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平稳||--记陕西省地矿局第十三地质队青年剪纸能手赵松涛

 乡土蓝田 2022-06-04 发布于陕西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散文 / 诗词 / 小说 / 情感 

把生活装扮得更漂亮

 --记陕西省地矿局第十三地质队青年剪纸能手赵松涛

 黄平稳

(一九九0年四月廿三日)

阳春三月,商州市广场,学雷锋便民服务活动如火如荼,盛况空前。

陕西地矿局第十三地质队在此设立的6个服务咨询点,更是熙来攘往,观者如堵。人头攒动之处,只见一位浓眉方脸的小伙子,飞剪走刀,嚓嚓连声,纸屑纷落,一幅幅形神毕肖的雷锋画像,一张张千姿百态的剪纸艺术品,随之脱手而出,送到观众手中。受惠者喜不自胜。观摩者叹羡不已。人们交互相问,“他是谁?手艺这么巧!”

他叫赵松涛,是第十三地质队的青年工人,一位自学成才的剪纸能手。在学雷锋活动月中,他利用三个星期天上街服务,为群众义务剪纸384张·。人们惊喜地发现,地处偏僻的东龙山下的野外地质队竟“藏”着个如此古道热肠的能人!

小赵今年28岁,共青团员,祖籍山东枣庄市,性格耿直爽快。他十来岁就跟着父亲学剪纸,勤劳苦练,锲而不舍,功底匪浅。至今创作了近千幅剪纸作品,图案无一雷同。他的剪纸和彩灯,曾于1986年获商州市一等奖。1988年在深圳举办的“中国首届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选中了他的2件作品,发来烫金的请柬,但他因手头拮据,拿不出2500元的会费,终于未能成行。西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老剪纸艺术家高学敏,对小赵的作品很赏识,特地挑选了他的2张变体古龙剪纸揣摩研究。被日本工艺界称为““中国第一剪”的湖南张大师,看到小赵寄去的剪纸样品,称赞有些构图和刀法比他还略高一筹。回信还说,他如有机会来西安,一定要当面看看小赵其人其作。

4月6日,笔者在十三队登门走访了赵松涛,乍看起来,他,黑面庞,粗指头,身强体壮,讷讷于言,似乎不具备我想象中的艺术气质;但当我了解了他的创作生涯,观看了他现存的400多幅剪纸作品之后,钦佩之情油然而生,禁不住伸出大拇指,称赞起他的艺术才华来。

剪纸,是我国民间一种传统的装饰艺术·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梁简文帝萧纲赋云:“杂花胜而成疏,依步摇而相逼”。唐朝杜甫诗曰:“胜里金花巧耐寒”。宋代梅尧臣赞道:“屠酥先尚幼,彩胜又宜春。”所谓“胜”、“花胜”、“彩胜”者,皆此时尚也。北朝以来,这种时尚逐步发展为“剪纸”。老百姓在欢度节日之际,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的故事,作为装饰,贴在窗户上,名曰:“窗花”;贴在门楣上,称作:“门签”;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祥之用的。

斗转星移,世事沧桑,但剪纸艺术却流传至今,遍布民间,长盛不衰。原因何在?用黑格尔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来解释,就是:“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剪纸艺术和剪纸作品,之所以上千年来一直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正是由于它们可以烘托喜庆气氛,陶冶人的情操,美化精神生活、具有古朴典雅的诱人魅力和历久弥坚的生命力。

赵松涛的剪纸艺术,既具传统之美,又兼开拓之新。一般他只用一把剪刀,有时也制版后用刀刻制,称为刻纸。他凭借大胆的构思、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艺,打破了世袭不变、式样单一的双喜图案的老传统,别出心裁,另辟蹊径,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近千种形神各异的剪纸作品。

松涛应请把他的一捆约四百幅的剪纸作品摊放在床铺上,然后一张张展现在茶桌上,让我们观赏,同时向我们“传道授业解惑”。

综观他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作三类:

一类为家庭装饰图案。此类图案是专为房间装饰、婚嫁、老人祝寿、小孩过岁和喜庆节日而设计的。图案有大园形、角花、墙床围子花边、嫁妆盖花、挂门笺和双喜等,其中专为婚嫁设计的双喜图案即达60余种,有龙凤呈祥、莲池鸳鸯、喜鹊登枝、葵花向阳、元宝、五星、牡丹、梅花、心形等,形态逼真,各具千秋;角花图案也有30多种,古寿、忠字、蝴蝶、蜜蜂、五福捧寿,别具一番情趣。浏览此类图案,其状物造形,婉如游龙,翩若惊鸿,富于变化,毫不刻板,妙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小赵的一种艺术追求。

另一类是用于办公室、会议室、俱乐部、门厅等的装饰图案。他首创了字词入画剪纸作品,其中的古寿图堪称独领风骚。他賦予古寿字180种变化,并用615个这种古寿字组成宝塔、蜡烛台等105幅不同类型的图案和6种花边,出神入化,变幻莫测。他用“忠”字剪制联缀的“百忠塔”,层见

叠出,相映成趣,实为一绝。他设计的五星图案,花样翻新,构思奇特,曲尽其妙。

第三类是专为走马灯而设计的。松涛还是扎制彩灯的高手。

松涛助人为乐,不惜血本,可他家里却生活困难,爱人和孩子吃的是“黑市粮”,烧的是高价煤,他自己也因任务不足而编外二年。今年刚被安排当物探工、为了工作需要,眼下他不得不暂时割爱,出野外生产了。

松涛有个心愿:盼望自己的剪纸作品和彩灯能在西安展出,并给队上带来经济利益。可喜的是,队领导和局博物馆最近正在认真考虑小赵的心愿,拟为他的艺术走向社会创造一些必要条件和机会。

人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此言有理,但不全对。香酒固然迟早会受到顾客的青睐,但若不加宣传介绍,恐怕是难在社会上出名的。赵松涛剪纸作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质量之高,都是罕见的,但在商州市境外尚无显著影响。还有他的彩灯之华美,水泥滴塑之精彩,更是鲜为人知。艺术无价,人才难得。为此,我愿借机吁请艺术界、舆论界的“伯乐"们和朋友们,伸出友谊之手,援以扶持之力,评价他的作品,提高他的素养,帮助他扩大知名度,为更多的人“美化生活”。苟能如此,我国剪纸艺术界将有可能再出一位艺术家,赵松涛精美的剪纸艺术品也会插上翅膀,飞入万千寻常百姓家,把生活装扮得更加漂亮。

作者简介

黄平稳,1945年9月出生于蓝田县焦岱镇赵家扁村。1962-1965年就读于蓝田城关中学高65届乙班,1965-1970年就读原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学专业。1970-2000年先后在陕西省地矿局系统工作,历任队宣传科长、局宣传处 、法规处副处长,获高级政工师职称。

2000-2005年任陕西省国土资源厅调研员,退休后曾被聘为厅政策法律顾问。1983年被授予陕西省地质局优秀政治工作者称号。

1989年12月荣获中共陕西省委颁发的“陕西省优秀宣传工作者”称号证书。

1976-2005年为队、局、厅撰写各类总结、报告、文件、法律文书数百件,在中央、省部、地市级报刊台视上发表新闻、言论、散文、杂文、论文等作品七百余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