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2017-02-24)

 年波也则dz 2022-06-05 发布于浙江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以上是独龙族在世的部分蒙面女(部分蒙面女头图从网络搜集)

    我去年十二月中旬在独龙江旅行时了解到,独龙江乡当时(确切地说是2016年12月15日)仅存有27名蒙面女。而在10年前,独龙族蒙面女有68人(贡山县文史、图片资料)。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鉴于摧残独龙族妇女身、心的蒙面习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已被彻底废除,她们将是独龙族最后的蒙面女。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独龙族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封闭、落后、与世隔绝的状态,不到100年之前,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群婚、信仰原始宗教、结绳记事。而最令外界好奇和不解的是被称为“独龙族文化活化石”的蒙面女。

   由于缺乏文字记载,独龙族妇女文面的起源无从考证,关于产生文面女的原因众说纷纭。

   我在一本贡山县政协的调研资料上看到,蒙面女的产生只有300多年历史。由于缺乏可信的文字记载,他们对产生“蒙面女”的原因尚无定论。

   在民间,关于产生文面女的原因众说纷纭,其中最多而又靠谱的说法是:

   近两三百年来,藏族土司和僳僳族奴隶主势力不断深入独龙族地区,对独龙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榨。特别是藏族察瓦龙土司,每年都要向独龙族人民强收名目繁多的贡赋,甚至连嘴、耳、鼻、头发都要征税。如缴纳不起,便强掳妇女到藏族地区为奴。特别是年轻、漂亮的独龙族妇女,常常面临着被掳走他乡的危险。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独龙族妇女为了免遭掳掠,逃避土司的蹂躏与践踏,只好采取一种消极的自救办法:用锅烟子涂抹脸颊,甚至宁愿忍痛把自己的脸染刻成永远洗不掉的“黛墨青纹”,使陌生人望而生畏,不敢近前。久而久之,形成了纹面的习俗,并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

    所以,纹面是历史上作为一个人口特少、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民族保护妇女、求得繁衍的一种消极反抗形式。

   也有人说:据一些人类学家的研究,在较为原始的社会里,某些氏族或部落常常将文面刺青看作是美的象征和区分不同氏族的标志,或许这一论断也适用于独龙族。但独龙人对此一直执否定态度。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过去,独龙族女孩在一般10-15岁就要蒙面。这她对于她们来说,这是一种极其痛苦的过程,她们说,这叫“生不如死”!

       纹面时先将脸洗干净,直躺在河边的沙滩上,由专门的纹面师(必须是女的),用细竹签蘸上锅烟子调成的“墨水”,在脸上画出图案;待墨迹干后,再用削尖的竹签,按画出的图案,用木棍敲打进脸上皮肤表层,每刺完一条线就将血水拭去。如此由上而下将脸上的图案刺戳完毕,紧接着再用由锅烟子水与药草(龙胆草,可起到消炎作用)捣和成的汁(锅烟子和药草的汁液要事先在碗里泡三天三夜),反复在脸上揉擦,直到汁液渗透皮肤底层。大约一两个星期后,伤口愈合,创口脱痂,所文的部位呈青蓝色图案,再也抹洗不掉。从此,这张脸将伴随女人终生。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13岁蒙面,今年61岁的董春莲是独龙族最年轻的蒙面女。由于她练就一手纺织独龙毯的绝活,曾被昆明的云南民族文化村聘请表演纺织独龙毯,到过北京、香港、澳门,见多识广,经常有记者采访她。

    对当年纹面刻骨铭心的痛苦,董春莲还记忆犹新: “我当然不愿意文面,但妈妈一定要我文。爸爸在我长两颗牙齿的时候就不在了,所以妈妈的话就一定得听……

  “妈妈说以前在北边西藏察瓦龙的藏族土司,还有傈僳族头人,经常来我们村里抢女人,看见漂亮的就用绳子拴起来一串串地拉走,连结了婚的也不放过。中意的就做他们的妻子,不中意的就当奴隶干活。那是很苦很惨的。而文了面的女人是不会碰的,所以独龙族妇女认为文面有避邪的功用,因此妈妈坚持要我文面,虽然那已经是1970年,早已没有藏族、傈僳族来抢独龙族女人的事了……

  “给我文面的是我的大姨婆,她是有名的文面师傅,经常有人请她去文面。她的手艺好。手艺不好的文出来就不好看了,所以一定要请好的师傅。要用苞谷酒给师傅喝,送一点吃的,还要杀一只鸡。只有女人能做文面。现在会文面的人都去世了……
  “文面是很痛苦的。从早上七八点钟要文到下午五六点钟才能完,文的时候很疼,后来就肿,肿得眼睛睁不开、嘴巴张不开,一个多星期都无法吃饭,由妈妈用树叶蘸点水喂我,要两个多星期才好。当时我哭得很厉害,哭了整整三天三夜,连妈妈都后悔了……

 “我要有女儿的话,就不会给她文面。当时我只有13岁,还不太懂事,只能听妈妈的。到了十五岁,我开始懂事了,对着镜子看到自己这张脸,只能偷偷地哭”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独龙江峡谷上下约90余公里,在独龙江乡境内分布有数十个自然村落,现在已整合设立6个行政村。蒙面女的分布,上游的村落与下游的村落截然不同。

   下游的巴坡、马库等村,现在已经没有蒙面女。在过去,这些村里的妇女也不文面,即使文面也只纹嘴唇下部的下巴部分作为点缀。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现在的马库村由马库、钦郎当、独都和迪郎4个村庄异地搬迁而成,全村只有70户人家,是独龙江乡靠缅甸边境最近的村落,全村没有一个蒙面女。其原因是远离藏族土司、傈僳族头人势力范围,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他们还骚扰不到这里。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原始村落钦郎当距离中缅边境41号界碑很近,从钦郎当南走,过哈巴(月亮)瀑布,前行不到两公里就是中缅边境41号界碑。

    由中缅都没有在此布卡设防,双方的边民可以自由往来。不少游客也专门来到界碑前合影,穿越边界走一段路,过一把“出国瘾”。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迪政当、龙元、献九当是现存蒙面女较多的行政村,其中龙元村河西的一个小村庄里就有四位。其原因是这些村庄地处独龙江峡谷上部,离西藏、傈僳族区域较近。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经过长途跋涉到达龙元村,准备与约定的蒙面女见面、拍照,没想到这位蒙面女上山打柴去了,由于山上有她的老房子,邻居也不知道她今天是否还回来。。年逾80的老枢还上山,让人不可思议。
    正当大家对探访蒙面女失去信心时,住在村子中部的一住老乡告诉我们,在他家隔壁的蒙面女今天刚好在家。 

   于是,我们在这位老乡的带领下,朝村內蜂拥而去。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蒙面女.江桂清,原名松巴(译义:顺利、园满),汉文名字江桂清是她进扫盲班时老师给取的。1940年出生,16岁(1956年)时自己要求文面,她的纹面细致而整齐美观,着色均匀。家庭境遇很不好,丈夫孔学良因患精神病在几年前跳江身亡,二儿子孔学强也神志不清,三儿子在参加修建独龙江乡村公路时不幸被飞石击中而亡。现在她最大的愿望是能去西藏察隅县见到表姐。

   76岁的江桂清热情、随和,游客要求同她和影来者不拒。她应该是在世的、年龄最小的独龙族蒙面女之一。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独龙族老乡真的很纯朴、热情。正当游侠们争相与江桂清合影时,老乡又为我们找来另一位蒙面女。

      蒙面女.可仍南松(译义:老大),2016年94岁。10岁时文面,20岁成家,丈夫是上门女婿,育有四男二女。老人喜欢孤独,不愿与儿女住在一起。二年前摔了一跤,造成股骨骨折,现在行动很不方便。她最大愿望是在有生之年乘车走出独龙江到贡山县城看一看。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小孙子来了,她招呼他一块坐下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小心翼翼地把游客给的钱放进口袋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告别可仍南松,她颤抖地伸出左手,提上塑料包里装的独龙族食品,非要送给我们。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村民告诉我们,对独龙江的蒙面女,政府有特殊的照顾,除了享受低保待遇外,每人每年还有1000元钱的补助。(1000元…值得歌功颂德吗!)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离开独龙江,我的脑子里经常浮现亲眼所见的两位蒙面女满脸皱折与布满蚕豆大小蓝色斑痕的面孔。她们那忧愤、无助的眼神,似乎在诉说自已一生的怨和恨。

写在独龙蒙面女脸上的历史密码

    在遵循传统的年代,纹面是独龙族文化生态中不自主的一种选择,是他们民族身份的一种象征。解放后,文面被视作迫害妇女的一种陋习被逐渐禁止到彻底地根除。

    对于这个人口只有数千,没有文字的民族,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才成全了她们将自己独特的文化生态保存下来。在当下,这种弱势文化已经将它的脆弱显露无遗。即使是将它写在脸上,也无法阻止凋败的命运__如今这些图案变成了无解的密码,连独龙人自己都已无法说清纹面的意义所在。

    在城市化与全球化的车轮下,文化的融合与身份的迷失你推我搡滚滚向前,任何阻挡都显得如此无力。不知在若干年后,独龙人还能否记得,他们曾经是一个把历史写在脸上的民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