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动了一个时代的《泰坦尼克号》电影,原来启发自这对深情的夫妻!

 不能说的奇趣 2022-06-03 发布于广东

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号”这艘巨大的轮船撞上冰山,沉入北大西洋冰面,导致1500多名乘客和船组人员死亡。

1997年,以这个悲剧为蓝本的《泰坦尼克号》电影诞生,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壮爱情故事被搬上了帷幕,感动了整整一代的人。

虽然男主角杰克(Jack)和露丝(Rose)是导演虚构出来用以推动剧情走向的人物。

但今天的两位主人公,却是真实存在于当年的泰坦尼克号之上,历经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海上灾难。

而他们,用爱情,诠释了真实的《泰坦尼克号》

照片中的男士,67岁,叫伊西多·斯特劳斯(Isidor Straus),女士则是63岁的伊达(Ida)。

他们是现实生活中结婚多年的夫妻,于1871年结婚。

伊西多出生在一个德国巴伐利亚州犹太人的家庭,家中有五兄弟姐妹。1854年,伊西多的父亲带同妻子儿女移民至美国。

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后,成年的伊西多和父亲央求当时梅西百货公司的创始人罗兰·侯赛西·梅西(Rowland Hussey Macy)在他的百货公司大楼的地下室开设一间餐具店铺。

后来在父子的努力运营下,这家小店铺成为了梅西百货公司内部的玻璃和瓷器部门。

1888年,事业有成的伊西多成为了梅西百货公司的合伙人,而到1896年的时候,他已经获得了公司的所有权,后来的他甚至成为了美国国会议员。

1912年,伊西多和伊达搭两人从法国度假后,打算乘坐泰坦尼克号一同回美国生活。已经结婚41年,有六个子女的他们,期待着乐也融融的生活。

依照伊西多和伊达的名望以及财富拥有,他们两个属于泰坦尼克号的头等乘客,是船上数一数二的富翁,而且陪同搭乘轮船的还有他们的两个女仆。

这一切都似乎十分美好。

然而4月14日晚,轮船撞上了大西洋的冰山。夜空下哀嚎不断,家人分离。

根据当时的救援计划,妇女、儿童,还有有名望和财富的人拥有优先登上救生船的权利,而伊西多和伊达理想当然是首批可以获救的人。

但当伊达登上救生船,她望向身后,发现自己的丈夫伊西多并没有和自己一起。

当她意识到自己和伊西多走散的时候,她跳出了救生船,寻找伊西多。即使当时随她登上救生船的仆人艾伦·伯德(Ellen Bird)拉扯她不让伊达逃出救生船,但伊达没有顺从。

艾伦后来跟伊达的家人证实了这个事实,伊达把自己身上穿的救身衣脱下来,塞给了艾伦,自己一个人去寻找伊西多,伊达跟艾伦说:“我们共同生活了很多年,他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而艾伦,在经历沉船事故后,将这一件伊达曾经穿过的救生衣,归还给了伊西多和伊达的家人。

重新回到泰坦尼克号上的伊达,发了疯似的寻找伊西多的身影。

原来作为议员,同时因慈善而出名的伊西多本就可以登上救生船,但他却将这些生存的机会留给了妇女还有儿童,因此伊西多并没有随伊达登上救生船。

而根据后来在这场灾难的幸存者发行的一本书中,有船上巡逻的警员回忆,看到一对夫妇站在逐渐破碎的船体旁,互相拥抱着,默默地哭泣。

而部分乘员称,在这对夫妇旁边,听到了伊达的一段话:“伊西多,我与你同在。我和你一起生活过,我爱你,如果有必要,我会和你一起死的。”

临摹画家根据乘员的回忆,绘制了一张仿照当时情景的画像

泰坦尼克号,最终沉没了。

伊西多的尸体在沉船事故后被打捞了上来,运回到纽约,但,爱人伊达的尸体,却没有被发现,永远沉于海底......

而这一幕,被改写成《泰坦尼克号》中,两个拥抱在一起,等待死亡来临的一对老年夫妻。


伊西多的遗体被安葬在纽约布朗克斯的伍德劳恩公墓墓地里。

伊达的家人后来从泰坦尼克号沉下的地方用海水填满了一个缸,并把它放在伊西多坟墓的旁边。

除了伍德劳恩公墓的纪念碑外,人们为了纪念这对夫妻,在他们家附近的一个公园里为这对夫妻建了一座纪念碑,纽约的一所学校也以他们的名字命名。

在纪念馆内,挂有一块纪念伊西多和伊达的牌匾。

而在泰坦尼克号沉没灾难的周年纪念日。

当伊西多和伊达的曾孙保罗-库兹曼( Paul Kurzman)被问及对这件事情看法的时候。

他说:“我经常问我的祖母,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做出和自己父母一样的决定吗?”祖母对我说:“保罗,我不确定。但我并不感到惊讶,因为,这是我父母之间一个诠释他们爱情的决定。”

但愿,这些悲剧中的爱情,不会因为历史的流逝而被世人忘记。


REF:news wikipedia

编辑:奇趣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