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兴纲将军忆商震巧释方振武、吉鸿昌

 梦想童年594 2022-06-04 发布于江西
王兴纲将军忆商震巧释方振武、吉鸿昌

1975年,王兴纲(左二)与从日本回国时的商震(左三)在一起。

商震巧释方振武吉鸿昌

王兴纲

王兴纲将军忆商震巧释方振武、吉鸿昌

商震,河北省大城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历任绥远都统、河北省政府主席、山西省政府主席、天津市长、河南省政府主席,抗战时期的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战后中国驻美军事代表团团长,国民政府参军长、中国驻日代表团团长,侨居日本。1978年5月15日在东京逝世。

1933年初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抗日同盟军,举国欢呼,全国各地爱国人士尤其青年知识分子,纷纷奔赴张家口,参加抗日同盟军。冯氏初衷,本期振臂一呼,全国响应,可以造成轰轰烈烈的抗战局面,达到抗战的目的。但是由于蒋介石实行种种破坏手段,因而冯掌握军权的旧部宋哲元、庞炳勋等则不听指挥,而内部意见,亦甚复杂。于是,声势浩大之抗日同盟军随即陷于土崩瓦解之势,最后剩下方振武、吉鸿昌等少数部队,向冀东一带挺进,意欲在长城内外开展游击战争。及至进至北平附近,经平津一些社会名流多次与方、吉接洽,结果商定由商震收编。记得当时蒋介石给商震电报有云:方振武罪无可逭,吉鸿昌情有可原,希秉承敬之意旨办理等语。为什么蒋介石对方振武处理要严,对吉鸿昌处理要宽?可能是因为方振武过去的地位声望比吉鸿昌高些,或许国民党特务机关还不了解吉鸿昌的政治面貌。

大概是1933年秋季的一天。在北平东北郊孙河镇一个院落里,商震和方振武、吉鸿昌见了面。一见面方振武首先说:“你来了很好,都交给你吧。”商说:“好办,好办,一切都好办。”吉鸿昌接着问商说:“凌勉之凌冰,当时任国民政府驻智利公使,河南人,与吉鸿昌有同乡之谊——编注还在智利吗?”商答:“还在。”吉鸿昌又说:“我想到智利去可以吗?”商答:“可以。”商震又对方振武说:“你怎么打算?”方说:“我想先到天津呆一呆再说。”于是商震示意随从人员都退出。他们三人又小声谈了一会。谈什么在窗外听不清。以后就同吃午饭。同时在孙河镇广场上有许多士兵架枪休息,其中不少人痛哭流涕,大概是伤心外患日急和抗日同盟军的覆灭下场。饭后商震派大汽车两辆,由卫士队队长沙金章带士兵一部分,押送方振武、吉鸿昌及其幕僚二十余人赴天津。开车不久,方、吉以下车解手为借口,入高粱地而逃走。其幕僚等则继续前进,开赴天津,经河西务时关麟征之第二十五师曾登车检査,指名问方、吉二人,沙金章答以未来而罢。此事究竟是商展故意释放了方、吉二人,还是取得了何应饮的默许,则不得而知。抗日同盟军余部约千余人,则由商震部第一四二师收编,据说其中有不少爱国青年知识分子,也有一些党员,以后均相继离去。当时国民党宪兵第三团正驻在北平,缇骑四出,白色恐怖,十分严重,一部分革命青年,能在商部暂时栖身避难,亦不幸中之幸事。方、吉之所以同意由商震收编,未尝不寓有此意也,其中有一人魏书林,又名一鸣,西安市人,共产党员,是我们河北军事政治学校同学,经我和另一同学向商震推荐,商委为军部上尉参谋。不久他回陕西,后任杨虎城部张汉民旅参谋长。后来听说与张汉民在陕西不幸一同遇难牺牲。

作者当时任商震第三十二军军部副官,曾亲历此事。虽属一鳞半爪,但可用以弥补史料之不足。(本文选自《 张家口文史资料(第26-27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