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龙虎论女娲补天之16 用一个粽子,包容种种变化。

 是真龙虎有风云 2022-06-03 发布于河南

大家好,我是是真龙虎有风云,今天我们聊聊端午节吃粽子的那些事。人们在端午节期间吃的粽子,是端午节最为核心的元素。每逢端午,南北方粽子的甜咸之争就会风起云涌。其实除了甜咸之别以外,粽子早已融入各个地方的饮食文化中。用一个粽子,包容种种变化。

    这个时候,美阳狗摆摆尾巴问道,那粽子为什么要用糯米呢。端午节是个社会的民俗节日,不光在理论上谈论阴阳,更注重人情冷暧。普通的大米小米之类的,煮熟放凉之后就会发干发硬,难以下咽。而相反,不管世态炎凉,作为糯米,无论环境如何变化,热的,冷的,仍然柔软可人,保持美味的状态来充饥解馋。选择大于努力。

        那美阳狗继续打破沙锅问到底,那为什么粽子要包成三角形状,棱角分明呢。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五月初是小麦收获的季节,收获嘛总是大快人心,让人欢欣雀跃。这时人们就会需要赋予粽子祭祀的功能(在物资相对匮乏的环境下,糯米的价值价格相对比普通的大米要高),感谢上天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三角形源于对牛角的模仿;牛角是古人崇拜的灵物,用于对天地鬼神的沟通。

     当然,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三角粽包起来相对简单一些,根据粽叶的形状特点,只要把两片粽叶叠加在一起,然后底部卷成一个锥形,把馅料塞进去之后,把上面盖好。然后把两边折进去,用绳子一裹,这样一个三角粽就出来了。最初的本意,或许只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关注是真龙虎有风云,一起参悟国学经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