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新成语故事--万事开头难

 新用户3951uudG 2022-06-03 发布于河南

万事开头难

我是1990年从我县第一高级中学毕业后进入洛阳市商业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是洛阳市商业局,是个中专的学历,俗称大中专,意思是从高中去的学生,学制两年。

学的专业叫物价,那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就是后来一段时间去商场买东西,还标注的有物价员,现在已经彻底的进入了历史的舞台。

除了物价之外,还学习会计知识,商校吗?自然只学商业会计(后来已经不分行业了),和会计专业开设许多会计课程不一样,教我们的会计老师是原来我们学校毕业的,后在兰州商学院进修了,刚好不知道为嘛有事情,就从别的学校借来了个老老师,讲的慢的给蜗牛样,半年下来才讲了个开头,最后记不清怎样就糊里糊涂的就考试过了。


那时还学的是增减记账法,当摇头晃脑的老教师给我们讲“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时候,我怎么也没有印象,记得晚上上自习做分录,写成单分录,也不好意思问同学。

糊里糊涂毕业的时候,邓公的南巡谈话已经发表。物价局当局长的我的老乡就建议我去审计上,局是进不去的,父亲费了好大事算进了下属的事务所,那时上级要求发展中介行业,也算是官办的。

当时的领导曾问我的父亲,有什么特长,父亲就说算盘打的不错,学的不是会计专业,有什么说?就让我找本书学学,我的老乡就给我了一本他们的培训教材,说抽样审计比较难,我的母亲也问我能看懂不能。


上了中专想着从此与学习绝缘了,到了业务单位才知道不行,那时还流行自考,于是报个会计大专。

配合国家的改革,1993年国家发布了“两则两制”,在老先生们的指引下,抱着《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一个科目一个科目的学习。

但还是理解不透,去单位看账,派的工作就是翻凭证,看着人家嘴角喷沫的热烈讨论问题,只有倾听的份,而且往往听不懂。

觉得这玩意比较高深,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如今想来,好像开车),听一个外行的人说,审计局的人就是能,一看就能看出问题。

等大专文凭拿到手,事务所脱钩改制也提到了日程上,于是就失业了。

咱不是那种做生意或打外交的料子,没有工作天似乎就塌了,既然走到了这一步,别的没什么干,还得干会计,就想取得注册会计师证。

这玩意不多,就是因为没有这样的人我们才失业的。五门,五年考完,第一年有点不服气,这玩意有咋难,也有点试试的心理,考了三门,一门也没过。

服气了。

第二年,一下报了五门,9月份考试,从公历的元旦开始,除了大年初一休息了一天外,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就整天抱着书本,到最后的半月时间,心里起急,但还得强迫自己。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果按平均算,也可以及格,栽在最难的《会计》和《财务管理》,一少部分也怨自己没有在企业里实际操作过。

第三年《会计》还是没有过,已经有点失去信心了,同时考的一个人《财务管理》可以得76的高分,有点怀疑是不是要在这里打住车,考注会半途而废的大有人在。

谢天谢地,终于在第四年过了。突然再回过头来看会计,真的不是很难,又过了两年考会计师,只看了没一个月书,也没看完,三门门门都是七十多分。

现在我就坐在那里,给那些考会计师的人侃侃而谈,看着他们佩服的表情,我怡然自得、沾沾自喜。有时听了他们的话,我就说:你理解就是错误的。

是的,万事开头难,当你懂得时,就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