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刀尖上的精灵

 addlss 2022-06-04 发布于浙江


五毒辟邪图

又是一年端午,《奉天通志》载:“盖五月属午,五日为端午,二午相属为火旺之相,过旺则为毒……”

五月五日即所谓端午,时在春末夏初的转变时刻,还寒乍暖,百虫蠢动,疾疫流行,故要祛毒避瘟,燃艾饮雄黄。甚至有些地方的习俗,是迎五毒而以之避瘟、祛毒,取以毒而攻毒之意。

  

我创作《五毒》的灵感,便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端午节迎“五毒”赶瘟疫,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习俗。

传说中的“五毒”是指五种动物,它们分别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九:“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

古语云:“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祛瘟疫。”

所以五月被认为是“祛毒月”、“祛恶月”。因为这时候天气越来越热,雨水渐渐增多,人们很容易生病,自然界的许多昆虫也都出来活动。人们把五月初五定“以毒攻毒”驱赶瘟疫的日子,民间便流传了许多悬挂五毒图、喝五毒酒等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

我选择这一传统题材主要想通过复刻这五种动物借以传承这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知道并了解古代端午节特殊的文化习俗。

为此我采用“中国四大名石”中的巴林石作为创作材料,根据自然界这五种动物的自然颜色特别精心挑选了五块俏色(俏色是指原生态自带色彩反差的特殊石头)巴林石,用了一年的时间雕刻而成。

雕刻·生活·爱

张八十

夜深了问自己,人生那短短三万天的华年,匆匆而过,能留下什么又有哪些终将逝去。忙忙碌碌的每天,像时间偷了沙漏、冰轮赶走了日光。

有人用画笔描绘沧桑,记录着时间,有人用音符摩挲大地,拨动着岁月。

早茶过后整理好一天的思绪,开始了刻刀和玉石的碰撞。

手里的刻刀不禁多雕了几下,一块块看似不起眼的石头来到身边,她们来自远古上亿年的融合、崩裂、而后孕育出艳丽的色彩,那变化似有无穷大也无尽多,有时候一个作品的完成需要依据石头的变化设计数十遍,因为总想到更好的构思,总怕已有的设计对不起她一万年的沉淀,一遍遍的修改、一层层剥开她最美丽的内核,赋予她存在应有的价值,不负此生。

漫步人生路

创作于2017年

材质:巴林金银冻石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霓裳。

就像工作室栖居的各类小生灵,累了,就用一晌看一只蜗牛的爬行,去思考她的思考,她背负着“房贷”一定不如鼻涕虫那样自由自在。烦了,就静静地仰观一位蝎子母亲的生产,去聆听初为人母的苦衷……当窥见小蝎子晶莹剔透的小身躯上顶着两只如针尖大小的黑漆漆的小眼睛时,你会感叹生命最初的美好,去细品,那敏感易怒的蝎子母亲和那窸窸窣窣挤在母亲背上一团小蝎,看她们享受阳光和安宁。

静下来才知道原来可以把一只蟾蜍喂养成一只狗,用筷子夹面包虫还未送到嘴边她就跳起来“空接”,虫小了她没塞牙缝,虫太大了她噎住翻起白眼,用爪子捋着喉咙往下使劲儿送,一只抢了另一只的美食,那个“loser”竟然一口叼住那只嘴快的头惩罚她几秒……原来蟾性也这样有趣,世上的万物原来如此有爱。

工作室工具墙

虽然封闭了脚步但是尘封不了心的飞翔,在工作室里也能享受优雅和宁静,创作之余,沏一杯茶,焚一缕香,放一段轻音乐,看一看窗外慵懒的阳光,品一品杯中淡淡的茶香,则是最惬意的时光。

心花盛开,清风自来,逍遥世外,无限精彩。那颗质朴、丰盈、纯净且热情的心,永远自由……

蟾语

《蟾语》材质:巴林石巧色福黄冻石

创作于2016年。

一个盘坐在树根上思考人生的蟾,静如止水的悟。

百毒不侵

材质:巴林紫云石尺寸:35*25*15

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九:“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

蛇乃众毒物之首,选材紫云石是利用天然颜色的差异,将这条蛇设计为一条黑花蛇,巧妙地将原石的白色俏色于蛇的眼睑、尾部顶端及蛇芯上,响尾蛇发出声响在尾部,是蛇之亮点,但尾部高翘后极易断裂是雕刻的难点,蛇尾凌空跃起,蛇芯拉长镂细,吐出口外,在险象环生中让这条蛇灵动起来。又在蛇身上雕出两万多片鳞片,片片细雕抛光……一条蛇颈低挺、目露凶光、伺机进攻猎物的“响尾蛇”跃然眼前。

材质:俏色巴林左旗蓝星冻石

蓝色的海龟,归回蓝色的大海,似燕归巢,似鱼沉水,似龙入渊……

玄龟

材质:墨玉独石

《山海经》云:北方有沧海,沧海生玄龟,玄龟吐真气,真气化神水,神水生气韵,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虺尾,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材质:俏色巴林冻石

猎,放猎逐禽也。——《说文》

它志在必得,而它畏缩的腿脚却逃不出一个明天……

老伴

材质:巴林石红花冻石尺寸:35*25*18

我刻画了老两口金婚一甲子,夕阳西下中老汉拉着悠扬的二胡陶醉其中,老太太为老汉纳鞋底饱含深情的看着老汉,似乎怎么也看不够看不腻,二人经历多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如此和谐如此相爱,我以刀代笔着重刻画这样生活中的细节和他们彼此的点点滴滴,那粗矮的板凳,那破了洞的脚趾,那地包天露出的板牙,这一切一切其乐融融的生活情景是现当今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美丽。

望月

望月材质:翡翠尺寸:35*25*40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木雕陆龟

黄金庇护

材质:巴林金银冻石尺寸:18*10*8CM

创作于2018年。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壁虎又叫做“天龙”壁虎擅长飞檐走壁,被视为可以降妖除魔、旺家兴财的吉祥物代表,而且“壁虎”的谐音也有跟“避祸”和“庇护”等同,所以壁虎也有“庇护迎福”的美好寓意。

吼清风

材质:巴林粉冻石

涓涓寒脉穿云过,湛湛清波映日红

声摇夜雨闻幽谷,彩发朝霞眩太空。

千仞浪飞喷碎玉,一泓水响吼清风。

流归万顷烟波去,鸥鹭相忘没钓逢。

最美

材质:巴林粉冻石

尺寸:8*5*5CM

婴儿初生那温热的肌肤、嘤嘤的啼哭、那一颦一笑的时刻最美

父母初为双亲那幸福的喜悦、未来的憧憬、充满期待的每天,此时此刻的一切都是最美……

李白拜月

材质:巴林石桃花冻石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坐看云起时

材质:巴林石芙蓉冻石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渴望

材质:小叶紫檀

2020年创作

这是我饲养的一只仓鼠,有一天我给她喂食打开笼子封盖之后,我转身去拿鼠粮,回过头来就看见这小家伙两个小爪子奋力地扒着盒子的边缘,正努力的想“越狱”我觉得这个动态特别自然可爱,就用小叶的边角料给她造了个像,记录小仓鼠奋力拼搏去争取属于自己自由的故事……

禅·蟾

材质:绿松石

创作于2019年。

是我选用一块绿松石精雕而成的一个手把件,完成后又在蟾蜍的瞳孔处镶嵌了黑玛瑙石让整个蟾看起来炯炯有神,就好像一个僧人在夜深十分打坐冥想参悟到了真谛斗转乾坤。

国色天香

材质:寿山芙蓉冻石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奋游

材质:巴林红花冻石

创作于2016年。

取材于自然界中的弹涂鱼

弹涂鱼一生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瞪大眼睛怒吼、奋游、旋转、跳跃,像极了奋斗的人。

路路通

材质:巴林福黄石

暴雨歇时江水洪,

驳船停渡远向东。

彩虹忽起林荫畔,

决上云端路路通。

大权在握

材质:巴林福黄石

创作于2018年。

蟹钳是螃蟹的拳头谐音大权,与商人而言手里有钳(钱),与入世而言大权在握。

前(钱)途无量

蟹钳于胸前佩戴,钳,谐音:前、钱。意于前途无量,勇往直前。

龙牙绿松石

名家点评:

当前传统玉石雕艺术的发展现状主要有两大方面的现象影响石雕艺术的整体水平,使得我们的创作人员放弃了梦想与追求,沦为追逐名利与财富的奴隶,即:注重原材料的贵重而忽略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以材料的贵重程度决定作品的价格;创作题材过分的迎合市场,造成作品思想立意不高,平庸媚俗但却能卖一个好价格。

张八十却没有随波逐流,反而能够安心的去研究与创作,这让我们看到了石雕技艺与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希望,他没有选择贵重的石料,也没有创作那些平庸媚俗的题材,而是在生活中认真的观察自然界中的小动物,并在她们的世界里去感受和领悟人与自然,他力求将自然界中的这些小动物生活状态中最美的那一瞬间真实的反应在作品中,通过她们的姿态、眼神,表现出她们在大自然中生活的自由自在和安逸的生存状态,同时也传递出作者本人对大自然的渴望,对生活能够返璞归真的想往。

当然,要用玉石雕去表现这些是需要长时间去修炼自身的造型能力与雕刻技法,这是一个寂寞与吃苦的修行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悟道的过程。艺术创作者只有深刻的体会人生,感悟人生,经历痛苦与磨难,才能使得作品的思想内涵更有深度、更富有哲理,才能去打动观者赢得赞誉,从而最终体现创作作品完整的艺术价值。希望张八十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坚定信念肯于吃苦,怀揣梦想、孜孜求学。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石雕刻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王辉

陶瓷作品:

篆刻作品:


张八十

张八十(张瑞辰)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现为:

赤峰市政协委员。

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石雕刻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内蒙古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

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民盟中央美术院内蒙古分院副院长

2015年被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内蒙古工艺美术协会授予内蒙古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17年被内蒙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定为“高级工艺美术师”

2017年当选赤峰市政协委员。

2017年当选为民盟中央美术院内蒙古分院副院长。

2022年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入选情况和获得成果奖项:

自2015年以来,参与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计划全国雕刻大师研修班项目。

完成专著《张八十雕刻艺术精品选集》。

作品《五毒》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作品《玄龟》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作品《国色天香》、《蛟龙入海》被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列为特种邮票。

作品《五毒》获第十一届中国四大名石雕刻艺术展金奖。

作品《老伴》获得第十五届巴林石文化节暨中国四大名石大师作品邀请展金奖。

作品《五毒》获第二届内蒙古工艺美术品“飞马奖”金奖。

2017年人民日报刊登了题为《活灵活现巴林石雕“响尾蛇”》

2017年参加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工艺美术馆承办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

2017年参加《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美术作品展。

2017年参加中国工艺美术馆举办的九华山佛教艺术精品展。

2017年参加“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老照片、老年画、老画报暨美术作品展”“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等展览;

2018年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工艺美术馆承办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

2020年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工艺美术馆承办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

欢迎来到张八十的创作空间

欣赏更多作品、收藏、定制

扫码添加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