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一鸣一张餐巾纸拿到百万美元投资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魏方超老师 2022-06-03 发布于北京


本文节选自《创业融资炼金术》

投资根本上是投的优秀人才和团队,项目其实是其次的。

那你说什么是优秀?什么样的人才和团队算得上优秀?这个不是数学题,很难用数字体现。

就好比很多公司招人的时候要限制985或者211,这个真不是为了限制,只是为了提升招到优秀人才的概率。是一个概率角度的考量。但是即便你不是名校毕业,甚至没有读过大学,但你能拿出证据证明自己很优秀,你看这些公司要不要你。

同样的道理,从投资人角度而言,如果你是:

——名校毕业,加分项;比如美团的王兴。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之后在美国读了一个计算机博士。王兴之前的创业不是很成功,直到2010年开始在“百团大战”中抢到了一杯羹,这个名校毕业、海归背景的连续创业者,成为投资人眼中典型的香饽饽。

——大厂多年工作经验,级别比较高,加分项;比如滴滴的程维。程维学校一般,北京化工大学,但他在阿里巴巴的工作很成功,是当时阿里巴巴B2B部门最年轻的区域经理,离职创业之前担任支付宝B2C事业部副总经理。他的天使投资人王刚跟他是阿里的同事。

——有过成功的创业经历或项目经验,加分项;比如字节跳动的张一鸣。为什么张一鸣用一张餐巾纸就拿到了SIG海纳亚洲王琼的投资?因为这里面有几个关键因素,也是大众不太知情的地方:

1)王琼和张一鸣是老相识。他们在2007年就认识了,那时张一鸣是酷讯工程师。酷讯这家公司虽然不怎么成功,但这家公司出来一大批牛人,除了张一鸣,还有唱吧的陈华、梅花创投的吴世春,还有10多家公司的创始人。

2)张一鸣在创办今日头条之前,还创办过垂直房产搜索引擎“九九房”,是当时房产类应用的第一名。他在信息推荐领域有很深的积累。

3)张一鸣是南开大学毕业,还在微软干过一段时间。

以上因素汇总一下,名校毕业、在大厂干过,有过成功的创业经历,你又跟他很熟悉,请问,你是投资人的话你会不会投资这个人?别说拿一张餐巾纸,哪怕只是嘴上说说,你也会投的。

这才是张一鸣用一张餐巾纸拿到投资的原因。

——商业计划书思路清晰,正中投资者偏好,加分项;比如马云。

都说马云用6分钟时间说服孙正义投资2000万美元,其实太夸张了。

孙正义在中国的基金是委托给UT斯达康团队做的。趁孙正义来开会,UT斯达康把当时中国互联网公司都邀请了过去,马云、新浪王志东、网易丁磊等。每个项目都给了6分钟时间。虽然马云得到孙正义初步认可,但双方并没有当场达成投资,后来又谈了好几轮。

孙正义当时对电商很感兴趣,除了马云,还要投资另外一家电商企业“实华开”,投资金额3500万美元。尽管UT斯达康团队强烈反对,孙正义最终还是给了实华开500万美元。

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什么呢?

一,不要被投资神话吓住,你成功了之后,你也可以给自己编造神话故事;

二,投资人的风格是多样的,如果你遇到一个对口味的投资人,拿到投资是很容易的。

——团队齐整,背景匹配,加分项;比如小米。

雷军是个创业老手,也是一个投资老手,他在小米创业的时候是很有章法的,一开始就花大力气组建了非常牛的手机团队,有微软和谷歌的软件工程师,有高校工业设计教授,有中国第一代UI设计师。早期投资人对创始人、创始团队是很看重的,所以同样是做手机,雷军拿投资就比罗老师拿投资顺利的多。

所以创业者们,看一看你有没有以上这些加分项,如果都没有或者不是很突出,那就老老实实把产品做好,把营收搞上去。

即便你都有,那也要记住:优秀的数据才是真正靠谱的腰杆子。

一旦你自己腰杆子硬了,你看有没有投资机构投你。不但可以投资你,你还有能力讨价还价。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