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延安杯”第六届《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雾中的庐山|周乐凯

 国际诗歌网 2022-06-04 发布于江西


雾中的庐山

周乐凯


1959年6月,伟人毛泽东登上襟江带湖的庐山顶峰,以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为庐山留下一首豪放之歌:
(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庐山,又名匡庐、以雄、奇,险、秀著称于世;庐山的云雾因变幻莫测而闻名天下。远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庐山由此而得名。古往今来提起庐山常常把它和云雾联系在一起;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
 
辛丑仲春,久仰的庐山终于映现在我面前。乘车盘旋在陡峭的山路上,透过车窗惟见远山如黛,接天的白雾交融成滚滚的云团;茫茫云雾形成浪滚潮涌的云海,如朵如絮,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恍惚间好似天上的瑶池飘落到人间。

穿行于若隐若现的巍巍群山中,大文豪苏轼的名诗《题庐山西林壁》油然浮现在眼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诗是对庐山云雾最好的写照;据记载,庐山一年中有近200天与云雾朝夕相处。

庐山就字的本意讲是适宜修建房舍的地方。缘于此,庐山布满名人别墅;其中以“美庐”最为著名。美庐是一栋两层建筑,主要由木、石构成;它背靠庐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坐北朝南、面对庐山牯岭镇唯一的河流“长冲河”, 背山面水,极符合中国人传统的风水学说。

此处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都入住过的石质别墅,现在的门牌号
是“河东路180号”。

蒋介石、宋宋美龄二人在这里生活了20余年;美庐是他们的“夏都”行宫,俨然是南京政府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走进室内,看到当年的陈设充满历史感,它们无言地讲述着蒋介石、宋美龄在美庐的故事。

1946年马歇尔八次上庐山调解国共冲突,都是在美庐会议室进行的。

1948年蒋介石预感到国民政府即将垮台,在亭院的一块大卧石上写下了“美庐”;既暗合了“宋美龄”的名字也带着蒋某人对此处深深地眷恋,“美庐”二字永远凝固在了庐山。
 
1959年,毛泽东主席上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就住在美庐别墅,毛主席第一次跨进美庐时用幽默而自豪的家乡话说道:“委座,久违了,我来了!”然后,在院子里转了好几圈才上楼休息,这对国民党蒋介石是极大地蔑视、讽刺!随后毛主席听到叮当的凿石声,当即出来;看到石工正在凿蒋介石写的美庐二字,立刻加以制止!毛主席说:“这是历史的印记,永远不可否认蒋介石在此住过!”美庐二字才保存至今。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惬意地徜徉于庐山美景之中;遥望具有独特风格的含鄱口,处在庐山东麓含鄱岭中央。含鄱口是我最喜欢的景观。它神气活现地横亘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间,势如奔马,又宛如游龙;那雄奇的山势似乎张着大口欲鲸吞鄱阳湖似的,含鄱口也因此而得名。
明代诗人“方丈”在《含鄱岭至太乙峰》诗中写道:“千里鄱湖一岭函”,含鄱口的奇妙就在于一个“函”字造成的气势。
在含鄱口广阔的视野中,凸显着不同的美;云雾与波涛相互辉映、又相互连接成为一体,幻妙与旷达是这里的精妙所在。
自含鄱岭向南观望有一座石牌坊,四柱三门,牌坊中央镌有“含鄱口”三字,左右分别刻有“湖光”、“山色”四字。
 

越过牌坊顺山脊望去,一伞形圆亭,红柱绿瓦精致漂亮,名含鄱亭。登上含鄱亭,极目四顾,但见鄱阳湖云雾浓浓、莽莽苍苍……。当你正惬意地欣赏着鄱阳湖风光;霎时间,变幻莫测的云雾从湖中缓缓升起;转而变成白絮,四处皆是白茫茫的,人在雾中行,似乎进入了仙境。明代诗人王世懋描述道:“苍虬绛节度峥嵘,下界微茫勺水明。最爱他山云似絮,不知身在絮中行。” 这里的景观“藏”、“露”结合,显得格外和谐自然。漫步在岭脊上,北可望五老峰,东可俯瞰鄱阳湖,南可眺望汉阳峰,西可观庐山植物园,这大概就是含鄱口游人趋之若鹜的原因吧。沿崎岖陡峭的山路徒步攀缘前行,一圆形石门醒目地凸显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圆门上方刻有“仙人洞”三字。左右配对联:“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

入圆门见一巨石横卧山中,宛若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石上一株苍松名石松;根须裸露,且傲然挺立千百年不倒,彰显庐山松特有的坚韧性格,堪称庐山一奇景。
 
顺石径小路逶迤而下,只见如刀削般陡峭的苍翠崖壁间一洞穴豁然中开,丝丝云雾飘飘然游离于山洞内外;这便是举世闻名真正意义上的仙人洞。洞高大约7米,深约14米。仙人洞充满神奇色彩,蕴含诸多神话故事;最美妙的传说是唐朝吕洞宾在此修炼成仙,因而吕洞宾塑像置放洞中央。洞后方的天然泉井,汩汩然流淌着清澈的泉水。洞壁褶皱,横斜错落,清晰地记载着仙人洞漫长的岁月。伫立洞前极目远眺:奇岩竞秀、宛如浑然天成的美丽图画,众多山泉汇集成的“白练”一泄千丈;在此,我蓦然想李白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庐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古老的庐山记载着中华先贤悠久的历史,见证了新中国的往事。庐山得以有雾的滋润才披上湿湿的绿、沁出淡淡的香,雾中的庐山雄奇!壮美! 

作者简介

周乐凯,天津人,爱好文学写作,2015年至今在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李逸津老师指导下写作,作品发表于《东方散文》、《散文福地》、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孔子学院”杂志,并收录在全国优秀散文集中。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

2022“延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六届文学大赛征稿通知

《华人文学》杂志征稿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黄会容    陈立琛    陈锦绵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周嘉琪    涂作武    侰丽恰母泰国)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美国分会会长 马梦瑶

 泰国曼谷分会会长 侰丽恰母

 桂林分会会长 何兰青

  九江分会会长 柳守猛


  执行编辑:丁红梅   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法律顾问:戴    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