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川寨隐太行——王硇

 新用户4822sJuW 2022-06-03 发布于河北

《河北省传统村落图典(沙河卷)》

主编:李自岐   副主编:冀彤军

文字:冀彤军

摄影:李自岐、张富民、薛小彦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附文字

千年川寨隐太行

——王硇村 

村落概况

沙河市柴关乡王硇村,位于沙河市西45千米处。北距省级干道褡(裢)——石(盆)公路10千米;南与北盆水村地土相连。穿过北盆水村即武安市境。村域面积二十余平方千米,其中荒山荒坡面积约十八平方千米,耕地面积853.5亩。全村二百四十余户,八百一十余口人。九成以上为王姓。均为汉族。

王硇村地质构造属于太行山东麓褶皱带,境域分布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地质结构。岩性以紫红色、灰白色中细、中粗粒石英砂岩为主,兼有奥陶系浅灰或灰白色结晶白云质灰岩。村东有青龙山、官印山,村南有红枫山,村西有笔架山、擂鼓硇、白云山,村北有北岭(当地称北坡)。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处海拔999米。村周沟壑纵横,梯田层层。2013年7月,吉林大学考古专家在村西考查时发现以泥质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为主的5.41亿~4.82亿年前的寒武系化石中的海百合。土性以石灰性壤土、淋溶性褐土为多。全村耕地面积0.569平方千米,山荒坡地面积19平方千米。村周植被繁茂,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红枫山区域野生黄栌树面积约1.33余平方千米,藤本灌木和野生中草药材遍布山野。

沿革与现状

据清咸丰五年(1855)王硇村王姓家庙碑和《王硇村志》记载,该村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至今已有六百年左右历史。王姓始祖王得才原籍四川成都府,在前往北京护送皇纲途中遭强人劫掠。为避官府查询,遂率眷属辗转藏匿于此,置产建村。现居王硇村民九成以上为王得才后裔。

据明成化《顺德府志》和明万历、清康熙、道光《沙河县志》记载,沙河古为邢侯国地,秦为信都县,王硇村一带属信都县辖。汉楚改襄国县,该村境域隶襄国县辖。隋开皇九年(589)改属龙冈县;十六年(596),析龙冈县南部设县以境内有沙河而得沙河县名。唐武德元年(618),设州因境内北部有汤山温泉(今朱庄水库处)而名温州;大历四年(769),废州复县,改名温阳县。五代复名沙河县。此后,王硇村一带地境所属随不同历史时期县名的变更而变更。1958年12月,沙河县并入邢台县,王硇村属邢台县辖。1961年复置沙河县,王硇村属沙河县辖。1987年3月,沙河撤县改市,王硇村属沙河市辖至今。

2012年10月,王硇村被河北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同年12月,被河北省政府确认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13年,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同年11月,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十大“最具魅力休闲乡村”;2014年,被国家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08~2015年,王硇村先后引入资金一千余万元,对红枫山景区升级改造。2009~2010年,投资近二百万元新修高标准水泥路和六千余米景区道路。2011年,在青龙山下打出一眼深约二百五十余米的机井,彻底解决了建村以来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用水困难。

自2010年始,柴关乡政府和王硇村委会致力于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多方筹措资金,按“修旧如旧”的原则,维修古街道和古建筑物。制订《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和《历史文化名村传统建筑抢救保护规划》。按照《规划》指导,先后投资240万元,将一千余米输水管道接通全村农户;投资100万元,将输水管道引上红枫山顶;投资近四百万元,建成高标准游客接待服务楼和达标卫生间;投资1000万元,对3000米传统街巷、80栋传统石楼的门楼、墙体、瓦顶维护修缮。

现在,村内建有学校、商店、卫生诊所、农家饭店、农民剧场、农民图书室、家风陈列馆、红色教育陈列馆、民间技艺陈列馆、民俗文化展览馆等。

建筑与文物

王硇村现存古石楼群多为明、清、民国时期建筑物。墙体全部用人工打磨规则的红石块垒砌。村内最高石楼十八余米,墙体厚0.8—1.2米。楼顶为木质三角架结构。房屋布局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和战争防御特色。建筑主体色彩古朴厚重,楼脊造型多见圆弧形,其象征意义即传统文化中的“天圆地方”说;临大街或巷道宅院的外墙在东南角方位缺一墙角(俗称“有钱难买东南缺”)。凡临街拐角年的石楼顶端均建有碉楼(当地称“耳房”)。碉楼临街墙面留有射箭孔或瞭望孔,古代可起监视盗贼或用箭射击敌人作用;多家院落建有地窖或地道,战争年代可用来藏身僻险。

村内多为一进三套、四套、五套、七套院等四合院,家族式院落分区界线鲜明,传统楼房多为两层或三层起脊扣瓦样式。楼脊两端装有避邪瓦兽。门窗均为木质。多处院落门槛两侧摆有上面刻着寓意福、禄、寿、贞、祥之类图案的长方体或鼓状“门当”。门楣置有“户对”,有纱帽翅、宫廷大臣笏板等样式。门楣横板上彩绘才子、佳人、寿星、八仙等人物图案或松、竹、梅、荷、莲、藕、鹿、凤、喜鹊等吉祥花卉以及禽鸟、小兽(如松鼠、玉兔)图案。个别门楼两侧镂刻“天犬望月”图案。表现在门楼上的雕刻与彩绘均构思精妙、技法娴熟、线条流畅、色彩艳丽。其中,最典型的是是台建于民国十一年(1922)的一座院落。该院位于村中间。坐北面南。北楼上下两层各为五间。一楼室内通二楼处有木楼梯。楼顶临街处建有碉楼。墙体总高十八余米。1937年,一二九师32团一连连部驻扎该院。

王计更石楼院。始建于晚清时代。位于街中间路北。该院南北长11米,东西宽6米,北楼两层,上下各为五间。楼顶为拱尖扣瓦挑檐样式;东楼三间,西楼两间,均为一层尖顶瓦房样式。院子南侧五间为一层扣瓦挑檐样式。南楼顶部靠东建有碉楼。门楼横板上彩绘着松、竹 、梅、鹿等吉祥图案。门楣上装有“户对”。门下摆有青石鼓形“门当”;门两侧砖雕“天犬望月”图案。进门洞过道顶部建有砖木结构“腰棚”。整座石楼院古色古香。

王进忠宅院。位于村中间南侧。院落东西长13米,南北宽12米,均红石砌墙。北楼为两层七间尖顶扣瓦式建筑。室内置有木制楼梯。东、西厢房均尖顶扣瓦样式,各为三间,两头带夹道(俗称“峡头”)。南房七间为尖顶扣瓦样式。2015年,摄制电视剧《锦绣年华》时,该院即为主要取景地之一。

王硇村古代庙宇较多。位于红枫山顶的奶奶庙,亦称三霄元君庙。始建于明代。清朝、民国时期均有复修与扩建。位于村南山半坡的罗汉洞、村西白云山悬崖上的菩萨洞,均创建于明代。

三龙庙。位于村东。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五年(1706)。坐北面南。前有卷棚拜殿。主庙三间,青瓦起脊。内塑青、红、黄三尊龙神像。龙庙前有明代挖的一座蓄水池。

古代碑石主要有:官印山罗汉洞明朝弘治十六年(1439)建洞碑一通;菩萨洞内有明、清、民国碑石十几通,最早碑石为明朝崇祯七年(1634)修庙碑;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祖坟碑,上面载有王姓始祖至六世的传承谱序;清康熙四十五(1706)年《创建三龙庙》碑;清咸丰五年(1855)王姓家庙碑,该碑记载有王姓始祖来自四川成都两冈村字样;清光绪年间村民合立的“圣母庙护林告示碑”,该碑文中界定了护林范围“落顶山(今红枫山)北上至顶,下至路东,西山至岭”,并规定“其中柴草树木不许剪伐,只宜养”,还规定了对违犯规矩者的处罚办法,“若有故意犯者,夺镰刀、斧一柄,罚大钱五百;夺镢一把,罚大钱一千;如牛羊、如牧畜伤者,罚钱十千”。还有民国二十年(1931)竖立的“王树棠纪念碑”等。

王硇村与村民生活有关的文物有:石臼多个、石碾(俗称碾坊)12处、石磨(俗称磨房)18处、清代至民国时期建在石楼院的水窖13个。

另外,王硇村还有多处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遗址。如沙河县抗日高小旧址:四合院格局。东、西、南、北四个屋子全用石头垒墙、青瓦扣顶起脊。现已用作“王硇村红色文化教育展览馆”和“王硇村民俗、家风文化展览馆”。还有沙河县抗日独立营一连连部旧址、沙河县抗日交通站旧址、沙河县抗日高小教师住地旧址等。

王氏祠堂。位于进村路口。上下各为五间。一层为正殿。存有王姓列祖列宗牌位;上层五间为村史陈列馆。该祠堂存放有王姓家案卷轴,记载着王姓始祖至后裔24世人的名字。《王硇村志》记载有王硇村自明代至2014年的村庄沿革、自然地理、农林牧副、政治经济、民俗信仰、文化教育、民间传说、谚语、对联集锦等。《王硇家训》记载有清代、抗日战争时期及当代王硇村民自我约束和教育后代的“家规、家训”。《太行川寨—王硇》,重点介绍王硇村历史、风物、传说等,2011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烽火古石楼—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堡垒村王硇》,主要介绍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一二九师新十旅、抗日县政府、县独立营、抗日交通站、抗日高小等在村驻扎期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和故事,2014年由中共沙河市委党市研究室辑印。

街道与交通

王硇村现有四条进村路,其中村东、村西南(北盆水村及武安市境)均是四米宽水泥路;村西、村北各有一条山间小路。

村内有三条街,均东西走向。其中最长街道八百余米。还有10条小街,13条巷子,最长巷子长二百七十余米。该村没有直街,每条街或巷子间隔30~50米处即形成拐弯,酷似木匠使用的“拐尺”。据说,该建筑样式在古代冷兵器战争中,能起到躲防敌人射箭的作用。村内最有名的是“东南缺巷”。位于主街路北。形成于清朝中晚期。建筑在该巷的石楼均在东南方位留出三十至四十厘米不等的空间,形成“缺角”。据考,建房户当初按照古代建房“有钱难买东南缺”习俗,特意建成“东南缺巷”。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代步工具主要是驴、马、骡(俗称驮脚)。富人出行或青年结婚,有用轿子代步者。运输工具多为人挑、驴驮。至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70年代,运输工具仍是驴驮、人挑或用独轮车推等。20世纪80年代运输工具替换上排子车,代步工具有脚踏车(自行车);现在出行有摩托车、电动车、小轿车等。输运工具有各类卡车、装载车等。2013年,村内购置五辆旅游观光车,为王硇村发展旅游业增添一道亮丽风景。

生产与生活

王硇村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种植有小麦、玉米、谷子、黍子等。林果种植有苹果、柿子、核桃、山杏等。2010年,在村西白云山栽植二千五百余亩薄皮核桃树,现已全部挂果。

从前,人畜饮用水全凭旱池蓄积雨水维持,种田靠扁担挑水或牲畜拉水;庄稼生长靠天上降雨。2012年,在青龙山下打成深水机井后,部分农田变为水浇地耕播作业长期使用木柄铸铁犁具、旧式耩耧、耙、耢、砘子;收获用镰刀、镢头、铁镐、铁锨、竹耙等。1973年以来,用上柴油机和电动设备。现在,农田耕种使用小型拖拉机、小型播种机等;收获用收割机、脱粒机等。农业生产渐次进入半机械化、机械化时代。

王硇村有编制荆筐、荆蓝、荆篓等传统。荆编原料为当地产的野生荆条。将荆条沤制变柔软,再编织各类器具。无论编织何种器具,都需要将荆条先按经纬排成十字(俗称编排底子),再根据所编器物形状与大小,将底子上的经纬荆条分别向上折弯,用绳子绑牢,再将纬条相互穿插至封口,即完成一件精美作品。还有玉米皮编制的工艺品,如坐垫、提篮等;高粱秸秆编制的工艺品有筐、篮、篦子等;麦草编制的工艺品有草帽、坐垫、草席等。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塑料条编制工艺品,如塑料筐、篮等。这些手工艺品均表达着王硇村村民对生活的追求。

该村村民历来提倡节俭。从前,家中来了客人,多做面条、烙饼、炒鸡蛋待客,炒菜喝酒者较少。过红白事,熬制大锅菜、蒸馒头待客。王硇村的大锅菜制作年代久远,非常有名。其做法是:选用田间生长的新鲜蔬菜,如大白菜、冬瓜、南瓜、甘蓝、大葱等,配以红薯(学名甘薯)芡粉条、海带、豆腐(炸豆腐、白豆腐)、炸丸子、面酱炖猪肉等。然后把这些食材放入大铁锅,木柴火(旺火)熬熟。使用该法制作的大锅菜具有木柴香气,口感绵软,使人百吃不厌。

从前,王硇村村民多用土灶、烧柴、砂锅等做饭。居家摆设多为土炕、旧式衣柜、三连桌等。现在,多数村民用上电磁炉或煤气灶具。居家摆设有席梦思床、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电脑等;通信有固定电话、手提电话(手机)等。村民普遍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民间文化与艺术

王硇村民间文化与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清末民初,该村即有演唱平调、落子腔、扭秧歌等农民文化活动。1944年,该村成立了由30多人参加的落子剧团,经常走村串乡为群众演出,宣传抗日。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文化活动更加活跃。每年春节或庙会期间,文艺表演队、秧歌队、战鼓队都进行演出。2015年春节,王硇村表演队参加沙河市举办的“湡水欢歌”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时,表演的豫剧清唱《泪洒相思地》、快板《夸俺王硇新变化》等节目,受到观众和专家好评。

王硇村民间文学存量丰富。2000年,搜集整理出《红枫山》民间故事集,内容涉及民俗故事、宗教传说、自然景观传说、人物传说等二十余篇。 2011年,编印《太行川寨—王硇》时,再次收录民间故事十余篇。王硇村流传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主要有《金牛洞的传说》,讲述红枫山神牛磨金豆子及罗汉洞石罗汉的神话故事;《白莲坡的传说》,讲述村南白莲坡仙家庙的来历;《紫气洞的传说》,讲述红枫山紫气洞彭祖的传奇故事;《桃花女的传说》,讲述冀南一带旧式婚俗中出嫁女跨火盆、轿前绑“碰头肉”、轿顶扣筛子、倒坐门槛吃饺子、新娘进门撒草料等习俗的起因等。个个脍炙人口,流传久远。

四匹缯布织造术,是沙河市西部山区普遍遗存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明清时期,王硇村即有人织造四匹缯布。所织四匹缯布工艺繁杂,使用工具(设备)主要有轧花机、弹花机、纺花车、线拐子、抡线车、绞绞、络子、织布机、经布绳、经布棍、缯、梭等。工序有纺、染、浆、拐、缠、串、织等。产品种类主要有鸽子眼、大小点、枣花、宝莲灯、石榴大开花、仙女散花、蚂蚁上山等。1941年前后,王硇村留日学生王树楠发明的多轮多轴纺车,在支持抗战,为革命根据地纺织棉纱中发挥出巨大作用,被时人赞誉为“抗战纺车”。村里现存四匹缯布织造作坊多处。

民间剪纸,又称刻纸、剪窗花或剪画。王硇村民间剪纸的基本队伍是妇女。数百年来,剪纸是衡量该村女子是否心灵手巧的“女红艺术”。因此,剪纸也就成了女孩子从小就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一门手工技艺。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出自已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鱼虫鸟兽、亭桥楼阁等,以至达到随心所欲进行艺术创作的境界。传统剪纸工具主要有:剪刀、铅笔、宣纸、蜡盘、针和钱、染料或墨水、刷子、煤油灯或蜡烛、熨斗等。剪纸流程主要有印染纸张、烫印、制作模板、烟熏模板、堆垛、剪刀剪纸等。王硇村民间剪纸作品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构成寓意性极强的艺术画面。如《龙凤呈祥》《凤凰戏牡丹》象征婚姻美满,《刘海戏金蟾》象征爱情真挚,《柿子与如意》表示万事如意,《喜鹊登枝》表示喜事临门,《石榴捧莲》表示多子多福等。许多剪纸作品也用在日常生活中,如青年结婚时多在门前张贴“双喜”字剪纸;闺女出嫁的嫁妆上多用《鱼儿扑莲》《麒麟送子》《鸳鸯戏水》等大型剪纸覆盖,作为装点。

清代,王硇村即有刺绣工艺。开始为针绣,即选用白布或彩布,用绣花撑子将布绷展,先在布面上绘图案,再用绣花针穿引线按照图样刺绣。20世纪末,引入“十字绣”工艺,即选用带孔布料,用圆珠笔在布料上先绘图案,再用绣花针引彩线往孔中扎绣。“十字绣”作品多用作家庭用具装饰,也有绣制大型壁画者。

民俗与信仰

勤劳智慧的王硇人创造了丰富灿烂、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多集中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期间举办,表达人们驱邪消灾、企求平安、五谷丰登、吉祥和睦、人寿年丰等良好愿望。

明代,王硇村建村之初,这一带道教活动已十分兴旺。至清康熙年间,围绕王硇村四周建起红枫山奶奶庙、三龙庙等。其中最受百姓崇信的是“三霄娘娘”(亦称三霄奶奶)。村民认为红枫山是三霄娘娘的讲经道场,并认为“三霄娘娘”是“送子奶奶”。自古以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举办红枫山奶奶庙斋蘸大会。参加斋蘸的信众和游客主要来自沙河、南和、平乡、邢台、魏县、曲周、成安、临障、永年、武安和河南省安阳、内黄等地。人数最多时达上万人次。斋蘸仪式上,道士设蘸坛、步罡踏斗、画符掐咒、摆供品、诵道经和表演民间扇鼓舞、敲锣鼓、吹唢呐、扭秧歌等民间娱乐活动。2014年,红枫山奶奶庙被国家民族宗教事务局公布为道教公开活动场所。

佛教文化在王硇村也有着广泛影响。明代开凿出村南山上的罗汉洞和村西菩萨洞。罗汉洞内石雕十八尊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罗汉像和一尊如来佛像。菩萨洞内遗存十几通明、清时期重修碑刻。

这些依山傍水的佛教与道教活动场所,为当地宗教信仰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温暖土壤。道教和佛教文化的长期传播,又广泛深刻地影响了该村村民的思想和文化、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

在王硇村,还有着文化内涵丰厚的传统家规、家训等。清代家训多以“勤劳、节俭、忠义、守信”为主题。抗日战争期间,为号召村民子弟支持抗战,保家卫国,立有《抗战家训》。如《救国》一节写道“贼敌酋侵国土炮火连天,太行山疾风呼日昏月暗;小鬼子挺刺刀杀人无算,淫妇女掠财物烧我家园;好儿孙就应该冲杀前线,舍性命救民族一马当先!”《拥军》一节写道“八路军驻进咱石楼宅院,呼大爷唤大娘亲人一般;王硇人切莫要忘恩负义,在后方为抗战多做贡献;妇女们做军鞋多纺棉线,民兵队抬担架救护伤员。”这些家训在抗日战争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历史人物与事件

王硇村历史上曾涌现多名声闻全县的人物。其中最出名的是民国初年,担任过吉林省绥芬县、榆树县和直隶(今河北省)沙河县、成安县等地警务所(局)长的王棠。

王树棠,生于1884年。光绪末年,赴日本警监学校留学,毕业后先后任吉林省绥芬县、榆树县警察所长;民国初年任直隶成安县警察所长;1914年任沙河县警察所长;1919年在剿灭武安、永年一带土匪战斗中立下功勋。1924年,因带头抗拒官府向百姓催逼粮款而遭官府诬告,蒙冤受刑而死。时年40岁。

据民国本《沙河县志》记载:“民国时,原沙河县巡警局改称警察事务所。民国三年(1914),改警察事务所为警察所,警务长为警佐,县知事兼警察所长。是时,永年县属之白塔、刘固等村时有悍匪啸聚,知事汤铭彝为维持治安计,呈请调委任王树棠为沙河县警察所长。筹借富民巨款,购三八式马步枪一百五十余支,借用民有枪二十余支,设教练所,募退伍军人充当警士,壁垒一新,声威顿壮。民人剿匪卓有成效。沙河警务政颇有起色。十二年(1924),王树棠因事去职。是后,警察长官多用客籍,较前稍逊。”

在王硇村的历史名人中,还有国民党高级将领冯玉祥的卫队长王新畲,字紫峰,1896年出生,天津北洋法政大学毕业。1924年在兰州参加国民党冯玉祥队伍,先后担任冯玉祥贴身秘书、卫队长、专员等职。

王硇村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村庄。该村王中信,又名双京,1947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对敌作战中艰苦杀敌,能战能守。后跟随刘伯承、邓小平大军进军大西南。在巩固国防,建设云南中荣立甲等功。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于1950年11月13日授予王中信“为民立功”奖匾。牺牲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王江虎,参加过淮海战役,作战勇敢,被刘伯承、邓小平授予“人民勋臣”奖匾。至今,这些奖匾均有保存。

据《王硇村志》记载,抗日战争中,王硇村先后有王起栓、王立公、王记栓、王长春、王玘方、王喜定、王增和、王增廷、王又京、王立秀、王心华、王德奇、王米贵、刘兆堂等14人战死杀场,被命名为革命烈士。

另外,全国著名画家王鸿也是王硇村人。王鸿,又名王增勤,幼年酷爱美术。1938年参加革命。先后在抗日革命根据地晋冀鲁豫美术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学习。1940年8月参加百团大战。194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调工人日报社工作,历任美术组长、摄影部主任、编委、副总编、党委书记等职。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会员、黄山画会会员。其发明的“炭笔湿画法”深得蒋兆和、叶浅予、李可染等国内顶尖级美术大师赞赏。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画展和在《人民日报》《人民画报》《国画家》等大型报刊发表;出版有《王鸿炭笔风景写生画辑》《王鸿太行风情画集》《王鸿风景素描画册》等多部美术专著。1998年11月病逝于北京。河南省罗山县建有“王鸿纪念馆”。

王硇村地势险要,村内石楼建筑具有较强的战争防御特点。为此,抗战期间,日伪军都未敢贸然侵入王硇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