说大到特别离谱的程度,毕竟确认阵亡信息之后通报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对于俄军的真实伤亡情况,有些网友觉得肯定是少算了,俄军不阵亡个上万人好像说不太过去——这也是西方消息源中不断强调的。而乌军宣传的俄军阵亡,更是超过了3万人。

但军事是讲科学的,不是说随口说个数就是多少的。

图片

实际上BBC俄语团队的统计收录比较真实,它只是有延后性的特点,数据本身没太大问题,所以俄军的真实阵亡就是现有数据上略多些。当然如果控制统计口径,只计算现役军人的话,可能会略少些。

而现在确认的这3000多阵亡,实际上绝对不算少了,至于说上万、几万阵亡,不过是宣传数据,不具备分析意义。

为什么我们说不少呢?

因为在这个阵亡数的背后,还会有3到4倍的负伤者,俄军目前的伤亡肯定已经有1万多人了。加上我们之前的评估,俄军、东乌武装及志愿者的伤亡区间可能已在25000到30000人之间。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战损数据达到这个程度,再加上乌军更多的战损,绝对是近年来战争中烈度最高者了。

有些网友以俄方联军的确认阵亡数去推算俄军可能打出了比较高的战损比,但这个不太合适。实际上的战损比是毙伤俘降总数据之间的对比,俄联军对比乌军而言,在这个数据上的优势不会很大。

图片

只不过乌军战损数据中,阵亡比例高,被俘数量大,而俄军这边不可恢复性战损大约是1万余人(阵亡、伤残、被俘、失踪),在不可恢复性损失方面占优相对大些。

所以俄乌两方的实际伤亡如今都不算小,乌军由于不可恢复性损失较大,老兵损耗更多,所以总兵力有优势,但战力下降反倒更严重。

而俄军这边,现有的战损绝对不能说少。俄军自身由于合同兵数量少,现有的损失也是比较大的,个别空降兵部队可以说是伤筋动骨。而东乌武装控制区内人口不多,出现了上万人的伤亡其实也挺难受。

所以现在俄军一方面是通过改进战法,降低伤亡;另一方面是招募有经验的志愿者参战,甚至放开了年龄限制,以弥补兵力上的劣势。另外俄军现在在往战区运输老旧重装备,有分析认为可能是在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占领区内组建新的武装,否则单凭卢顿的人力还是有些吃紧的。

图片

至于说这样的伤亡俄军是否承受不住,以至于失去战力,那还真不至于。

因为目前它的真实伤亡占到了全部参战兵力的大约六分之一,尚不会影响失去攻击战力。同时通过志愿者的动员,以及后续伤兵归队,在人力损失上可以得到弥补,这部分人力还是有经验者,比乌军的动员兵要强很多。

因此这仗继续打下去,俄乌两军的战损会逐渐拉开,如果出现崩溃的话,还会有大量俘虏,这时候的战损比会彻底拉开。

所以俄乌之战的烈度是不低的,伤亡也是很大的,可以说真正展示了一场“非零伤亡”式的正常战争。双方的得失表现,其实在给人们更多观察视角的同时,也会给人更多的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