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运昌的职务排名,曾在萧劲光大将之上,为何1955年却没有军衔?

 风临酒把2 2022-06-03 发布于江西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921期。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实力最强的野战军,当属黑土地孕育出来的四野。四野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48年1月东野正式成立。而在东野之前,名称为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自治军。身为自治军副司令之一的萧劲光,在1955年被评为开国大将军衔,吕正操则是开国上将。不过当时有一位副司令,排位比萧劲光要高,却没有参与1955年的授衔,此人就是李运昌。

李运昌的职务排名,曾在萧劲光大将之上,为何1955年却没有军衔?

其实要比较早期的革命履历,李运昌是不如萧劲光的。在抗战时期,萧劲光曾经出任过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红军时则是军团级的干部,这都不是李运昌能够比拟的。李运昌甚至没有参加过长征,长期在北方地区工作,东北人民自治军成立之前,他曾是冀热辽军区司令员,领导冀东的武装斗争,论职务和地位,在去东北之前不及萧劲光。

李运昌的职务排名,曾在萧劲光大将之上,为何1955年却没有军衔?

那为什么东北人民自治军建立后,他能够高居第二副司令职务,比萧劲光的排位还高呢?主要是因为李运昌有兵权。众所周知,抗战后期国军和我军都没有主力部队在东北区域,1945年下半年双方向东北进军。冀热辽军区距离东北距离比较近,是中央点名要派兵过去的军区。著名的“曾克林出关”,就是其中写照。

李运昌的职务排名,曾在萧劲光大将之上,为何1955年却没有军衔?

曾克林将军是李运昌在冀热辽军区时的下属。刚到东北时曾克林非常能干,连征兵带改编,竟然短时间内发展起近8万人的新部队,成了东北我军的早期骨干,深得中央的重视和信赖。但是曾克林的级别不够,作为东北解放军的重要一支,李运昌才是最好的代表,所以他成了人民自治军的副司令员,无论是权力地位都非常突出。这个时候他比萧劲光的排名略高,是在情理之中的。萧劲光尽管资历出众,但是东北建军早期,他没有李运昌那样大的实权。

李运昌的职务排名,曾在萧劲光大将之上,为何1955年却没有军衔?

事实上在后来的开国大将里面,不光萧劲光,黄克诚1945年末的职务也不如李运昌。黄克诚指挥新四军3万余人进入东北后,指挥兵力是不及李运昌的。当然就所辖部队的实际战斗力而言另当别论,下面我们会讲。

李运昌的职务排名,曾在萧劲光大将之上,为何1955年却没有军衔?

李运昌、曾克林所部,多为新征召的兵员,有一些还是东北伪政权时期改编而来的军警。而且在东北建军初期,就部队建设、武器分配问题上,李运昌等人曾经和后来的四野统帅发生过争执,司令部中一些干部对冀热辽的同志产生了误解,认为他们存在“山头主义”,没有把精良的武器留给后续到达的主力部队,而是分给了新兵,不注意维护团结。而大量新兵的战斗力又不强,导致在与国民党军的早期作战当中,东北我军节节失利,这给李运昌的前途蒙上了阴影。

李运昌的职务排名,曾在萧劲光大将之上,为何1955年却没有军衔?

所以在1946年,东北人民自治军改为东北民主联军后,李运昌就不再担任副司令职务了,而且被调离了东北战区。在1949年后,李运昌不挂任何军职,因为个人的发展脉络,他在1955年没有获得参加授衔的机会。可以预见的是,即便参加授衔,李运昌也很难获得大将级别的军衔,这是与解放战争当中的表现、战功战绩实际挂钩的。

李运昌的职务排名,曾在萧劲光大将之上,为何1955年却没有军衔?

李运昌同志在新中国的最高职务是正部级,距离在东北建军早期时的同事萧劲光、吕正操等人都有差距,后两人都官至副国级。尽管如此,李运昌对于中国革命尤其是东北解放军建设的贡献,仍然是不可磨灭的,他活到了百岁高龄,在2008年病逝。

李运昌的职务排名,曾在萧劲光大将之上,为何1955年却没有军衔?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