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燕帝国的第三任君主段随更可怜,在位仅仅一个月。他虽然也是鲜卑贵族,却毕竟不是皇室成员,那些慕容氏宗室如何服气?三月,原前燕宗室慕容恒与慕容永又突然率兵袭击段随,把他杀了,改立一个叫慕容顗的前燕宗室为燕王,再改年号为“建明元年”。慕容顗的父亲慕容桓是慕容皝的儿子、慕容俊的弟弟,曾经被前燕帝国封为宜都王,因此,慕容顗也就是慕容俊的嫡亲侄儿了,以与皇室的血缘亲疏来看,他自然拥有巨大的优势。慕容顗也是个聪明人,他接受慕容冲被杀的教训,登基没几天,就率领鲜卑男女40余万口离开长安,踏上了漫漫东归之途。殊不知,留在长安固然有危险;征途之中也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危险。大队人马扶老携幼、呼男唤女地仅仅走了二三百里,慕容恒的弟弟、护军将军慕容韬就将西燕帝国的第四任君主慕容顗诱杀于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东南)。慕容恒大怒,恨弟弟不给自己面子:这位君主毕竟是我做哥哥的拥立的,你为什么杀了他?不过,他毕竟还念着兄弟情分,没有对弟弟下手,只是离开了慕容韬,到别处安营扎寨。另一个拥立者慕容永却不甘心,与武卫将军刁云共同率军讨伐慕容韬。 ![]() 慕容永(?~394年) 慕容韬吃了败仗,只得厚着脸皮去投奔哥哥慕容恒。慕容恒改立慕容冲的儿子慕容瑶,而且直接称“大燕皇帝”,不再谦虚地称什么“燕王”了,并把年号改为“建明元年”。28岁的慕容冲,儿子能有多大呢?顶多十三四岁吧,跋涉于崎岖途中的鲜卑大众怎能相信这么幼小的皇帝能把他们平安地带回故乡?于是人们纷纷离开慕容瑶,投奔慕容永。结果,慕容永毫不费力地捉住慕容瑶并砍掉了他的脑袋,西燕帝国的第五任君主又“报销”了——这个可怜的孩子,登基与被杀都在三月份,也就是说,“在位”不足一个月;而所谓“登基”其实是虚的,一个小孩子不可能有什么实权,而被杀却是实实在在的。至于慕容恒与慕容韬这哥儿俩是个怎样的结局,史书上可没有交代。慕容永拥戴慕容泓的儿子慕容忠为帝,改年号为“建武元年”,这孩子的父亲倘若活着,至多三十四五岁,而他本人呢,最多十八九岁吧,当然,慕容忠更大的可能还是15岁左右,因此,实际上的大权全掌握在拥立者慕容永的手中。慕容永还真有两刷子,他办事干练,执法宽大而又公平,鲜卑部众都很服帖。行至闻喜(今山西闻喜),听说慕容垂已经称帝,慕容永大惊:即使同为鲜卑人,同为慕容氏,甚至同为原前燕帝国皇室成员,也不可能同时容纳两个皇帝呀!怎么办?不能也不敢再前进了,慕容永只得就地筑一燕熙城,把大家安顿下来。 ![]() 六月,武卫将军刁云又杀掉当了两三个月的第六任君主慕容忠,并拥戴慕容永为河东王。此时,慕容永之所以不称帝,估计是自知实力远远不如慕容垂,不得已而暂且承认慕容垂为“大燕皇帝”,并向慕容垂称藩——大丈夫能屈能伸嘛。到了十月份,慕容永认为,自己既然已经向慕容垂称臣称藩,回归故土应该没问题了。可是另一个问题又浮出了水面:东归途中有前秦军队把守着呢,怎么办?只得去求秦主苻丕:老兄,请您看在昔日同为一殿之臣的情分上,高抬贵手,借条路让咱们回家吧。苻丕却恨恨地想:呸!亏你还有脸提昔日情分!咱老爷子不就是被你们这班忘恩负义的“白虏”与“羌虏”生生逼死的么?攻陷我大秦国都长安的,不就是你的前任慕容冲么?我正欲找你报仇雪恨,杀光你们这群丑陋的“白虏”,你倒自己前来送死!还欲向我借路,做你的青天白日梦去吧!一个要借,一个不肯,那就只有凭武力说话了。结果,襄陵(今山西襄陵)一战,前秦军大败,慕容永乘胜占据长子(今山西长治)。大概自己也损失不小,所以不想再返回故土了,就将长子定为国都,并正式称帝,改年号为“中兴元年”。公元386年,西燕帝国内部走马灯似地杀掉了五个君主:慕容冲、段随、慕容顗、慕容瑶与慕容忠。其开国君主慕容泓虽然死于公元384年,却也是被“自己人”杀掉的。直到第七任君主慕容永登基,这个小小的西燕国才算结束了自相残杀,暂时安定下来。 正式称帝后一年多,大概是为了表示与慕容垂所建立的后燕帝国彻底决裂吧,慕容永杀光了慕容俊与慕容垂留在西方的子女、孙儿孙女,男男女女,没有留下一个,只不知儿媳妇、孙媳妇们是否包括在内?西燕国虽小,却也时不时地与西方的前秦、后秦,东方的后燕,南方的东晋等国发生战争,有时候是出于防御,有时候也主动进攻。比如中兴二年(公元387年)八月,慕容永进攻前秦大将兰登驻守的和宁(今陕西黄陵)城。到了十月,不但城没攻下,还被乘机杀来的后秦军队击败,只得退回山西境内。中兴五年(公元390年)正月,慕容永又亲自率军进攻东晋占据的洛阳,不料又被晋将朱序击败;慕容永不甘心,一年多后再向河南进攻,却再次被晋将杨佺期击败。一个蕞尔小国,怎经得起如此折腾?中兴八年(公元393年)十一月,慕容垂大举进攻西燕,并于第二年八月打到长子城下。直到这时,窘急无奈的慕容永才派出使者,分头向北魏与东晋求救。 ![]() 一北一南的两个国家倒是都派出了救援部队,尤其是东晋,权衡再三后觉得留下慕容永与慕容垂对抗,对自己有好处,终于决定“不计前嫌”了。只可惜魏、晋的军队还没赶到,长子城已被后燕军攻破,慕容永亦被俘杀,西燕灭亡。西燕的公卿大将30余人,包括那个武卫将军刁云,都被斩杀。第六任君主慕容忠是慕容永亲自拥立的,而刁云杀掉他后却一直没有受到慕容永的惩罚,这就使人不得不怀疑:慕容忠之所以被杀,是否由慕容永指使或默许?慕容永在位8年,由于生年不详,寿数也难妄断。只不过,在危急时刻,他曾派儿子常山公慕容弘为使者,并献上玉玺一枚,向东晋雍州刺史郗恢求救;后来怕东晋不肯出兵,又派皇太子慕容亮到东晋帝国去当人质。这大概可以说明,他的两个能够承担如此重任的儿子,总有20岁左右吧,如此,则慕容永本人应该也有三四十岁了。当然,慕容亮未能到达东晋,而是被后燕兵捕获。慕容弘的结局不得而知,而落入后燕手中的慕容亮,只怕就凶多吉少了。 地盘既小、寿命又短的西燕帝国,却创造了两个“最”:内斗最厉害,六位君主成了牺牲品;被杀率最高,七个帝王,百分之百,个个死于非命。 太悲惨了! (《高处不胜寒——皇帝与他的后妃儿女们》系列之185) |
|
来自: 金色年华554 > 《高处不胜寒/荣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