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蒙握手,榆林或成最大赢家?

 小刀客的图书馆 2022-06-03 发布于内蒙古
陕蒙握手,榆林或成最大赢家?

文 / 游石


5月27日,陕西发改委副主任苏园林与内蒙古发改委副主任马文副,通过视频连线,开展了一场线上座谈会。

会议的主题是一个2016年启动的交通项目:延榆鄂高铁。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工程项目。其从延安出发,北经榆林,进入内蒙古,直抵鄂尔多斯。这样,以延安为轴,延榆鄂高铁与西延(西安-延安)高铁一起,构成贯穿陕西南北的主要通道。

陕蒙握手,榆林或成最大赢家?

其不仅串联起陕西省内西安与榆林的“双核”,同时北接呼包鄂榆城市群,南接关中平原城市群,成为连通两大城市群的主动脉。

座谈会上,两地发改委都表态,要加快工作节奏,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项目早日开工。

5月25日,榆林交通局答复网友留言时表示,该项目将力争今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明年开工。

对于沿线千百万民众,尤其是榆林人来说,这一信息的明确,或将意味着生活巨大的改变。

陕蒙握手,榆林或成最大赢家?

榆林

内蒙:强力推进“呼包银榆”“呼包鄂榆”

延榆鄂高铁项目的推进,背后是“呼包银榆”“呼包鄂榆”被寄予厚望。

对于内蒙古来说,其地形狭长,从最北的呼伦贝尔到最西的阿拉善盟相距2400多公里,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很突出。

基于这种现状,2016年11月,内蒙古“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发展策略,也即向各个方向,全面开放。

所谓北上,即充分利用其19个口岸(其中对俄罗斯开放的6个,对蒙古开放的10个,以及3个国际航空口岸),助力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南下则是加强与港澳台、海南及东南亚的密集合作;东进,是指加强与东三省协同发展;西进,则是2004年以来,与陕甘宁区域的跨省合作。

目前其正着力打造两个跨省区经济区,一个是“呼包银榆”经济区,一个是“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相比之下,尽管包括了内蒙古乌兰察布、山西大同、河北张家口的“蒙晋冀”搞得风风火火,高铁、机场项目加快推进,但挡不住三市经济体量较小,一番操作之下终究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其东进、北上战略也因为东三省、蒙俄经济的客观因素,遭遇种种考验。在这种情境下,经济实力最强、发展空间最大的“呼包银榆”也便被内蒙寄予厚望。

从客观条件看,“呼包银榆”地处鄂尔多斯盆地腹地、黄河“几”字湾及周边13个市(盟)59个县(旗)区组成。其包括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海、锡林郭勒盟的二连浩特市,乌兰察布市的集宁区、卓资县、凉城县、丰镇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阿拉善盟的阿拉善左旗;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市的沙坡头区和中宁县;陕西的榆林市。

陕蒙握手,榆林或成最大赢家?

这是一个多强并列的格局:内蒙古的GDP三强、宁夏省会、陕西NO.2城市均囊括其中,总能量与关中平原城市群相比,也不遑多让。而因为内蒙三强在列,因此其对推动经济区建设热情十足。

国家层面,也对“呼包银榆”十分重视。

早在2012年11月,国务院就批准《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2021-2020年)》,明确要将其打造为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和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而近年来,在建设城市群的理念下,也是更便于执行的关系,“呼包鄂榆”后来居上,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共推的重点战略。

2018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将呼包鄂榆城市群培育为全国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向北向西开放的战略支点。尽管区别于“呼包银榆”经济区,城市群并没有加入银川,但其经济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规划有一句寄语:将呼包鄂榆培育发展成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

无疑,延榆鄂高铁建成后,将成为激活呼包鄂榆“朋友圈”、催发四市化学反应的核心引擎。

陕蒙握手,榆林或成最大赢家?

打通陕蒙合作的任督二脉

2014年12月,陕西发改委会同内蒙、湖北、湖南、广西等省(区)发改委及铁一院,召开了西部高铁通道座谈会,提出建设一个重大工程:包海高铁。

这成为推动陕蒙合作加速的催化剂。

其北起内蒙古包头,南下经陕西、重庆、贵州等省市,抵达海南海口市。如果建成,将成为我国里程最长的一条高铁,意义不亚于京广铁路。

其设立初衷,对陕西来说,有助于打通陕南多市向南开放路径,弱化陕西地处内陆的不利局面。若此路畅通,西安也将成为全国少有的东西南北大动脉贯穿的高铁枢纽。而对内蒙来说,此前可望不可即的向南开放,也因此获得了一条难得的快捷通道。

彼时的榆林,对这条线路也是执念颇深。

尽管其位列陕西经济第二市,能源底蕴全国无双,但远离陕西传统重心的关中地带,又交通不便,且长久不通高铁,成为榆林人心头长久的痛。榆林人和内蒙人一样,都急于找到一个向外开放的突破口。

陕蒙握手,榆林或成最大赢家?

省人大代表、榆林东方集团董事长贺金龙曾担忧地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要“全力加快包西高铁(包海高铁包头-西安段)项目进度”,但并没有明确表示包西高铁是否“途经榆林”,“这对370万榆林人民而言,包西高铁依然还是悬着的……”

为此,2016年陕西两会上,就有时任陕西省人大代表提议,推动西安-延安段、延安-榆林-包头段一并在“十三五”初期启动建设,力争2020年前建成通车。还有代表建议争取将“包西高铁”榆林段项目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说白了,榆林人非常担心,这条南北贯通的大动脉与榆林擦肩而过。

用当时《榆林日报》报道的一句话说,快速融入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核心经济圈,甚至通过西安融入西南、中南及华南地区,这或许就是榆林人“放不下的高铁情怀”之所在。

对于榆林的期望,陕西省给予了很大支持。

可以看到的是,榆林市2016年就启动延榆高铁前期工作;2017年,经陕西省与国铁集团协商,由陕西出资先行建设延榆高铁,先后完成土地预审、规划选址等13项前置手续。

此时,陕蒙合作的榆鄂高铁项目也在推进。2019年10月,国铁集团提出将延榆高铁、榆鄂高铁合并为一个项目审批,这成为项目推进的一大拐点。

2020年6月,铁一院完成“延榆鄂”高铁可研报告编制,后在榆林召开了“延榆鄂”高铁可研评审会,形成专家评审意见;然后是去年4月,国铁集团鉴定中心将项目建议书报送至国铁集团发改部。这也意味着“延榆鄂”高铁的建设,已成板上钉钉的计划,只看时间早晚了。

“延榆鄂”项目的推进,让陕蒙两地政府部门的碰头和交流成为常态。榆林,也自此从高铁项目的“边缘人”,转身成为紧密衔接两地合作的关键纽带。

陕蒙握手,榆林或成最大赢家?

榆林

建设大榆林,需要跳出陕西看榆林

对于“延榆鄂”的落地,榆林人等得太久了。作为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头牌,榆林迫切需要站在更大视野之中,重新定位自身。

毫不意外的是,与“延榆鄂”高铁项目的推进相伴,“陕蒙”合作开始明显加快。

2021年11月16日,陕西发改委联合内蒙古发改委,共同印发了《推动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十四五”重点合作事项》,提出六大方面22项具体合作事项。观察者认为,此次《事项》可以视为2018年2月《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的“路线图”。

其中,除了提及要共同推进包头至鄂尔多斯至延安段高铁的开工外,还将推动省际市际断头路的建设连接,协同推进呼和浩特新机场、府谷机场、定边机场建设。

陕蒙握手,榆林或成最大赢家?

产业方面,呼包鄂榆均属于能源城市,产业高度雷同,也同样承受“双碳”的压力,因此《事项》中提到,将推进鄂尔多斯与榆林共建区域产业合作园区,其包括加强现代煤化工技术的联合研发和示范,协同打造以氢能为核心的多能互补产业新体系,建立呼包鄂榆文旅推广联盟,构建覆盖两地的“饲—养—加”全产业链。

显然,这种协同共建模式,将能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为资源优化配置奠定基础。

在构建开放格局方面,两省(区)将探索建立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机制,支撑榆林创建国家物流枢纽、包头建设大型商品交易中心;还将推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打通“西安—榆林—二连浩特”中欧班列通道,积极融入和服务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强化榆林与满都拉、二连浩特口岸合作,支持榆林、包头加快申报综合保税区,加快建设榆林内陆港和配套物流园区。

与之相关的是,榆林、包头等市近年进出口增长迅猛。其中榆林继2021年进出口同比猛增85.58%后,今年一季度出口5.52亿元,继续快速增长21.95%,显现出极为强劲的增长潜能。

再看其他。去年12月,呼包鄂榆城市群第三届市长联席会议暨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第五届市长联席会议在包头市召开,会上签订了《2021-2022年呼包鄂榆城市群重点合作事项协议》和多个“一体化”协议。鲜为人知的是,呼、包、鄂、乌在同城化方面已经走在了西部前列,将实施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区域帮扶、区域内高等院校间学分互认、医保养老等一体化,旅游、产业方面也还有诸多一体化大动作,眼下只看榆林交通能不能跟上,加速融入呼包鄂榆城市群,成就交通枢纽城市和区域中心。

陕蒙握手,榆林或成最大赢家?

榆林

要说的是,榆林2021年GDP已达到5435.18亿元,同比增7.9%,首进西北五强;今年一季度GDP达到1423.84亿,继续保持7.7%的高增速;1-3月的财政收入达到291.11亿,超过了省会西安,同比更是猛增120.5%,翻了一倍还多!

对于持续高光的榆林来说,这是最好的时刻,也是最不能懈怠的时刻。毕竟,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仍然对煤炭产业的高度依赖,有沉溺于吃老本的风险,转型升级依然任重道远;而相比包头、呼和浩特,榆林的进出口贸易还有显著差距,需要进一步争取政策,调配资源,并打好基础设施的“地基”。

而今,陕蒙合作、高铁项目的推进,是为榆林打破较为保守的经济格局提供难得机遇。过去限制榆林的区位不利因素将从根本上破解——向北,可以融入呼包鄂榆城市群,可以衔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向南可以直抵关中。因为交通因素的改变,榆林有望站上蒙陕两省融合发展的风口,这也必然为榆林产业调整带来难得的机遇。

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刚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工业上的增长极实际上都依托于公路、铁路支撑”。怎么做?就看榆林能不能打破“城墙思维”,以规划和城市经营的前瞻性思维,为未来谋篇布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