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女子夜住农家,见老人家生活不易,她举手之劳救下全家

 老大姐嗨 2022-06-04 发布于山东

杨驿,明朝时期登封县人士。他与妻子陆氏经营染布作坊白手起家,历经多年辛苦打拼将生意做到北直隶,在杨记布庄采买的客商络绎不绝。

杨记布庄并没有开在登封县城内,其坐落在距县城一百里的陆家村里。村子上住的大多数是陆姓村民。

文章图片1

杨驿为何要舍近求远将布庄开在陆家村呢?这是因为陆家村对杨驿有恩在先。

当年,杨驿家贫瘠一穷二白,为了给父亲治病,已经穷得连糊口都很艰难。好在杨父有个好友时常接济,一家三口才未流落街头。

杨父的好友便是陆福,两人曾经在省城一家布庄当学徒,严格意义上说是师出同门,学艺期间两人年幼,却能够彼此照顾,因此结下很深的友谊。

学成之后,两人虽然各奔前程,相距很远依旧有书信往来。陆福回家乡开了一间染布作坊,凭借手艺娶妻生女,日子过得清淡但是很温馨。

杨父却不同,他自诩学得染布手艺与老乡合伙开布庄想当老板,结果被老乡骗钱欠下巨资,迫于无奈只能贱卖田地带着妻儿逃往外地。

三人数年间周转数个地方,杨父结怨在心落下病根卧榻不起。杨驿虽说从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却也在困难中练就坚韧不怕苦的秉性。

世人都说雪中送炭的少,落井下石的多。尽管杨家落难,但是陆福是一个念旧的人将杨家三口接到陆家村照顾。

庄稼人淳朴善良,陆姓村民晓得杨家三人落难,于是很慷慨的将村西头荒地用很低的价格租借给杨家,让他们能够有些口粮不至于在凛冬饿死。

杨父卧榻不起,养家糊口都得靠杨驿和其母亲。陆福见此情况就让杨驿到自家染布作坊当学徒赚些口粮。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杨驿去了作坊当学徒,其天赋异禀很熟络的掌握染布技巧,虽说他才十几岁可是染出的布匹连老师傅都自愧不如。

过了几年,杨驿染布的名气已经在方圆百里很有名气。其模样俊朗又有手艺,上门问四柱的女方很多,但是杨驿都看不上,他早就有心仪的女子。

女子就是陆福的女儿陆娘子,她经常去染布房送饭,一来二去就和杨驿熟络了。陆娘子虽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但却独有小家碧玉的气质。

因为杨陆两家的关系,陆娘子并没有刻意回避杨驿,故,两人在生活中的接触中彼此心生情愫,只是女子矜持没有表达出来。

某一天,杨驿得知有媒婆去陆家提亲,他深知错过这次机会将会后悔一辈子,旋即找到陆福想要迎娶陆娘子为妻。

文章图片2

陆福早就知道两个年轻人的心事,只是女儿毕竟过了出嫁的年纪。倘若再不将婚事提到议程,恐其在村子里被人呱躁这才找来媒婆,打算去找杨父摊牌。

没想到杨驿错认为陆福要将女儿许配给别人,既然事情已经说开。陆福是一个很开明的人,他晓得杨驿绝非池中之物,将来一定会飞黄腾达,旋即答应两个人的婚事。

陆福膝下有两个女儿,彼此相差十岁,小女儿叫陆小妹,虽未及笄但是容貌更胜其姐。两姐妹感情很好,陆小妹得知姐姐要出嫁哭得很伤心。

陆娘子出嫁前答应妹妹,等将来与杨驿买了新院子后就接她过去住。这一番话被陆福听到,他嗔怪大女儿太溺爱小女儿。

陆娘子笑着说道:“她是我的亲妹妹,纵然以后嫁不出去,我也愿意养她到老。”

众人都将这句话当成玩笑,可是唯有陆小妹当真。正是因为这句话,为将来埋下祸根,这暂且是后话。

杨驿和陆娘子拜堂成亲喜结连理,杨家父母对这个儿媳很是满意。她不仅在家里照顾公婆,作坊忙起来的时候也去帮忙,正可谓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转下几年过去,陆娘子生下一双儿女。大儿子叫杨文,小女儿叫杨娘子。小作坊生意日渐红火,虽不及盆满钵满,但是却让众人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只是旦夕之间不知祸福,岁末守夜的伙计失手打翻烛火,瞬间点燃库房中的布匹。大火随着夜风蔓延起来,好在陆福发现及时四处奔走找村民灭火,这才保全半座作坊。

陆福感念村民仗义出手,就此立誓将来自家后人发达一定要照拂乡里。遭此劫难,未能如期交上布匹以至于赔付大笔银两,让陆福背上巨资一夜之间病倒。

正可谓病来如山倒,陆福弥留之际恳求杨驿将来发财之后一定要善待村民,以报村民灭火之恩。杨驿颔首答应,并以此许下承诺绝不违誓。

庄稼人不骗庄稼人,陆姓村民得知陆福遗愿后很是感动。

丧事办完之后,杨驿回到染布房面对一片狼藉束手无策的时候,村长陆老汉拿来一包碎银子交给杨驿,说是众人平日受到陆福的照顾,今作坊有困难,村民们自愿出一份力帮助作坊。

杨驿拿着这笔钱度过危机,因其染布手艺精湛没过几年生意越做越大。但是,他却谨记村民对自己的帮助,从未将作坊搬离村子。

因为生意好作坊渐渐变成布庄,杨驿夫妇善于经营在北直隶开了很多分店。但是,闻名北直隶的杨记布庄总号却屹立在名不经传的陆家村里。

这些年,陆姓村民皆可自愿到布庄学徒,学成者可留下当长工,也可外出干活并赠其银两。过去陆家村养活了杨驿,如今杨驿一人养活整个陆家村。

文章图片3

为此,杨驿和陆姓村民的故事传为一段佳话。

杨驿夫妇更是相敬如宾,陆娘子端庄贤淑是一个贤内助。在她的治理下,杨家上下从未传出腌臜的事情。在父母的熏陶下,杨家一双儿女也是心地善良的孩子。

月满则亏,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因为陆娘子的骤然离世添加一份萧瑟。这让杨驿有些措手不及,他外出谈生意刚走没几天就接到妻子病故消息。

他顾不得千金生意,昼夜兼程赶回家里见妻子最后一面。只是原本那个温婉贤惠的妻子终究离他和子女而去。

杨驿与妻子感情很深厚,突遭变故让其大病一场,期间不吃不喝让家人担心。这个时候,家中骤然有一个妙龄女子登门祭拜陆娘子。

杨驿为全礼数不顾病重去招待,当他看清来访女子容貌以后惊为天人。女子模样和亡妻有七分像,倘若陆娘子是小家碧玉,那么眼前的女子却是倾国倾城。

女子被杨驿看得不好意思,她红着脸盈盈一拜,“小妹,见过姐夫。”

这一番话让杨驿才明白,该女子竟然是多年未见的妻妹,陆小妹是也!

陆小妹眼含热泪,抽泣说道:“没想到再一次与姐姐相见竟然是阴阳两隔,倘若知道会是这样,我说什么也不会远嫁外地。”

两年前,陆小妹及笄到了成亲的年纪,她远嫁到聊城。未婚夫叫做刘明,本是一名增广生,拥有大好前途,只可惜刚成亲一个月就病故,让陆小妹成了寡妇。

刘家中尚有一个卧榻的老母,当初刘明作为增广生有俸禄,家里日子还算殷实,自打他故去以后刘家每况愈下,不久之后,陆小妹发现已经有孕。

不得已之下,她只能写信向姐姐陆娘子求助。陆娘子闻讯心疼妹妹,立刻让人带上礼品去刘家,解除了陆小妹的燃眉之急。

陆小妹从小精通书画,自诩才华横溢,根本瞧不上商贾的姐夫杨驿。在她看来只有饱读诗书的读书人才是良配,日出男耕女织,日落才子佳人吟诗作对,胜过家中金山银山。

只是她过了两年清贫的生活,这才羡慕起姐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贵日子。她本想着丈夫有朝一日金榜题名然后扬眉吐气,谁曾想梦还没有开始就碎了。

她不只一次想带着孩子逃离刘家去投奔姐姐,她心里清楚的记得姐姐说过会养她。只是理智告诉她要等待一个机会,否则就算逃去找姐姐也会被娘家送回来。

刘母并未去世,儿媳不思赡养这一行为就可以让陆小妹被人戳脊梁骨!

于是,陆小妹一直在等,两年后终于等到刘母病故。

她满心欢喜给姐姐寄去信,信中诉说自己的悲苦以此博得同情想要去投奔姐姐。她盼星星盼月亮等着杨家马车接自己回去,可到头来却得知姐姐病故的消息。

文章图片4

不知是因为姐姐去世难过还是因为倚靠没有了,陆小娘为此大病一场。杨家派来报丧的人叫马齐,他见陆小妹病重附近又没有郎中就擅自做主将其带回杨家。

杨家就在陆家村,彼时,陆母还在世一直都在被杨驿赡养。她见女儿面如白纸很是心疼,家中连续数人病倒这让陆母很是担忧,就做主将陆小妹安置在府外别院。

杨驿沉浸在丧妻之痛中并不知晓,直到陆小妹痊愈登门祭拜姐姐,两个人才得以相见。

陆小妹这一次连儿子都带来了,孩子叫做刘善,年龄和杨文一样大。他胆子很小怯生生躲在陆小妹身后,衣裳褴褛很是可怜。

爱屋及乌,杨驿想到妻子生前对这个妹妹很是疼爱。他有感而发的说道:“这几年你在外面受苦了,如今娘子已经去世,我有责任照顾你们孤儿寡母,以后就在府上住下吧。”

陆小妹本想找母亲去说情让姐夫杨驿同意她留下,没想到杨驿竟然主动提出。她顿时喜上眉梢,旋即才想起这是姐姐的灵前,马上收敛表情怕姐夫怪罪其不知礼数。

她骤然一笑让杨驿的心弦波动许久,他连忙唤来老管家去后院收拾房间,让陆小妹母子住下。

到了晚饭的时候,杨驿一改昨日颓废的模样,将子女唤来拜见陆小妹。

两个孩子才二岁左右各,自由丫鬟牵着进屋,向陆小妹行礼。陆小妹笑脸盈盈,对两个孩子爱不释手。

杨驿看见这一幕鼻子很酸,像是仿佛看到妻子还在世一样。

从此,陆小妹就在杨家住下,那个将其带回杨家的马齐被她调到院中当采办。

逝者已矣,生活还要继续。杨驿又开始忙起来,往日有陆娘子管理家中事务,让其没有后顾之忧,如今府上缺一个女主人许多腌臜事层出不穷,让杨驿很是操心。

有一次,家中丫鬟私盗花瓶拿去外面卖钱被发现。老管家欲将丫鬟送去县衙治罪,丫鬟在府里大吵大闹,护院正要出手擒拿却被陆小妹拦下。

恰逢杨驿回家看到这一幕,他觉得丫鬟偷盗证据确凿为何陆小妹要包庇她?出于好奇就躲在院外偷听。

只见陆小妹将丫鬟护在身后,怒斥老管家贪墨府上丫鬟的工钱以中饱私囊,使得该丫鬟家中老母没钱治病,迫不得已只能盗窃府中花瓶去卖钱。

老管家被陆小妹当众揭穿,他恼羞成怒说道:“你仗着陆夫人的宠爱才有机会住在府上,倘若新夫人进门看你如何自处?”

文章图片5

言下之意就是说陆小妹的好日子要到头了,因为杨驿正在让媒婆找一个良家女子续弦,孩子太小,府中杂事太多许多一个女主人操持家业。

陆小妹被老管家挤兑的眼睛一红,她骤然发现自己就是大海中的浮萍,一个浪花就能将自己打翻。自己尚不能立足,何来保护身后的丫鬟呢?

正当陆小妹孤立无援的时候,杨驿及时出现,老管家吓得瑟瑟发抖。只见杨驿朝陆小妹问道:“倘若你来掌管后院,发现管事克扣杂役工钱该如何做?”

陆小妹不假思索的回答,“收缴贪墨钱财,视其情节严惩或是逐出府去。老管家跟随姐夫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免去管家差事,罚其去庄子上当管事。”

陆小妹打小就爱黏着姐姐,见过姐姐处理家务,耳聪目染下处理事务得心应手。周围的杂役闻听都对陆小妹的决断心服口服,老管家亦是如此。

杨驿很是惊愕,没想到陆小妹治家风格和亡妻竟然是一样的,思量之余心中骤然生出一个想法。

他想娶陆小妹为妻!

从这件事看出她是一个明辨是非的人,后院就是需要这样一位女主人。另外,她又是两个孩子的亲姨母,不用担心她不会善待姐姐的子女。

想到这里,杨驿看向陆小妹的眼神越发炙热。这倒是让陆小妹心里七上八下,认为自己多事让姐夫不高兴。

几天之后,陆母一脸凝重的找到陆小妹,原来杨驿已经事先找过岳母告知此事。陆母原本还担心小女儿不同意,毕竟她未出嫁前多这个姐夫瞧不上眼。

陆小妹守寡之后,孩子又那么小,所以最担心她的就是陆母。总想给她再找一户好人家将其嫁出去,这样老有所依才放心。

陆母心中已经打好腹稿准备劝说女儿,没曾想陆小妹欢天喜地的答应下来了,这倒是让陆母很是惊讶。

就这样,在杨驿的操办下举行一场盛大的婚姻,红妆十里让陆小妹风风光光进门。陆小妹进门之后,事事亲力亲为就连照顾侄儿侄女都没有假手于人。

这让杨驿很满意,觉得自己娶陆小妹的决定没有错。

于是,一家五口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既然陆小妹已经嫁给杨驿,她和刘明的孩子也改姓杨,叫做杨善。他比杨文大一个月,所以在杨家是大少爷,依次是杨文和杨娘子。

孩子们逐渐长大,杨驿请大儒来家中授课。杨文性格活泼不爱读书,杨驿为此经常对其责骂,每次都是陆小妹替杨文求情,因此杨文对其很是亲近。

文章图片6

倒是杨善从小课业非常好,杨驿对其有厚望,认为他最像自己。可是陆小妹对亲生儿子很是严厉,稍微有一点错就要动用家法。

因此,母子之间很是疏远!

久而久之,杨善和杨文之间有了一道隔阂。他认为母亲偏心处处维护二弟杨文,自己却受不到母亲的疼爱像是一个陌生人。

所以,杨善将怨恨都算在杨文身上,认为母亲不疼爱自己都是他的过错。

两兄弟不和人尽皆知!

过了几年,家中三个侄女陆续成家,杨善娶了县衙主簿的女儿王娘子为妻。

杨文娶的是陆家老村长的孙女陆艳,杨驿对当年老村长赠送银子一事铭记一生,因此知道她有个适婚的女子就去提亲。

杨娘子外嫁东昌府,其夫家书香门第,丈夫叫李瑞。两人成亲不久,李瑞就去京师赶考了。

陆家村分上下两个村,被一条大河一分为二。时值五月初五赛龙舟,本来约好一起看龙舟,但是两兄弟不知何事大吵一架,杨文负气独自前往东村。

可是,到了后半夜杨文还没有回家,这让新婚妻子陆艳担忧起来。她立刻将此事告诉公公杨驿,杨驿立刻让家中护院去杨文常去的地方寻找。

可是,杨家派出去的人将陆家村翻遍也没找到杨文。

杨文的突然失踪让全家都紧张起来,惊动县衙也派出得力衙役四处搜寻也是一点线索都没有。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放弃。

陆小妹怒斥杨善不该和杨文吵架,以至于他一个人负气离家出走。她盛怒之下要将杨善赶出去,好在被杨驿拦下。

“这不能怪善儿,他为人憨厚定是杨文这个臭小子惹恼了善儿。杨文打小就调皮,说不定跑去哪里玩了,过一段时间会回来。”

夜里,陆小妹趁着杨驿睡着,独自一个人去找儿子杨善。一刻钟之后,屋内传出一记响亮的耳光,陆小妹失魂落魄的回到屋子里。

一个月之后,杨驿要去外地谈生意,他带着新管家马齐一同去。不知为何陆小妹总觉得右眼在跳,到了后半夜贴身丫鬟如梅惊慌失踪来敲门。

文章图片7

如梅正是当年陆小妹从老管家手中救下的丫鬟,后来就将其留在身边伺候。值得一提的是她也是马齐的妻子。

如梅满脸焦急的说:“马齐背着一身伤痕的老爷回来了,说是在半道遇上强盗,老爷为保护货物受重伤。”

陆小妹顿时吓得六神无主,旋即请来郎中,但是回天乏术杨驿伤重去世。旋即陆小妹一病不起,口不能言手不能动。

于是,杨家上下在马齐的带领下听从杨善的调遣。

他先是去了一封信给东昌府的杨娘子夫妇,又将院中几个丫鬟派出伺候母亲和弟媳。杨家正值多事之秋,杨府上下谨言慎行。

当杨娘子看到信的时候已经是事发第二个月了,得知父亲意外去世很是伤心,她来不及等待丈夫从京城赶回,先行回陆家村。

行至半道来到一个不知名的村庄,因为天色渐黑只能投宿在村民家。杨娘子寻到一个有炊烟的屋子上前口开柴扉。

开门者是一个白发苍苍的阿婆,杨娘子说道:“老人家,能否打扰让我们在此住宿一宿。”

阿婆为难的说道:“小娘子,并非是老身故意刁难,实在是家中太乱,怕脏了各位的衣裳。”

杨娘子闻言微微一笑:“出门在外顾不了许多,老人家能给我们一口热水,有个容身之地就行。”

阿婆只好开门将众人放进小院,杨娘子撩开门帘屋内有一股刺鼻的腥臭味。她张眼望去看到屋内侧卧着一个老翁,只见他双脚肿胀恶臭就是从腿上传来的。

阿婆说床榻上躺着的人是老伴,十来年前患上脚疾,因为没钱耽误治疗,这病情也就耽搁下来。

杨娘子问阿婆为何子女不回来帮忙?阿婆叹息一声说是膝下有一个女儿叫做如梅。她在外乡有钱人家中当丫鬟,两地相隔太远实难回家照顾。

当得知阿婆的女儿叫如梅时,杨娘子先是楞了一下,旋即高兴的说道:“原来您的女儿是在我家府中做事呢。”

文章图片8

没错,阿婆口中的如梅正是当年陆小妹从管家手中救下的丫鬟,如今是陆小妹的贴身丫鬟。

杨娘子见老翁受伤的双腿很是愧疚,她小时候听人提起过如梅的事情,晓得当年老管家克扣工钱,迫使她盗窃府中财物去卖钱治病。

老管家是父亲提拔起来的,间接的也是杨家用人不善才害得老翁耽误治疗。于是,她转身对随从说:“天一亮,你就去最近的杨记布庄找管事,让他们派人来照顾老人家。”

搁在以前随从会借口要等回去复命,如今杨娘子已经是状元郎的夫人,这身份就不同了。就是杨驿在世都要对女儿恭敬。

阿婆闻言对杨娘子感激不尽,立刻去厨房做饭,旋即又空出一间房给杨娘子住。这一夜,杨娘子少有的一觉到天亮,也许是因为做了一件好事。

第二天,离别之际。阿婆让杨娘子带了几件新衣裳给如梅,她说女儿平日省吃俭用贴补家用,就是衣裳打补丁都不舍得扔,所以尽管女儿出嫁每年都是阿婆亲自给她做衣裳。

杨娘子答应会亲手交给如梅,这一路又是昼夜马不停蹄,终于赶在下葬前回到杨家。

杨娘子给父亲上完香后退出灵堂,她让杂役去找如梅过来。因为后娘陆小妹生病,如梅寸步不离伺候。

如梅来到跟前,杨娘子把阿婆缝制的衣裳转交给她,并将事情来龙去脉告诉了她。如梅闻言很感动,她哽咽的说道:“多谢大小姐出手相助。”

说完她伏在地上叩首,杨娘子将其搀扶起来,说道:“应该是杨家谢谢你才是,倘若不是杨家亏欠你,你的父亲也不会耽误病情。”

两人寒暄一二就有杨善派来的丫鬟找到杨娘子,说是去参加丧宴。杨娘子跟着丫鬟来到大堂,因其身份坐在主位上。

她四下张望这才发现桌上除了长嫂王氏在,二哥的妻子陆艳还没来。门外宾客陆陆续续进来,杨娘子见时辰尚早就起身前往后院。

她和陆艳是闺友,两人未做妯娌的时候就认识。所以,除开父母兄弟,她就与陆艳最熟悉。

她熟门熟路来到陆艳的房门外,就像往常一样不打招呼就推门而入。屋内顿时传来一声惊呼,只见陆艳正在用一条白绫一圈圈缠在肚子上。

杨娘子当然一眼就看出不对劲,她上前抢下陆艳手中的白绫。

她惊愕问道:“你这是为何?”

陆艳见来人是杨娘子这才松了一口气,她赶紧将门关上笑着说道:“我只是最近吃胖了。”

“胡说八道,你明明是有孕在身,为什么要骗我!”

陆艳闻言惊恐的捂住杨娘子的嘴巴不让其说话,正当她想解释的时候门外传来敲门声,陆艳一脸绝望的看向门外。

这个时候,抱着衣裳的如梦推门进入,陆艳这才回过神来,她赶忙说道:“你怎么来了?万一被马齐发现可怎么办?”

文章图片9

“马管家?这件事和他有什么关系。”,杨娘子疑惑问道。

如梅沉吟一会儿,踌躇半响:“大小姐,事已至此能够忙住二夫人的只要你了。你刚才问为何二夫人要用白绫缠肚子,她这都是为了保命啊。”

杨娘子心头一震,接下来如梅的话让她怒不可遏。

此事要从杨文离家看龙舟失踪说起,当日他负气出门,那是因为偶然发现大哥杨善提拔的管家马齐有贪墨的行为,但是杨善不但知道还包庇他,为此两兄弟大吵一架。

争执期间两人动手,杨善用砚台打倒杨文,杨文顿时生死不知。马齐及时出现,他将杨文藏在柴房中,又穿上杨文的衣服离开杨家,让人误以为杨文离开了。

本以为这件事做得天衣无缝还是被亲生母亲陆小妹看出端倪,母子一番对话,陆小妹扬言要把真相告诉杨驿。

就这样杨善整日提心吊胆,但是杨驿却没有一点像是知道的样子,后来杨驿外出谈生意,马齐擅做主张勾结盗贼抢劫货物,使得杨驿深受重伤。

杨善本想告发马齐,但是马齐在陆小妹的饭菜中做手脚让其中毒,他用解药做要挟,逼着杨善一起同流合污。

如今杨家男丁都已经不在世,杨善可以名正言顺的夺得家产。马齐说事成之后,只要分三成的财产给他就行,他会带着秘密与妻子如梅远走高飞。

马齐的同伙正是如梅,她是马齐的妻子又是陆小妹的贴身丫鬟,因此只有她能在饭菜中做手脚。

如梅本不想伤害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陆小妹,可是穷凶极恶的马齐说要是不答应就会伤害她的父母,迫不得已只好答应下来。

陆小妹中毒后自知无礼阻拦马齐,她深知如梅的苦衷。她恳求如梅一定不能让陆艳有孕的事情让马齐知道,倘若他晓得一定会伤害母子二人,以此让杨善霸占杨家财产。

所以,如梅避开马齐告诉陆艳真相。陆艳尽管晓得真相,但是她手无缚鸡之力无法逃走,只能求助如梅怎么办?

如梅见院子内挂着的白绫灵机一动,就让陆艳用白绫裹住肚子再穿上宽松的衣裳,以此掩盖怀孕的事情,待孩子出生以后再找机会离开杨家。

如梅担心马齐会再次伤害陆小妹,这才贴身保护她。直到杨娘子抱着母亲缝制的衣裳找上门,她晓得机会来了。

于是,这才大着胆子尾随在杨娘子身后跟进屋子,并将一切都告诉她。

文章图片10

如梅还告诉杨娘子,杨文并没有死,如今一直在别院昏厥,是她趁着马齐不注意将杨文带走的。

如今杨娘子已经是状元郎的夫人,她可以随意进出杨家,倘若其将别院的杨文救醒,就算杨善被马齐胁迫也无济于事,毕竟杨家尚有子嗣在世想要阻拦分家产易如反掌。

于是,三个女人协商其中细节。片刻之后,杨娘子离开屋子,她找到杨善说是身体不适要离开,杨善此刻心乱如麻没有怀疑就同意了。

杨娘子离开杨家马上赶去别院,果然看到杨文昏厥在屋内。于是,她又让信任的人去找郎中来救治,在此期间她写信给京师的丈夫,将事情经过告诉他。

另一边,杨娘子拿着陆艳的亲笔信去找老村长。当老村长得知杨家被马齐把持后怒不可遏,他旋即和村中长辈商量,暗中让村民监视从杨家出来的任何人。

文章图片11

半个月之后,杨娘子的丈夫李瑞被朝廷派到登封调查此事。马齐自知东窗事发想连夜逃走,如梅将此事告诉杨娘子。

于是,事先在村口埋伏的村民待马齐一露面就将其五花大绑起来送往县衙。事后,杨善见到杨文活着回来这才明白一切都是马齐设下的圈套。

在铁证如山之下,马齐最终伏法受到最严厉的处罚。杨家兄弟经过此事消除隔阂,陆小妹也痊愈了。

母子之间多年误会在陆小妹的一番话中化解,她之所以对杨文好,那是因为小时候自己犯错时,每次都是姐姐出面替她求情。如今姐姐去世,她作为姨母当然要保护姐姐的孩子。

至于为何对自己的孩子严厉,那是作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啊。

(故事完)

笔者写在最后:

杨驿夫妇从草根逆过上富贵生活,他们没有忘记初心一直善待陆家村民。庄稼人不骗庄稼人,庄稼人知恩图报两次帮助杨家化解危险,正可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陆小妹从小受到姐姐的疼爱,后来机缘巧合嫁给杨驿,虽然起初只是为了享受富贵,但是她却真实的保护了姐姐的孩子,不惜为之付出性命。正可谓“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如梅当初被陆小妹所救,后来嫁给马齐为妻。她骤然发现丈夫的恶行,却被他要挟成了帮凶。她本是善良之人,自当是不愿从恶,她这样做就是为了报答陆小妹的救命之恩,正可谓“恩欲报,怨欲报,报怨短,报恩长。”

杨娘子心地善良帮助如梅一家,倘若不是因为善行得到阿婆的信赖,阿婆怎会将亲手缝制的衣裳交给她?因为善行有机会接触如梅获知马齐的恶行,最后帮助杨家逃过一劫,真可谓“赠人玫瑰,手有余想。”

从马齐的经历看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也更加说明,“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尽管世上有诸多不平之事,看似好人没有好报,然而坏人都没有好下场,只是受惩罚的时间或早或晚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