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资产上亿,却说自己智商中上,只是走运而已,为啥?

 朱小鹿 2022-06-04 发布于湖北


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

——朱小鹿


2000年的一个周五,张颖又躲在公司厕所里,逃避领导的巡视“追捕”。

他知道,一旦被揪出来,这个周末就将被饱和的工作内容填满,开启007加班模式。

他瑟瑟发抖地蜷缩在马桶盖上,屏气凝神注意外面的动静。

一旦有人走近,他的心就跟着提到嗓子眼。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

时间在分秒流逝,离成功的希望仿佛越来越近。

张颖从下午两点开始就蹲守在这里,希望蹲出一个空闲的周末。

可是,该来的总会来。

专门负责逮人的副手敲响了他这扇门:

“我知道你在里面,可以出来了。躲不躲,工作都已经给你分配好了。”

张颖的心彻底落了下来,其它坑位的同事也松了口气。

(张颖)

这就是张颖硕士毕业后的社畜日常。

两年后,他跳槽到一家投资企业做总经理,年薪百万;

八年后,他创业成立一家投资公司,首批融资2.75亿美元。

十七年后,他把当初所受的折磨,定义为一种财富。

2021年11月,张颖位列《中国顶级风险投资人》榜单第5名。

他创办的公司专注早中期投资,每年新增入股企业50家-60家,掌管十余支基金,规模超五百亿元。

谈起刚入投行那几年,张颖说自己吊儿郎当,做不到像雷军那么勤奋、那么拼命;

所以在巨大压力面前,只感到痛苦。

他把现在取得的成功,归因于一个走了些狗运、智商中上、情商一般的普通人,完美抓住了中国经济腾飞的节奏,仅此而已。

看起来似乎又是一个时势造英雄的小白逆袭故事,但那么多人都在同一时代背景下,为什么就他成功了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张颖的发家致富之路,看看抛开外部条件的加持,这位成功者都具备哪些个人特质。

老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张颖幸运地属于前半部分,父母都是人中龙凤、有里有面的高知分子。

母亲毕业于清华大学,不仅学历出众,相貌也不逊色。

用张颖的话来说:“我妈的智商比我高三四倍,比我爸的也高,还是清华校花。”

佳人自然得配才子。

父亲从小习医,就读于上海二医,也算师出名门。

1973年,张颖出生在父母的老家上海,但跟上海的缘分,仅止于“出生地”而已。

按理说,父母亲都是名校毕业,应该能去到不错的国有大企,但由于出身不好等各方面因素,未能如愿。

母亲本来可以从事高大上工作,却无奈被分配到山东泰安制药厂,襁褓里的张颖也跟着北上。

而父亲更惨,去了边远的地方做军医。

三人分隔两地,难得见上一面。

可以想象,两个本应拥有大好前程的青年,因为时代原因不能施展抱负,只得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母亲独自带着儿子生活,既要上班又要带娃。

娘家人不在身边,老公更指望不上,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再加上张颖从小活泼好动,不是个省油的灯,“想管也管不了”。

直到他6岁时,一家人才在安徽马鞍山团聚,父亲继续做医生,母亲做老师。

母亲终于可以“分心”来好好教育儿子。

在张颖的印象中,考70分就要挨打,考得好了就会有现金奖励。

如果超常发挥,假期就可以回老家上海玩。

这在他心里树立一个价值观:必须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有激励机制,再加上一些遗传天赋,张颖的成绩基本都能达到要求,没让大人多费心。

因此他的大多数日常,仍是处于被放养状态,这让他的童年“非常快乐”。

孩子是快乐了,但父母不甘心。

于是,在张颖13岁那年,全家人远赴美国,寻求更好的发展。

刚到旧金山时,一家人居住在别人的地下车库,不开灯就不见天日。

马路上的任何声音,都能通过头顶的地缝,一清二楚地传到张颖耳朵里。

大到卡车经过,小到老人咳嗽,他都能听见。

为了维持生计,医生父亲只能到餐厅洗盘子端茶水,连点菜这种稍微轻松点的活儿都轮不到他。

才貌双全的母亲,屈尊到成衣厂做流水线工人。

那时的张颖不明白,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跑到外面来受苦。

这种看不到希望的生活,让他觉得很压抑。

也由于亲眼见证过父母的辛苦,他才知道要努力、要争气。

因为在这个陌生的国度,张颖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他必须学会适应。

曾经“非常快乐”的童年一去不复返。

张颖的最高学历,是美国名校西北大学的硕士学位。

其它读过的学校,在他眼里,都是不入流的“野鸡”。

尤其是那时候的林肯高中,不管在张颖眼中,还是按官方评定来看,都是当地公立学校中最差的一所。

张颖在这里学到的不是知识,而是如何让自己不挨打的生存技能。

他每天在学校都能看到人打架。

为了避免成为暴力事件的受害者,他学会了“如何用脑替代体力,去跟别人抗衡”。

张颖在上海出生,却不会讲上海话,这没什么要紧。

但在不同种族混居的外国学校,他却能讲十分流利的广东话,看过很多香港老电影,英语说得比中文还溜。

他很明白,如果不学会跟人打成一片,就会成为被打的那个。

语言是需要攻克的第一个难关,接下来还要掌握与各色人等的相处之道、淡定从容的镇定、见人说人话的机敏等等。

十几岁的张颖,提前在这个炼炉里经历了真实世界的弱肉强食,磨练出自保立足的早熟技能,让他还未踏入社会,就已经对博弈竞争的规则了然于胸。

高中生活带给他的强烈刺激,塑造了他的性格。

以至于多年后,他甚至表示愿意捐一笔钱给这所学校,以感谢它的锻造之恩。

自媒体从业者半佛仙人曾问他:

“出淤泥而不染,为什么要感谢淤泥呢?你应该感谢你自己。”

张颖回答:“那4年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知道应该怎么应对复杂的世界,这是我要感谢这个特定环境的原因。”

就像挫折教育提倡的不是让人去白白受苦,而是在不得已受苦之后,提炼出有益的价值意义,转化成继续前行的动力。

没有那坨淤泥,你也许永远不知道自己拥有抖落污淖、拔地而起的力量。

对张颖而言,这是他人生必经的重要一课,他学得很扎实。

但在真正的学科上,他采取的却是轻松随意的“临阵磨枪”策略。

出于责任心,他不会摆烂挂科,可他又实在不想花那么多时间读书。

于是,他把成绩标准定为80分,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子完成目标。

如果不小心考到83分,他就觉得非常满意。

因此,高中毕业后,他考上的还是“不入流”的加州州立大学。

他听从父亲的建议,就读生物与化学专业,以期将来子承父业,做个医生。

张颖对学医没多少想法,因此大学念得“不怎么有趣”。

直到大二下学期,他开始到医院实习,才找到一些乐趣。

张颖实习的地方,是面对旧金山金门桥的一家医疗中心。

他经常跟里面的老人聊天,向他们讨教经验。

这带给他的收获,除沟通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外,还教给他平等待人的道理。

作为杀伐决断的未来投资人,这个特质有什么用呢?

张颖说过:

“我每天都在见创业者并与他们深度合作,我非常清楚他们是边缘人,属于小众性疯子,而我非常尊重且崇拜这类疯子。”

要识别出具有投资价值的“疯子”,就必须以客观理性的眼光,看待他们提出的各种尚待检验的想法。

比如2011年投资唐岩的陌陌。

当时,张颖公司先派出分析师去跟唐岩谈,针对这款刚上线的社交产品提了很多建议,希望对方不断完善以更好。

作为初创者来讲,有投资公司主动找到你、要给你钱,并且善意地提出改进意见,那应该是件大好事。

但素有“痞子老总”之称的唐岩不吃这套:“说得太多,我听不进去。”

第一次交流,就以唐岩一句“你会做,那你来做啰”告吹。

后面看到唐岩的产品数据越来越好,公司又派出几拨人去谈,都没谈出个结果,唐总跟他们都“不大对付”。

最后,张颖亲自出马,两人见一面,就敲定了100万美元的买卖,成为其A轮投资人。

后来陌陌出色的业绩表现,为公司带来超百倍回报,晋升为明星产品。

为什么别人谈不拢的生意,张颖就能搞定呢?

一方面是因为先天优势。

企业家邵亦波曾评价张颖“这个人极其爽快,有时候说话很直”。

恰好,唐岩也是个“说话直接,喜欢大声嚷嚷”的性情中人。

脾气相投,聊起来不拐弯抹角,分歧自然容易解决。

另一方面,就是张颖说的要尊重创业者的想法。

在刚开始接触,就高人一等地提出几十条改进建议,是对创业者的不尊重。

尤其像对唐岩这样特立独行的来说:

都按你说的改了,那不如你自己去开发,别来烦我。

张颖在三年的实习期里,除了从老人们学到平等观念外,还激发出怜悯之心。

他喜欢骑越野摩托车到世界各地游走,穿越过非洲、尼泊尔、阿根廷,乃至澳大利亚沙漠腹地。

他最钟意的旅行地,从来不是繁华多金的发达国家,而是像印度这种相对贫穷的地方。

他解释说可能跟自己从小的经历有关,跟着父母辗转多地,对烟火气的生活更有感触。

曾跟张颖同去过南极的投资大佬曹国雄,认为:“他很有趣,会照顾人,有平和的一面。”

见识过高山大川、真实人间,才会对世界充满敬意、对他人怀有怜悯。

所以,虽然张颖穿着帅气的骑行装备,看起来一副生人勿近的霸道总裁范儿,但骨子里另有一番文艺青年的气质。

张颖的大学生活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完,他面临两个选择:

继续按照父母的意愿,申读医学院博士或硕士;

或者遵从自己萌发出的从商念头,改读商学院。

这个从商念头是怎么突如其来的呢?

简单来说,就是受到物质的诱惑。

跟张颖一起实习的一位同学的父亲,是名连续创业者,做投资行业。

身家已达五六亿美金,住在湖边的大房子里,有泳池、有私人飞机,生活殷实。

张颖在医院混熟后,也跟这位同学成了好朋友,因此有机会近距离体验到有钱人的生活。

他望着人家的别墅,开始琢磨:

如果以后做医生,以自己这个水平,撑死只能拿到中下等的薪资。

但如果从商,说不定更有前途。

那时候美国的医生,年薪大概几十万美金,算相当不错的收入阶层。

虽不可能大富大贵,但吃穿不愁,也颇受人尊重,是个体面的职业。

一家人千里迢迢来到异国他乡,不就是为了站稳脚跟,跃升为精英群体吗?

所以,父母为张颖选的这条路,是最明智且最稳妥的方向。

但学医从来不是张颖的第一志愿,当然,他之前也没有别的追求,基本都是被动接受,没太多想法。

但现在,他接触到商人的生活状态,有了新方向。

于是,张颖人生第一次主动选择:要从商。

当他以非常勉强的分数,好不容易考上西北大学商学院后,父母很不高兴,但也没办法,只能由着他去。

1999年,张颖学成毕业,进到所罗门投资银行(后被花旗银行收购),从最低阶的分析师做起。

他幻想从这里开始飞黄腾达,像同学父亲一样,谈几个投资项目,就能坐拥上亿身家。

然而,现实从来没那么美好,他也远不如别人那么上进。

张颖亲口承认:“33岁之前,自己是一个绝对的废柴。”

所以,此时26岁的他,只有幻想,没有行动。

当老板安排加班时,他会躲厕所;

每周100个小时的上班时长,他无法接受;

对上司的言语侮辱,他也难以消化。

公司的狼性文化,没能在他身上发挥作用。

遗留给他的唯一好习惯,是对细节的变态把控。

当不幸被安排到周末加班时,他需要加班加点把资料整理出来,周六快递到领导家里。

等领导看完后,根据他批阅的勾勾叉叉再修改,如此反复。

因此,几十页的文件,哪怕一个标点出问题,他都会格外注意,以防被打回来重做。

这也让他之后自己公司宣发部的同事抓狂,一个字号没对,就会被张颖揪出来返工。

他也知道自己很难搞,所以每工作一段时间,他都要给自己放个假。

离开公司,骑摩托外出转几天,既是让自己放松,也暂时饶过同事们。

经受投行折磨两年后,他做事更加严谨、细致,对自己要求也更高。

虽然当时确实痛苦,但他后来想开了:

“这段经历,让我更加理解资本的残酷,知道怎么跟投资人打交道。”

张颖也慢慢开始,从“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躺平懒散”的状态蜕变,有了些专业投资人的样子。

2001年,张颖跳槽到美国中经合集团,并步步高升到总经理的位置。

两年后,因为表现优秀,上级派他回中国做副总,负责国内市场的投资业务。

这对张颖来说又是一个被动选择,他没有想回来,也没有回来的思想准备。

临走前,他跟公司约定:把办公室给我留着,如果我干得不喜欢,可以随时回来。

上头打着哈哈答应,可等张颖转头刚走一个月,就把办公司给别人了。

张颖很郁闷,只得在北京驻扎干下去。

他面临的第一个难题,还是跟人打交道。

总公司一时半会回不去,分公司的人又觉得他是总部派来的“间谍”,对他既不得罪,也不看重。

张颖基本就处于被架空的状态,头衔大,实权小。

这时,他多年训练出的沟通技能再次派上用场,并且用最简单乐观的思考逻辑来扭转局面:sink or swim。

当被一脚踢下水时,你要么沉要么游,没有第三条路。

张颖就面临这种状况:要么凭实力谋得一席之地,要么当甩手掌柜靠边站。

他从不是轻易吃瘪的人,迅速结盟两个同事,独立去开发案子。

多亏“老天爷恩惠”,他们接手的第一个项目就大获全胜,快速成长下收益飙升,为张颖赢得开门红。

其它投资公司注意到张颖这个回国新人,纷纷抛出橄榄枝,以高出几倍的薪资挖人,都被拒绝。

张颖很快晋升为公司合伙人,信心大增,风风火火往前冲。

他凭借敏锐的眼光,相继投中各大项目,渐渐在圈里积累起一些名气。

直到有一天,他又受到刺激。

因为有人夸他是“最优秀的投资经理”。

表扬还错了?在张颖看来,错了。

因为他已经是公司合伙人,却居然被人只当做一个经理。

他憋着口气,暗暗发誓:

老子有一天证明给你看,我是最优秀的投资经理,但这个机构是我自己的。

不久后,邵亦波出场,帮他顺气。

2003年,作为中国电商开创者,邵亦波将其创办的易趣网,以2.25亿美元卖给eBay。

这年30岁的他,即实现财富自由,退休环游世界。

两年后,他加入一家美国公司,受委托在中国寻找开拓团队,联系到声名渐起的张颖。

张颖听邵亦波简单介绍后,直接粗暴地回说:“我不感兴趣,你找别人吧。”

后来邵亦波联系完一圈人,还是觉得张颖最合适,又发动一位泰斗级人物来做说客,跟张颖聊。

见到国际投资界排名前三的大佬坐在自己面前,张颖又激动又荣幸,感到自己“在跟神交流”。

经过一番车轮战的劝说工作后,张颖被说动了。

他本来在舒适圈干得好好的,虽然心有不忿想过创业,但只是想想而已,没有主动计划。

然而,机遇就这么来了,他没有放过。

2008年1月8日,35岁的张颖合伙有十多年投资经验的老将徐传陞,创业成立经纬中国投资公司。

虽然经验丰富,但刚开始两年,张颖还是错判过不少重要项目,损失惨重,一家是京东,一家是YY直播。

2009年3月,金融危机爆发后不久,刘强东缺钱,四处融资,找到张颖。

张颖团队跟刘强东见了五六次面,聊了又聊,最后没投。

当时某东估值大概只有6000万-7000万,不到十年就翻番1000多倍,当初注资的企业和个人全都赚得盆满钵满。

张颖为看走眼而痛心疾首:“我们自己白痴,判断错误。”

第二次还是差不多同样的状况。

张颖带着五六个人去跟李学凌聊,别人把战略思考讲得清清楚楚,但张颖当时理解不了,再次没投,最后又好几亿没赚成。

张颖对此耿耿于怀:“不管以后赚了多少钱,我都会觉得非常窝囊。”

从那以后,他给公司的人定下规矩:

可以容忍自己错过下一个明星公司,但决不允许我们没有看过。

失败的经验越多,成功的准备也越充足。

2010年,张颖开创性提出人海策略,大量招募没有投资经验的产品经理,来做投资人。

他认为好处有两个:

1、在公司还没有形成鲜明的风格前,若招来有丰富相关经验的大佬,容易让团队固化,无法创新。

2、招行业经理,虽然他们没有投资经验,但有深厚的人脉、新人的冲劲,会主动找人、找案子。

共100多人的团队,有40多人做前期投资,另60多人负责投后管理,把“人多口碑好”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同时,张颖明确投注方向为移动互联网,聚焦早期投资。

他开会时最常发出的质问是:

 为什么风口项目找到我们,我们不投,别家投了?

为什么他们能看到人家的优势,我们看不到?

他觉得做天使投资,对报上来的全新项目,应该更激进大胆一点。

因此,他给自己定下死目标,每年必须投多少个新项目。

先把量做起来,让别人知道有你这么家投资公司。

那创业者才会带着项目慕名而来,投中的几率才会相应增大。

他还强调作为决策者独处的必要性。

听了别人的看法意见、收集到足够的资料后,一定要远离人群,独自思考。

张颖每年会写满五六个大厚黑本子,全是他的规划总结,或者灵光乍现。

他极其讨厌吃饭聚会那种应酬社交,觉得“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废的内容和八卦”。

创业者之间互相诉苦哭泣的喝酒陪伴式安慰,张颖从来不需要。

他主张只跟有效的人,做有效的交流。

这年张颖37岁,才真正觉得自己开窍了。

他之前都是机会主义:有项目来就判断,然后中标、错过,完全看天做买卖。

现在他逐步树立起个人风格,想要做一个“比同行都酷”的人。

猎豹傅盛评价张颖:“他对人欲的理解,比一般人强很多。”

滴滴程维说:“并不是因为合作本身,而是在跟他交往的过程,了解到他的人格魅力。”

瓜子杨浩涌讲:“投资更多是投人,他愿意亲力亲为,给我很多实质性帮助。”

虽然张颖自己也知道他的“臭脾气常常得罪同行”,但他认为那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把所有精力花在“客户”——创业者身上。

正如他所说:不管什么行业,好像成功的底层秘诀就是热爱与专注。

自称为“笨蛋”的他,知道距离心里想要的目标还很远。

但在这几年已经想通很多事,越来越有信心去挑战新高。

2018年,他给自己和公司打70分。

四年过去,他在微博上霸气放言:

现在更有信心从70分提升到83分。不信啊,等着瞧。

2021年12月,经纬中国入选《中国投资机构百强榜》,稳居第五。

张颖的信心有理有据,空穴来风。

他曾在演讲中评定自己是一个“极其爱憎分明的人”,他也鼓励所有人都应该活得立体一点。

但同时提醒:当你能力还没到时,就该把爱憎分明放一放。

所谓自强者万强,若你有实力有能力,就该坚持自我、笃定原则。

反之,如果你能力不行,还依喜好行事的话,就是傻子,很难往前走。

就像俗话说的:君子之身,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因此,张颖的成功,虽然得益于天时地利的加持,但性格特质的柔软度,为其创造了人和。

时势造英雄,英雄把握时势。

所以,我们等的万事俱备中最关键的一环,应从自己身上去找。

作者:朱小鹿&雯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