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离婚1年,再看赵丽颖冯绍峰“往日旧情”:分开,原来是最好的选择

 张德芬空间 2022-06-04 发布于北京

清代张潮在《幽梦影》里说:《西游记》是一部“悟书”。

佛家讲人有“三毒”:贪、嗔、痴。而觉悟与圆满之路,就在师徒四人,九九八十一难的历练里。人生亦是如此。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生而为人,我们都在红尘世事中备受煎熬;总是想得到的太多,能得到的又太少,执念得失,终日惶恐。相较之下,《西游记》中,女儿国国王和唐僧二人的那段“情”,就显得豁达很多。

他们相识相爱,一个愿舍清规戒律,一个愿舍王权富贵,也曾差点为情不顾一切。但他们的故事,依然成为了很多观众的意难平。多年后,再被提起,仍然有人在问:为何他们明明相爱,却没有在一起呢?

明明相爱,为何难两全?故事的开头,以女儿国国王对唐僧的一见钟情开始。女儿国国王性情果敢,大方对着唐僧承认:“我想你了。”美人倾城,唐僧的心头微微一颤。可是,女儿国视男人有毒,国师上谏国王,把师徒四人杀掉,以求国泰民安。一边是祖宗训诫,一边是相思情深。考虑再三,国王还是无法下定决心杀害唐僧。她在刑场作假,将师徒四人藏了起来,还答应帮助他们找到离开女儿国的路。修养之时,由于误喝了子母河的水,身为男子的唐僧,竟然怀孕了。国王的芊芊玉手轻抚他隆起的肚皮,微笑着说:“生下来吧,我帮你养他。”

面对美人的柔情蜜意,阖家团圆的温馨念想,唐僧动摇了。那刻,象征去往西天取经使命的袈裟,从他的肩头滑落。怎么办?生下孩子,拖家带口,西天之路再也无法达成。放弃孩子,割舍情爱,这一生,就这么错过了。正当他犹豫之际,女儿国之外有一位河神找到了进入女儿国的办法,来到众人面前。原来,女儿国国师在二十年前,也曾与那河神有过一段情。但她为了自己守护女儿国的使命,放弃了这段感情。河神由爱生恨,施法唤水,无数无辜的女儿国国民被淹入水中。眼看着河神的执念促使生灵涂炭,万物尽毁,唐僧终于记起了自己的使命。落掉腹中胎儿,忘却美人情深,他不再受凡尘欲念的驱使,内心重回平静。

负卿一人,是为了拯救天下人。国王了然于心,亲手为唐僧重新披上了袈裟。“你去吧,去做你应该做的事,我也应该去做我应该做的事。”他们二人,一个需要守护女儿国,一个需要取经救众生。最终,他们都回归了自己的使命,彼此心照不宣,没有在一起,却给予了彼此最宝贵的肯定。我理解你,我尊重你,我成全你。这是最好的爱情,不贪求改变,不贪求得到。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觉得,为什么呢?相爱的人不能够在一起吗?当然可以在一起。但是这里要告诫我们的是,世事本无常,不是所有的故事都会按照我们内心的期待发展。有的时候,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执念之所以是执念,是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心中的某个存在,是“不肯去”的,而我们,也不愿让它去。它可能是创伤、缺失、失望、绝望、痛苦,还可能是恐惧。

就像河神,之所以执着于情爱,是因为恐惧孤独,害怕一个人。等待了二十年,不愿意最后等来的是一个坏的结局,更是害怕投射到心爱之人身上的那部分自我的消亡。看似守护了真情,实则困住了自己。如果一个人执着于得到,那便成了“贪”,越挣扎只会越痛苦,最终身心俱疲。当我们放下执念,戒除贪欲,心中的枷锁才会打开,天地变得开阔。

戒贪守心,天地自宽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可是,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想要爱,想要关心,想要陪伴,想要永远没有失去。这些愿望,这些渴求,有错吗?其实它们都是人性的本能,是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欲望,它们的存在本身,没有对错。要戒除这些欲望,真的很难,甚至很痛苦。但当我们的人格得到成长,这个世界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它会更开阔、更温柔,充满生命力的朝气蓬勃。

曾遇到一位来访者,她曾困在对母爱的执念中彷徨失措。她的母亲一直偏爱弟弟,对自己的付出视而不见。不管小时候的自己成绩多么优秀,不管毕业后的自己找到了多么好的工作,母亲的眼里只有弟弟。过年的时候只催促弟弟回家,她上交的工资也全部存给弟弟娶媳妇。但她还是愿意奉献自己,只求妈妈能够多看她一眼。可是,她的这种“无私”付出,其实也蕴藏着自己的贪念。贪求母亲的爱,贪求家庭的温暖,如同草木贪求永不降临的雨水。这些渴望原本没有错,但求而不得又苦苦痴缠,就变成了执念。得不到天降的甘露,不如自己扎根,在地低的深处寻找清泉。

在咨询的帮助下,她逐渐看到了自我得不到回应的欲求。她很想放松下来,不再为童年的痴求用力过猛。她开始学着更关注自己,尝试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活。想要买一束花,就为自己买一束花;想要无人打扰的闲暇,就在清静的咖啡屋翻开一本书;想要给自己放一个假,就开始尝试拒绝父母不合理的要求。她终于放过了自己,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静。“我不再祈求母亲的爱,因为我自己正深爱着自己。爱我生命里美好的一切,爱这个世界,爱不完美的自我。”她发现,当她不再贪求他人的爱与关心,而是更多地自尊自爱时。她反而拥有了更多的勇气和生命力。这就是内心静定的力量,它能够抵抗贪念带来的躁动不安,让心灵回归平和,从而在温润的滋养中,绽放坚韧的光芒。

静定生慧,心自欢愉古人云:“静生定,定生慧,慧至从容”。一个人若是拥有静定的力量,她的眼睛会闪烁着岁月沉淀的谦和,历经苦难的从容。就像在收服河神之后,送走师徒四人的女儿国国王,她撑着一把伞,嘴角带着笑,娇弱的身躯里蕴藏着强大的能量;就像那位放弃执念的来访者,她终于走出自画的囚笼,整个世界都为她展开,心的旅途再无疆界。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愿上苍赐予我宁静,去接受无法改变的;也赋予我力量,去改变能改变的,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两者之间的差异。”当你的内心充盈而宁静,你就会专注去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放过那些不能改变的。从此活得从容而有力量,不再匍匐在地上,或攀附于他人,乞求爱和希望,而是回到生活的细节里,当自己命运的王。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拥有静定的力量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对周围的一切保持全然的觉知。这种觉知是清醒的,又是放松的。当你在呼吸时,觉察自己正在呼吸;当你在行走时,觉察自己正在行走;当你在愉悦时,觉察自己正在愉悦。你身边的一切,鸟儿的鸣叫,水流的清澈,微风的细碎,车水和马龙,他们都存在着。就存在于此时此刻,而你也存在于此时此刻。是你,你的肉身,你的心灵,你的一切,都存在于此时此刻。去感受这种存在,用温润的感觉包裹它们,去接受平静带来的柔和感。

其次,我们要学着专注于工作和自我提升。当我们的认知还处于儿童状态时,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无论是痛苦还是愤怒,它们都会在这种状态下变得庞大。只有通过不断地成长,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意识,我们才会学着将自己从这种“中心感”中抽离出来,明白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份子。有这种感觉之后,痛苦和悲伤也会变得更加渺小,执念也会更容易被消化。去工作、去做一些能够创造意义的事情,把我们的人生,放置于整个世界的一环,随着世界的开阔而开阔,我们会更容易体会到静定的感觉。

最后,学会觉察我们的心念。无论何时,当善念升起时,要认识到我心中升起了一个善念。当恶念升起时,也要认识到我心中升起了一个恶念。不管我们是不是喜欢这些心念,都不要强求他们的消失,只是在一边观看他们,理解他们,觉知他们。如此便好。

学会将自己与心念分开,就不会在被纠缠其中,从而让它们自然地流动,逐渐消逝,从而达到平和。亲爱的,人生充满了“爱而不得”,处处皆是“事与愿违”。但我们依然要对人生怀有深深的眷恋。因为我们知道,如果天不遂我们心意,那一定是它另有安排,敞开心扉,接受安排,并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策划 | 鱼甜

编辑 | 六记

主播 | 姝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