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 刚 || 韩森寨有座韩森坟

 作家董刚 2022-06-03 发布于陕西

韩森寨有座韩森坟

/董刚

韩森冢,我们都叫它韩森坟。刚来西安上班的时候,这是我们节假日常去的地方。

从经二路折而向北,步行不过500米,便可见一座高大的土山拔地而起,视之很是壮观,通往山上的羊肠鸟道陡峭却热闹非凡,一路都是熙来攘往购物的行人。这是因为上边有一个很大的市场,货物琳琅满目,种类齐全,而且价格便宜,深受周边市民的欢迎。我们上去主要是淘书。上边有好几家旧书摊,我曾在上边淘到几本《收获》,里面有皮皮的长篇小说《所谓先生》,印象深刻。

同行的同事告诉我,这座土山大有来头,它是一座坟墓,埋的是秦始皇的爷爷秦庄襄王。这令我大吃一惊,敬仰之心油然而生。后来方知秦庄襄王其实是秦始皇的父亲,就是那个在赵国为质的王孙异人。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立有石碑,上书:秦庄襄王墓。墓地位于韩森寨,故称韩森冢,而我们周边的人习惯称之为“韩森坟”。

其实,这儿是否真的就是秦庄襄王墓,并无定论。有人认为,韩信死后便埋在城东,韩森冢其实就是“韩信冢”的谐音。当地人的传说中,韩森是秦时当地一位名医,深受百姓的爱戴,死后葬于此。但从韩森坟的封土来看,墓主人肯定是王侯级别,不会因为老百姓的意愿而筑建,所以这一说法不可信。还有人说,这是“皇孙冢”,指的是汉武帝时期受巫蛊之祸自杀的太子刘据的儿子刘进之墓。刘据死后,刘进也被杀害,刘进的儿子刘病己后来阴差阳错当了皇帝,也就是汉宣帝刘询,将刘进重新安葬于此,当时称之为“皇孙冢”,后世讹传为“韩森冢”。

2011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韩森冢进行探测,基本断定这是一座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的陵墓。除了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之外,秦国其他君主都已发现确切的埋葬地,因此,墓主人是这两个人的可能性较大。究竟是哪一位秦王或者王族的大墓,目前还是没有确切的答案。

当地老人讲,韩森坟称得上是西安的制高点。此地在秦汉时期便有村庄,明朝时曾在此屯军,故称“寨”。1921年,陕西督军陈树藩被免职却拒绝交出地盘,冯玉祥奉命来讨连战连捷,逼近西安,在韩森坟上架起大炮向陈部攻击。1926年,二虎守长安,围城的河南军阀刘镇华也将其炮兵部队设在韩森坟攻击城内。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负隅顽抗,在韩森坟建筑了牢固的防御工事,东西南北四面都设有圆形的碉堡,碉堡有暗道通往韩森坟的中心。在碉堡的外围,绕着韩森坟挖了一大圈深深的壕沟。直到五十年代,附近居民在碉堡及其周围经常可以捡到左轮手枪的残件,生锈的枪用刺刀,手榴弹弹壳,子弹及弹夹,皮制的军用枪套,还有死人的头骨骷髅。

那时候的年轻人谈恋爱,不上韩森坟。因为太荒凉,杂木丛生,有蓄意野合之嫌。年轻人谈情说爱经常去一条偏僻的街道,也就是幸福路,准确地说是幸福北路。韩森坟上的活跃分子是那些小学生,他们借这儿的地形玩打仗的游戏。后来他们不敢去了,因为在四周的壕沟里发现了好几具被杀害的男女小学生的尸体。原来是华山厂一位信奉迷信的职工,听说喝童男童女的血能够治愈他的痨病,就用当时孩子们喜欢的零食(炒黄豆)诱骗他们到自己家,捆起来用刀子割开动脉采血,然后在夜里将尸体抛在沟底。吓坏了的孩子们少见地听大人的话,再也不敢到那儿玩耍了。

如今的韩森坟,已处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的包围之中,但仔细看就会发现,真正的高点还是这座韩森坟,置身其上,往东远眺,高低起伏的白鹿原格外清晰。韩森坟在这座黄土原上已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霜,其形质依然清晰可辨,高大雄伟。

董刚 202263日星期五

参考资料:

1、FM91.6  长安处处有故事

2、Zhangsanshi211  西安东郊的地标—韩森冢

作者简介:

    董刚,陕西合阳百良镇莘村人。2002年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现为西安市东方中学高中教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陕西散文学会会员,渭南作家协会会员,西安高新作协会员,合阳作协理事。在《长江文艺》《延河》《陕西文学》《华文月刊》《西部散文选刊》《文化艺术报》《西安晚报》《教师报》等报纸杂志及《文学陕军》《中国作家网》《中国报道》等文学平台发表小说、散文、评论、诗词歌赋等二百多万字,出版个人文集《一路艰辛是寻常》。


购买《一路艰辛是寻常》,可在京东、淘宝等平台下单,如需签名请扫码加作者微信直接购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