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定要警惕这6大「洗脑方式」

 天地人和w 2022-06-05 发布于福建

追名逐利的商业场上,到处充斥着各种隐秘的、低质量的洗脑信息。

稍不注意,我们就很有可能掉进这些思维陷阱里,被资本家无情地割了韭菜。

所以,这篇文章,我总结了6个,大家可能都亲身经历过的「洗脑方式」,如果下次再碰到这些,一定要尽快远离。

01. 「 捧杀」

鲁迅先生曾说过:

“欲置人于死地,可“棒杀”,即打死对手;也可以“捧杀”,即用不停地吹捧,使对方在自我陶醉中完蛋。”

只要别人不停地夸赞你、表扬你,即使夸赞的内容并不真实,久而久之,你也会自认为自己身上确实有某种品质。

给大家举个例子:

小时候,老师经常会跟父母说:“这孩子脑子不笨,就是太调皮了”。 隔壁家一位阿姨也会经常夸赞你:“这孩子脑子聪明得很,长大了一定有出息”。 就连同桌阿呆也会跟你说:“你这么厉害,作业拿来我抄一下。”

就想问一下,面对这样持续高能的彩虹屁,你还能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去分辨他们说的是真是假嘛?

不会!

你只会把自己一直不及格的成绩,合理化为暂时的滑铁卢,只要自己认真起来,这一切就都不是问题。

可是,到最后你却发现,暂时的滑铁卢,变成了永久的伤疤。

被吹捧蒙蔽了双眼的你,错过了大好的学习时光。

02. 「光环效应」

心理学上,有个“光环效应”。

它是指,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 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

也就是说,当你非常崇拜或者信任的人,在某一方面做出了非凡的成就,你就会认为他在每个方面都会很有建树。

比如,某明星推荐的洗发液 ,奥运冠军代言的高钙片,影视演员推荐的净水装置……

其实,这些在某一领域获得巨大影响力的人,并非对每个领域都了解。

只不过他们头顶的光环,加之我们对他们的喜爱和信任,左右了我们对事物的一种准确判断。

03.「亏本让利」

“挥泪大甩卖,因厂家倒闭,现所有商品,全部5折处理;” “降价了,降价了,商场大促销,买一送一,买五送二;” “亏本清仓,所有商品,1折出售,仅限三天……”

这些大跌眼镜的宣传方式,为何会经久不衰?

原因在于,作为买家的我们,总想用最少的钱来买到最贵的东西,其中的差价,就是我们省出来的钱。

差价越大,省钱越多,赚到的便宜也就越多。

可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一件商品的具体成本是多少,所以一旦商家做出了让利行为,我们就会误以为赚到了便宜。

一件标价为300块钱的衣服,很少会有人买; 可如果标价从3000直接降到了300,就会有很多人去买。 因为大家都会认为,用最低的价格买到了最高档的衣服,这是赚到了大便宜啊。

所以,很多商家会假装自己已经做出了最大的让利,甚至都开始亏本了,不知情的我们就会以为赚到了便宜。

04. 「价值捆绑」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必需品,另一类是非必需品。

必需品,就是生活中我们必须要用到的东西,比如,水、食物、衣服、鞋子之类的东西。

非必需品,就是生活中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比如,手表、字画、艺术品、钻石之类的东西。

如果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对于那些有用的东西,价格往往不会很贵,而对于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价格往往都很昂贵。

比如,一克拉钻石的价格大概在10w-20w之间,而一立方水的价格,最高都不会超过70块。

那,怎样才能把这些可有可无的东西销售出去呢?

价值捆绑。

赋予毫无一用的东西一定的价值,这样人们消费的就不仅仅是产品,还有产品背后的价值。

比如,钻石与真爱捆绑在一起;字画、艺术品与收藏捆绑在一起;手表就与身份品味捆绑在一起……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高价买回来的,除了产品外,还有商家包装好的价值。

05.「利用痛点制造焦虑」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这个年龄段该有的痛点和焦虑。

而且,同类人群身上的痛点和焦虑,大致都差不多。

比如,女孩子爱美好打扮;男孩子喜欢打游戏买装备;小孩子对玩具爱不释手;老年人则会更加注重身体健康……

只要能准确抓住某类人群的痛点,用广告等宣传方式去制造大量的焦虑,那么这类人群就愿意自掏腰包,来消费产品以帮助他们缓解焦虑。

比如“女孩子到了30,就一定要注重眼部保养,不然就会长细纹”,于是怕老的女孩子就会去买高价眼霜; “人老了,骨骼就会变脆,一定要多补维生素、高钙,还有软骨素”,于是保健食品一度在老年人中间很畅销。

虽然说,我们不可能完全摆脱焦虑,但是我们应该清楚自己的需求与处境,而不是一味地被资本家忽悠着往前走。

06. 「认知壁垒」

人类的鉴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大都来自于对外界信息的获取。

你接触到的信息量越大,你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和认知,就越全面。

相反,如果你只接触某一小领域内的信息,而且不断地重复出现,那么你就会失去正确的判断。

比如,恐怖的传销组织,就是利用这一方式给很多人洗脑,结果导致人财两空。

而且频繁出现的信息,会把你的思维和认知固定在某个狭小范围内,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道厚厚的壁垒。

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一定不要沉迷于那些毫无营养的短视频APP里,因为大数据会根据你的喜好,给你推荐很多同质化内容。

比如,你喜欢长相帅气的男神跳舞,那么只要你打开APP,就能看一整天欧巴跳舞; 你喜欢关注时事新闻,那么你就能看到每天发生在外国的冲突、暴乱以及战争。

长此以往,你就只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看想看到的东西,听想听到的话。

所以,在时间充沛的情况下,就多阅读一些高质量的经典书籍。

不仅能帮你慢慢摸透整个社会的运转模式,而且对人性,你也会有更深一层的感悟。

只要打开手机,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

如果不加以甄别,就全盘接收,那么我们只会成为商家手里,那待宰的羔羊。

所以,给自己的大脑建立一道防火墙,不要轻易被那些眼花缭乱的套路,捆住了思维,要多维度地去思考事情的本质。

要深度思考,再做判断,而不是,一味地全部复制,又重新粘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