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偷得浮生半日闲!

 东冈在迪拜 2022-06-03 发布于阿联酋


何以极致


每一个字,有筋有骨,有血有肉。透过文字,回溯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探寻文字的源头活水,解释她们的含义,讲述她们的故事,也通过她们,来一起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丰厚。

“闲”这个字,今天常用作空闲、悠闲、休闲,不过这些可都不是它的本义。

闲,金文字形为,这是一个会意字。《说文解字》:“閑,阑也。从門中有木。” 门中有木就是栅栏,这才是“闲”字的本义。小篆字形为,与金文很像。后来闲由“栅 栏”又引申出“马圈”之义,如《周礼·夏官·校人》:“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这就是说:天子有十二个马圈,马六种。从“马圈”义又引申为“范围”,如《汉书·武五 子传》:“制礼不逾闲。”就是说:制礼不能超出一定的范围。既然有一定范围,就有 “防止”之义,如刘禹锡《天论》:“建极闲邪。”大意是:建立准则,防止邪说。可见这里的“闲”字就当“防止”讲。这些义项在现代汉语中都很少被使用。

“闲”字作空闲解释,跟另一个字“间”大有关系。“间”字最初写作“閒”,金文字形为,本义为空隙,因此引申为有空、空闲的意思。“闲”字与“閒”字本为两个字,但在古代曾经通用过,比如王维的名句“人闲桂花落”,本来应该写作“人閒桂花落”。用閒字来表示悠闲、清闲之义,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外“门”内“月”,在门里望见月亮。这让人不禁想起有月亮的晚上,晚风清凉,秋虫唧唧,月光如水水如天,倚在门前,抬起头见当空皓月。多美!多悠闲!但后来,在废除异体字时,“閒”字被废除了,只保留“闲”字,所以''空闲”、“清闲”、“忙闲”等等,我们只能写“闲”而不能再写“閒”了。

读古诗词时,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照理来说,古代物质匮乏,生产生活水平 较为落后,人们生活应该单调乏味,无甚乐趣可言。然而,很多古诗词却显示人们的生活很悠闲,幸福指数颇高:“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鸟儿都飞走了,缥缈的空中只有浮云飘来荡去,看似孤独,但在悠闲的心境下,李白能够看到云的悠闲,能够在山 中寻到慰藉,久久眺望,道出“相看两不厌”。

“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在四十岁之前断断续续地入仕几回,但最终因“性本爱丘山’’而回归田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他的田园生活并不是那么空闲:种豆,锄草,耘籽,要忙于各种农事。可虽忙,却收获了最没有负担的闲净心境,也为后世人们构建了一座精神家园。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解衣欲睡”的时候, “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连连的贬谪已经让自 己家门可罗雀,没有人能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人生起落的悲凉与感慨呀!然而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这份“闲”相比起陶渊明来似乎有些无奈,但生性旷达乐观的他,却依然能看透一切,保有对生活的向往与欣赏。

清代张潮曾在《幽梦影》中写道: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

闲则能读书, 闲则能游名山,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莫大于是。”有时,闲是快乐的: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哪怕只得“浮生半日闲”,或思考,或总结,或仰望星空,或和自己相遇,也是一种幸福。可有时,闲,又是厚重而冷峻的。

陆游“江湖上,遮回疏放,做个闲人样”,辛弃疾“平生塞北江 南,归来华发苍颜”,岳飞“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一声声的长叹、这“不得不”的“闲”,道出了多少怀才不遇之人的失意之态、壮志难酬之痛。

当然,真正的闲,不是指无事可做。

一个人若是内心皎洁如新月之光辉,明澈如山间之清泉,即使身边事务繁多,也不能影响到他内心的“空闲”。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记得 时常抬头望望“闲”字中的藏着的那轮明月一一望得见月亮的一双眼睛,才看得见世间一切的美好,看得见春水初生、草长莺飞、落英缤纷、云淡风轻,才能拥有一颗悠闲、从 容、安静、开阔的心。

世界坦荡,没有羁绊。

身于山野,寂寞和自由,都很好。

本号微信:chenwali16452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