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心墨」丨管桦:石板房胡同里的歌声

 新用户8926AVU2 2022-06-03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2

管桦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诗人、画家;是继老舍、曹禺、杨沫之后的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第四任主席。他在1947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新中国初期就被教育部编入了全国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新中国后,管桦在天津中央音乐学院创作组,专门从事歌词写作。1952年,创作组转到北京中央歌舞团为作曲家写词。自此管桦居住在西黄城根南街东侧的石板房胡同24号。

石板房胡同形成于清代,在清《光绪顺天府志》记有“石板房”。民国之后析出三条胡同,分别为石板房头条胡同、石板房二条胡同、石板房三条胡同,简称为头条、二条、三条。1965年将石板房头条定名为石板房胡同。石板房胡同南北曲折走向,北起图样山胡同,南端通向后达里,西侧通向西黄城根南街,全长450米,均宽5米。1990年门牌号1—23号;2—34号。遗憾的是,这条胡同已被夷为平地,踪影难寻了。自1952年,管桦住进石板房胡同24号平房小院,到1985年乔迁新居,搬到朝阳区坝河之滨的一幢楼房,他在石板房胡同24号居住了33个年头。‍

管桦原名鲍化普,1921年出生于河北丰润县女过庄。他的父亲是一个有豪爽之气,敢同恶势力斗争的乡村文人,早在1927年就参加了革命。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普通农村妇女,但在命运面前却从不低头,她有绘画的艺术才能,还会讲故事。小时候,管桦的文化生活就是听妈妈讲故事。1938年,因父亲参加了李运昌为首的共产党领导的冀东20万工农抗日大暴动,管桦和弟弟、妹妹随母亲避居天津。

这个时候,管桦开始读鲁迅、茅盾、巴金等先辈的作品。1940年,在父亲的支持下,他和弟弟参加了八路军。随即入晋察冀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学习。这时正处于抗日战争艰苦阶段,反动势力甚嚣尘上,白色恐怖笼罩大地。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革命队伍中除战士外,几乎所有干部都用化名,并且时常更改。其目的是以假乱真,迷惑敌人,同时也防止敌人知道真情,加害于亲人。因此,鲍化普化名管桦。据后来管桦讲,他之所选择“管”,是因为一个典故:春秋时代,齐桓公的贤相管仲与鲍叔牙是至交。管仲曾经说过:“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两人情同骨肉,亲如一家。管桦从这个古老的“管鲍”之交得到启发,于是便由姓“鲍”改为姓“管”了。开始的时候,他叫“管华”。用了一个时期,一次同志开玩笑说“你要管理中华呀!”他随即应变,就在“华”字旁边添了一个“木”字,变成“管桦”,并且回答说:“顶大就是管管森林罢了。”

新中国成立后,他想改过来,因大家都熟悉这个名字,也就一直沿用下来。1942年,管桦从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毕业。历任冀东区党委机关报《救国报》随军记者,冀东军区政治部尖兵剧社文艺队副队长、队长,冀察热辽军区文工团副团长。他的主要任务是写作歌词、剧本和文艺通讯,间或写点小说。

1945年,他的父亲在一次激战中牺牲。1946年,管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年,冀东新华书店出版了他的描写土地改革的中篇小说《荆各庄的故事》。他在1947年写的剧本《胜利而归》曾受到晋察热辽军区和九纵通令嘉奖,荣获朱德奖章一枚,并记大功一次。这年的秋天,因病调到东北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研究室任研究员。除了歌词创作,还写了《小英雄雨来》第一章。研究室主任著名作家周立波看了之后,给予了肯定和赞赏。在周立波的鼓励下,管桦把这个儿童故事继续写成了一个中篇小说。这个小说,先后由三联书店和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过单行本。

文章图片3

1952年,管桦在西单石板房胡同24号定居下来后,那时候,院里住的几乎都是中央歌舞团创作组的作曲家和词作家,李焕之、张文纲等都住在这里。张文纲担任创作组组长。1951年,管桦和张文纲奔赴朝鲜前线深入生活,根据真人真事创作了具有丰富艺术表现手法和强烈感染力的大型合唱作品《飞虎山故事大合唱》。1950年11月上旬,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后,志愿军335团5连在飞虎山守备战斗中,发扬了我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优良作风,坚守阵地五昼夜。打垮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一到两个营的兵力30余次进攻,毙、伤敌700余人(含2连在该阵地杀伤敌人数),为我主力部队围歼军隅里、凤鸣里一带之敌赢得了时间,做出了贡献。战后荣获军授予的“英雄部队”、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的“二级英雄连”光荣称号。

1951年9月,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的“人民友谊”主题歌曲国际比赛中《飞虎山故事大合唱》获得三等奖。管桦一直认为《飞虎山故事大合唱》是一个好的作品。30年后,管桦在写给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张非的信中,对这个作品评价说:“我一直认为它是一个好作品,因为它是一个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为主题的作品,音乐方面有它独特新颖的民族风格和雄伟的革命气魄,当时给人民以鼓舞和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曾获得世界上的声誉。”

1951年至1957年间,管桦为少年儿童写了多首歌曲。当时的中央广播电台就在石板房附近。在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任团长兼指挥的李文玉同志,三天两头来院内约稿。这个时期,管桦为少年儿童写的歌词具有代表性,至今仍广为传唱的有:创作于1953年的《我们的田野》(张文纲作曲)。原在儿童组曲《夏天旅行之歌》中的第三曲,是一首深受几代少年儿童喜爱的抒情歌曲。在1980年“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一等奖,是从1950年代直到现在经常在广播、演唱的优秀少儿歌曲代表作之一。2009年5月被入选为全国100首爱国歌曲。作者希望通过少年儿童的独特视角描绘祖国的秀美山川,让孩子们尽情倾诉自己的心声,以此唤起少年儿童对祖国和大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1953年,管桦对新中国的少年儿童能在和平环境里幸福成长,感到十分欣慰。特别是节假日里,孩子们穿上漂亮的衣裙,胸前飘着红领巾,在公园里欢笑奔跑的形象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为此,他和女作曲家李群合作写了《快乐的节日》(初刊于《歌曲》1954年第四期),作为“六一”儿童节的祝贺。小鸟在前面带路,快乐的节日歌谱,风儿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许多花儿在开放。这首歌用充满想象力的儿童语言,欢快流畅的旋律,唱出了孩子们活泼的性格和快乐的心情,极具儿童情趣。它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首唱后,赢得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喜爱。

1957年,管桦与著名女作曲家瞿希贤合作了《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1980年,该歌曲获得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奖一等奖。同时期,管桦还和瞿希贤合作了《早操歌》。在石板房胡同居住的日子里,管桦在为少年儿童写作歌词的同时,还为少年儿童写童话故事。1953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童话《老虎和狗熊》。1956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熊的故事》和《竹笛》。1957年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狐狸》和《慕士塔克山的传说》。同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三个中篇小说《辛俊地》。这是管桦创作的一部优秀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农民战士辛俊地的战斗和情爱故事,其中展现了具有强烈个人英雄主义的辛俊地和组织之间的冲突,也表现出辛俊地自尊、自爱的复杂人性。最终以辛俊地的个人悲剧为收场。小说出版后,在《文艺报》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文章图片4

1957年,响应党提出的文艺工作者到工农兵群众中去的号召,管桦和夫人李婉,带着孩子们离开北京,回到他的家乡冀东农村落户。到农村将近10年,1966年,他们一家回到北京石板房胡同24号院的平房小院。在冀东时期,管桦写了短篇小说集《三只火把》《山谷中》《葛梅》。从1970年起,管桦动手写作长篇小说《将军河》,经过20多年的时间,数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这部视野开阔、规模宏大的文学巨著。《将军河》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我国华北将军河地区军民团结抗日的历史画卷。小说以一系列紧张、曲折、惊险的情节,展示了人类社会善与恶的厮杀、文明与野蛮的苦斗,还有对人生的深刻思索、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对命运的奋力抗争,富有华北地区浓郁的生活气息。

管桦多才多艺。小的时候受母亲的影响,非常喜欢书法绘画,尤其擅长画墨竹。他喜欢养竹、画竹,是因为他喜欢竹子的品格。竹子与松树、梅花一样,具有傲霜、耐寒的特点,它经冬不凋,决不向恶劣的环境屈服。他非常喜欢宋代徐庭筠的诗句:“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我国古代的先贤,常常把竹子的“节”与人的“节操”相联系,把竹子的中空与人的“虚心”相联系。管桦继承了古代先贤的传统思想,正是把竹子的这些品格与自己的为人相联系的。在一首题为《凌云直上》的咏竹诗里,他这样写道:根生大地,渴饮甘泉,未出土时便有节。枝摇星月,叶拍苍天,直到凌云高处,依然虚心。

1957年,管桦一家回老家河北省丰润县女过庄安家落户的时候,在他居住的“草舍后院土墙边”,曾移栽了几竿青竹。在北京石板房胡同24号的平房小院也栽种了青竹。管桦喜欢画竹,也常常送给朋友。他的夫人李婉曾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当她同事知道管桦会画竹子,便和她要。管桦总是抽出空来,为李婉的同事精心绘制。

1985年管桦乔迁新居,住进了朝阳区坝河之滨的一幢楼房。没有了竹子,他依旧画竹,直到2002年离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