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梅城人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清新书屋y 2022-06-05 发布于广东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梅州客家人俗称“五月节”,相传是屈原投江的日子,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与如今的端午节相比,旧时的端午节是梅城人仅次于“过年”的大节日。

梅城端午习俗概况


梅城人旧时对端午节非常重视,祠堂祭祖有“一年、一节”的说法,一节指的就是端午节。在端午节那天一般都需举行隆重的祭祖、敬神活动。梅城人广义的端午节,其实并不仅仅指的是农历五月初五,还包括了五月初六。梅城有“年初二,节初六”的乡谚,意即年初二及端午节第二天五月初六皆为出嫁女儿回家探亲的时间。

图片

彩船经过处,两岸观者如堵。(图片来源:美国南加州图书馆)


早在先秦时期,甚至更早,人们就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恶月、毒月,重五之日是恶日,因此端午要进行一系列的辟邪、祛疫活动。在端午节,梅城人辟邪祛疫的习俗较多,主要有家中挂艾草,使用香草沐浴,戴雄黄袋等,据《乾隆嘉应州志》记载:

端午,缚艾悬于室以辟厉,采各香草,烧汤沐浴,儿女带小雄黄袋厌胜。

旧时梅城的儿童到了端午节,要用菖蒲煮水洗澡,每个人还会得到一个香囊,这些习俗都有辟邪消灾祛病之意。旧时梅城地区制作的香囊特别精美,红紫相间,用金色彩线和锦帛缝制而成,有些还嵌有珍珠,内装雄黄、沉香等药粉。清末梅城诗人张芝田在《梅州竹枝词》中写道:

细缝金线半嵌珠,
绣得香囊紫间朱。
打扮儿童光泽甚,
一盆清水浴菖蒲。
原注:州俗,端午作小雄黄袋与儿女戴,多摘菖蒲和水洗之。

除了家中挂艾草,民国时期梅城人还在门上插菖蒲,此外还有吃雄黄酒、制作粽子、龙舟竞赛等习俗。据民国时期《梅县要览》记载:

梅县人,每届端阳节,家家皆折菖蒲插门上,以辟邪禳毒。午前以三牲果品祭祀祖神,正午吃雄黄酒,俗云可辟毒。各家多作糯米粽子,与各地略同,午后有龙舟之举,惟近年来大都已停歇了。

龙舟竞赛


龙舟竞赛是端午节中最富有节庆和联欢气氛的一项集体竞技活动。龙舟,是龙与舟的结合物,即将船制作绘画成龙形。端午龙舟竞渡的渊源是南方水居民族庆祝龙神再生的祭典,后来中原民族的崇龙信仰、祈龙求雨的习俗又注入整合到了端午竞渡的习俗中来。

梅城最早有关端午节赛龙舟的记载是在康熙《程乡县志》中:

午节泛蒲酒,竞龙舟,馈遗如元旦。

在清末民初的梅江上,端午期间最扣人心弦的当属龙舟竞赛。据丘逸在《1935-1936年的赛龙舟》一文中介绍,当时梅城的龙舟竞赛参赛龙舟一般有五六艘,由农历五月初四开始,至十四结束。赛龙舟定有奖励办法,事前做好彩旗,用红绸布系在竹竿上,写着“江中第一”“水上英雄”“尚武精神”等赞语,迎风招展,旗端系着奖金,插在坝尾咀岸上,以示鼓励。

图片
图为民国时期端午节“的两层观船,可清晰看到二层左侧有位男子站立(图片来源:美国南加州图书馆)

竞赛时,参赛龙舟分为上市、下市两队。上市的为红龙,下市的为黄龙。当时的参赛之人多属织布工人、撑船工友,一般安排一人主持“跳龙船头”。开赛号令一响,参赛龙舟在指挥人员指挥下,击鼓鸣锣,“咚咚!锵!咚锵!咚咚锵!”,有节奏地划舟,龙舟飞跃般前进。当时的赛程由乖子渡起点,至梅江桥柱下,然后回头逆水划至终点坝尾咀领奖,先至终点者摘到彩旗即获奖。比赛时两岸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彩船游河


梅城旧时的端午节在举行龙舟竞赛的同时,还会开展“彩船游河”的活动。端午期间龙舟竞赛各处皆有,而“彩船游河”却是梅城的特色。据民国梅城诗人孙波庵在《洪杨以后社会状况十四首》中记载:

灯艇龙舟竟彩新,
团花簇锦镜波陈。
夜深一笛河中奏,
万点华灯共畅神。
原注:端节彩船十余条,张灯竞胜,夜游河竟二日夜,为他处所无。

据清末梅城诗人张芝田在《梅州竹枝词》中的记载,旧时端午节的彩船主要集中在江南的晏公庙(后为建梅江桥而拆除)附近:

行宫一笑唤艄公,万个篁青四壁红。
每值午天舟似蚁,吹箫打鼓泛波中。
原注:出南门渡江二里许有宫,土人呼曰“梢公”。每届端阳,画船箫鼓多萃于此。

当时梅城端午节“彩船游河”的盛况在民国梅城诗人梁伯聪的《梅县风土二百咏》中介绍得很详细:

灯船过处万头攒,
仕女排云两岸观。
自恨生迟无眼福,
节逢端午再求难。

原注:端午节,旧历初五、初六两日。近城梅江,作龙舟竞赛,观船游河。竞赛龙舟有五六条,观船取六篷船,撑起纸扎楼阁,遍插五色长方绸旗,佐以鼓乐,置神座其中。盛时观船有十五六艘,夜间每船灯火千数百盏,返映河中,光澈上下。环数十里乡人咸来赴闹热。沿江上下两岸,仕女如云,扇影衣香,万头攒动,极一番盛事。入民国渐减少,抗战至今全除,而节事遂冷淡矣。

图片

图为民国时期梅城端午节“观船游河”盛况,篙夫站在六蓬船高高的船头上,船头还有彩绘。远处为梅江桥。(图片来源:美国南加州图书馆)


梅城旧时的“彩船”,因装饰有精美的彩色纸扎楼阁(上下两层,二楼可自由行走),故名。又因船上放置有神像,又称“神船”。据梁伯聪诗中介绍,它是在梅江特有的六篷船上制作而成。六篷船是清代及民国时期经常往来于韩江和兴梅河道的主要水上运输工具,也是以船为家的疍民主要的居住、工作场所。据清道光时梅城人杨懋建在《梦华琐簿》一书中述:“嘉应之水曰梅江,达潮州以入海。往来皆乘六篷船,如浙之江山船。”

乾隆年间曾任兴宁县典史的俞蛟在《潮嘉风月记》一文中详细地介绍了六篷船的规模、结构:

六篷船形势,昂首巨腹而缩尾。首长约身之半,前后五舱。首舱,居则设门,并几席之属,行则并篷去之,以施篙楫。中舱,……虽宽不能旋马,而明敞若轩庭。

潮海关税务司辛盛在《1882-1891年潮海关十年报告》有这样一段记录:“外国人普遍叫它'纸船’,中国名称是'六篷船’。它主要用于从嘉应州及邻近地区运来纸和木炭。这种船体宽、底平,船头弯弯翘起有十尺之高。”

六篷船造型奇特,“昂首巨腹而缩尾”,船头翘起有3米多(十尺)高,颇有精神昂扬之感。又因为中部体宽,适合在其上进行搭架,因此“彩船”多使用其制作。在搭架后,技术精湛的纸扎、灯彩工匠便开始制作,最终成果是两层楼阁状的彩船。

图片
图为民国时期梅城端午节的两宫圣母彩船。(图片来源:美国南加州图书馆)

据梁伯聪在注中介绍,在端午节这天,梅江上一般有彩船十余艘,遍插五色长方绸旗,船上放置圣母、五显、火神、财神等神像,主要是祈求神灵保佑人们的行船安全。彩船上还布置有成百上千盏灯,到了晚上,每艘船都张灯结彩,争奇斗艳,船队荡游梅江,八音弹唱,颇有升平盛世之感。“彩船游河”的活动一般连续两天,在端午节期间,梅城附近的人们都来到了城里亲戚家做客,除了过来欣赏龙舟竞赛,还在“彩船游河”时欣赏其精美的纸扎及灯彩艺术。

正如梁伯聪先生所言,我们现在也颇有“自恨生迟无眼福,节逢端午再求难”之感。梅江上的“彩船游河”活动在抗战之后便停止了,那船头高高翘起的六篷船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制作彩船上精美的纸扎、灯彩的工匠也早已作古。或许,作为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湛纸扎、灯彩制作艺术也已经跟随工匠离去,当年“彩船游河”的盛况永远地消逝在历史中,我们只能从民国时期有限的文字及旧照片中去窥探一二。

来源:梅州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