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三虎医案——发热性甲状腺结节伴肾囊肿

 火帝养生_WSH 2022-06-03 发布于云南
宋xx,女,71岁,柳州人。2012年7月17日,主诉:发热3月余不退。近曾在某三甲医院住院21天,未明确原因。其后又经某中医治疗1月未效,因见报刊报道我招收徒弟的消息而求诊。除体温37.3℃外,无其他自觉症状。二便调,纳寐可。面黄声低,舌暗红,苔白腻,舌下紫脉怒张,脉弱。SPECT:结节性甲状腺肿。左叶“凉”结节样病灶2.10×1.24cm,右叶“温”结节样病灶3.08×1.65cm。B超:左肾囊肿1.8×1.7cm。    
治疗过程:初诊以气虚血瘀立法,以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升麻9克,陈皮5克,柴胡12克,当归12克,炙甘草12克,水蛭12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丹参12克,远志6克,浙贝母15克,土贝母15克,猫爪草12克。三剂,水煎服,日一剂。    
患者服药后发热减轻,体温多在37.1~37.2 ℃,有恶心欲吐感,但能强忍,余无不适。且自身觉得舒适,向愈倾向明显。第5诊考虑呕恶感与水蛭有关,乃减水蛭量为10克,即舒。自就诊于余,经中医药治疗以来,其本人记录发热天数如下:8月份27天,9月份17天,10月份15天,11月份9天,12月份4天。2013年起体温一直正常。继续按上法调理,以图对甲状腺结节和肾囊肿之治疗。    
2014年4月27日第50诊时,加郁金12克。2014年12月13日第100诊,主诉:胸闷心悸,失眠乏力半月,与劳累有关。舌略红,苔白厚,少津,脉寸滑尺弱。证属年老体弱,胸阳不展,痰浊痹阻,心火上炎,阴液已伤,中气未复。换方换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味:瓜蒌皮30克,薤白12克,半夏12克,葛根30克,防风10克,丹参30克,黄精15克,苍术12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党参30克,黄芪40克,当归12克,炙甘草30克,麦冬12克,生地黄15克,柴胡12克,瓦楞子20克,浙贝母12克,白芥子12克,瞿麦15克,黄连6克。    
间断来诊,守上方服用约五十剂,治疗至2015年6月21日第110诊,当年该期学徒即将出师之际,该患者前来报喜:近日体检扫描,甲状腺右叶仅见有0.6×0.4cm不均匀回声,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双肾则未见异常,且诸症消退,因而停药观察,并嘱注意饮食起居调理。    
按语:此患者乃知书达理之人,个人记录非常仔细,病历也很完整。该人也,病不算太大,药不算太少,费时不算太短,效果不算太好,但患者却感恩报德异于常,赞许有加,实为我之幸也。    
袁炳胜按:本案患者,无外感之因、无恶风恶寒之状,不是表证之发热;发热3月,余无他症;面黄声低、舌苔白腻而脉弱,中气不足,湿郁内阻可征;又有舌下紫脉怒张、甲状腺结节样变、肾囊肿等病位固定、有形之变,瘀、湿痰腻滞明确无疑;且虽见发热,体温不高;舌、脉、证无其他阳热病象,用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合通络活血(桃仁红花、丹参水蛭)、化痰散结(远志浙贝、土贝母、猫爪草),兼顾标本,调其虚实,治之获效。继则坚守其法,经服药5月余而无形之热退;但考虑其有形之变,生于气虚血瘀湿痰之滞,非短时间所能彻除其根,故仍以前法继进,而情况继续好转。后因高龄,元气渐衰及劳累伤耗所致,出现痰浊痹阻,出现胸阳不展之象,因去水蛭、桃仁、红花,合瓜蒌薤白半夏汤而加防风、白芥子、苍术、黄精、茯苓(合二陈汤意)、黄连、麦冬等,谨守病机,新病旧病同治,不仅所有自觉症状消除,且胸痹既愈,肾部扫描也没有异常发现,结节性甲状腺肿也消除五分之四,未见血流信号。本案可为学者师法者:善治虚,能守法。实证易治,其效也速;本病有形之实(痰湿、瘀血;结节、囊肿)实生于虚者,故本病以虚为本;若不能守补中益气其法,恐终难获愈,即时后因高龄劳累,发胸痹之症,亦守大法而不易。此非学有主宰、临证胸中有定见者难能为之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