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四个含“陵”字的古县名溯源

 兰博2000 2022-06-04 发布于湖南

作者:张子模

古代湖南地名中带“陵”字的郡与县都有,而位于五岭周边四个带“陵”字的古县宛如串珠,在湘赣、湘粤、湘桂的五岭一带排开,即醴陵县、茶陵县、泉陵县和舂陵县

此前笔者曾读到一篇题为《邑有圣陵,为何湖南带“陵”字地名特多?》的文章,对带有“陵”字的县名作了推解:“陵,故名思议,是'陵墓'的意思,为'帝王诸侯的坟墓’专用”。此文旋即又补充说:“由于湖南地处很多省份的中间,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人们大都要经过湖南的,如此以来,很多来自北方、东方、中原、大都市的帝王、诸侯、重臣、文豪、大儒、将军及其家眷、子女等,在南巡或出访、贬谪或外调、作战、经商、探亲、游览、发配时,到了湖南或死在湖南、葬在湖南,就留下了不少他们的墓地,及(或)留下了不少带'陵’字的地名——或者说湖南取了这么多带'陵’字的地名,多半是因为受了这些'外乡人’或'过路客’的很大影响。”

上述解说以“陵墓”、“墓葬”作为切入点,为带“陵”字的郡县找寻名称由来,而就此问题,本文也想对湘赣、湘粤、湘桂五岭周围的醴陵、茶陵、泉陵和舂陵四座带“陵”字的古县名略作溯源。

1.醴陵县(今为县级市) 名称由来似有三说:一说西汉长沙国的相刘越被封为醴陵侯,醴陵县名即经此而出;二说是有炎帝名为“参卢”,死后埋葬于此。有泉水,有墓地,故县名就称之为“醴陵”;最后一说则认为,由于此地多山有泉,水甜如醴,故名“醴陵”。上述三种说法的一、二两说疑问明显,只有第三种解说或更为接近本源。

一说长沙国的相刘越被封醴陵侯后才有醴陵县。可醴陵侯是吕后四年(前184年)四月封赏,汉王朝那时已立朝二十余载,难道未封赏醴陵侯之前,这里就没有县名?若真如此,那醴陵侯的“醴陵”二字又从何而来?此观点似乎将县名与封侯之间的前后关系颠倒,故难成定论。二说则因为是坊间传说,亦尚不足以取信。第三说有可取之处,因“甜如醴”广义上能与“甜酒”沾边,故有继续推理的空间。

“醴陵”一名的由来,最大可能性还是跟当地的酿糙煮酒紧密相关。因“醴”字的形体属于左右结构,分解字义就让人感觉到这里面或许蕴藏着中国“酒”文化的因素与内涵。如左边的“酉”字,在古代是一种常见的容器,且凡是与“酉”相关的文字,都基本与“酒”有一定关联;而“醴”字右下部的“豆”字,又是古代烧煮类器皿之一,上面的“曲”是麦的表意(也包括五谷杂粮),意即把麦子等杂粮放入容器里,经过发酵或烧煮后,就能将粮食制成美酒(甜酒则无需烧制)。湖南醴陵是宜人居住、务农经营的好地方,由于煮酒酿酒较有名气,就取一“醴”字在前,后再缀加丘陵的“陵”字,是为“醴陵”;且应是先有地名,才有“醴陵侯”的封赏。所以说,“醴陵”一名应当出现在汉代封侯的时年之前。

2.茶陵县 地处湖南东南边陲。据传,公元前221年即开始置县。茶陵县虽曾有声乡、茶陵军、云州、茶陵州等多次建置变迁,其治所中心也历经茶王城、马王城、鄂王城、金州城等数度迁徙,但茶文化的魅力却一直炙热不减。

正因茶陵是以“茶”的声誉闻名遐迩,所以老早就有“茶祖在株洲”,“千年茶饮始于茶陵”的美誉传扬。茶陵县的茶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该县的茶饮种类繁多,有如八宝茶、姜茶、豆茶、芝蔴茶、萝卜茶、盐茶等,都是长久以来的品饮方式。(据说唐代陆羽的《茶经》也有记载。)总之,茶陵因“茶”而得其县名,是名实相符的。

3.泉陵县 位于今湖南永州市。秦汉时期即有此名。据载,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后又封为泉陵侯国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位于兴安县界首镇城子山的原零陵郡迁治于泉陵县,此后,泉陵县便成为了零陵郡的首县。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由于州县治所发生变化,废了零陵、营阳二郡,却在泉陵县地(今永州市)设置永州总管府,而泉陵县的县名就改称为“零陵县”。

泉陵县既然取“泉”字为县名,其由来当然与泉水和泉井直接相关。据传,古代的泉陵县泉水清冽,声名俱佳。据记载一度广受赞誉的泉井主要有:撒珠井、吕虎井、紫岩井、春泉井、发珍井、惠爱井、朝京井、智全井、杨清井等。由于泉井多而有盛誉,泉陵便成为了一方县名,可谓是得名“泉水”独享芳华!

4.舂陵县 据说秦代开始建县,湖南的考古学家认定原县址地点在今宁远县柏家坪镇。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封长沙王刘发的第十三子刘买为舂陵侯,后为舂陵侯国。据《水经注》记载:“县本泠道舂陵乡,盖因舂溪为名矣。”可是,“舂溪”是因何而来,《水经注》并没有作出说明。是先有舂陵名还是先有舂溪水?此孰早孰晚之间终究离不开一个“舂”字。既然名称与“舂”字关联,欲溯其源,就只能从此中去找寻答案。

东汉许慎先生在《说文解字》里对“舂”字的解释为:“舂,捣粟也。”意思是说用棒杵临于臼上,捣去谷壳,方可除壳得米。是故,古来多有采用“舂”字组合的语词。如:舂谷、舂米、舂碓、舂糕、舂米粑粑等。民以食为天,“舂”字即与取食有着紧密关系。 而“舂陵”作为地名,出自九嶷山一带,若我们大胆猜测,是不是在其周边有某处自然景物,其外观形貌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有关“舂”的工具或用具状貌雷同才因而得名呢?

实际上,宁远九嶷山的确有一座海拔一千八百多米,峰势险绝,方圆几十里都举目可见的参天石——三分石。驻足遥观三分石,它的外观形状竟与村舍舂米的棒杵或舂米粑粑的碓嘴极为相似。

一般情况下,“舂米”“舂谷”是单个人便可操作,但“舂糕”或“舂米粑粑”却多半是三人搭档才能完成。三分石是由单体的三根棒杵矗立在一起,或许古时候在人们朴实的眼光里,这神奇的景观就正像是那舂粟舂糕的棒杵或碓嘴的化身。

此情形有如桂林山水的山名一样,其状千姿百态,其名多姿多彩,既有拟人,也有拟物,还有人文历史民间传说及地方风物的具体展现——如老人山、象鼻山、七星山、虞山、尧山等等。

而生活在三分石周边勤劳质朴的人们,也很有可能因其形似舂捣谷物的棒杵与碓嘴,便将这片土地称为了“舂陵”。因为有了“舂陵”,而后才又相继出现了“舂溪水”、“舂陵乡”、“舂陵县”和“舂陵侯”。一个“舂”字,确实是很有力度地展示了当地的社会历史和人文内涵。

由此可见,“醴陵”、“茶陵”、“泉陵”和“舂陵”等县虽带有“陵”字,但与“墓葬”和“陵墓”本质上可谓是关联甚微。

湖南位于东南丘陵地带,上述这些地名里的“陵”只是对“陵”为“大土坡”的一种最本源的记述。

至于零陵县,本文又何故未作追溯呢?零陵县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地形图》里不见踪影,据初步推断该地很有可能不是当时长沙郡的属县,而极有可能是属于桂林郡的下辖区域。

故此,有关零陵县名的由来及方位地点问题,将另作专文予以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