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中,为何湘云前期与宝钗交好,最后却和黛玉走得更近?

 谁家庭院木樨香 2022-06-05 发布于山东

《红楼梦》中,史湘云前期与宝钗交好,最后却和黛玉一起住进潇湘馆。为什么呢?其中原因,在于湘云对宝钗和黛玉认知的变化。宝钗和黛玉的性格自来如此,从未改变。改变的,是湘云的心境。

随着湘云的长大,她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看问题表面化,因此对黛玉有了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懂得她和自己一样,都是性情中人。也懂得了,原来对自己很好的宝姐姐,是对每个人都很好,自己只是其中的一个。看似尖酸刻薄的黛玉,原来很宽容,也很温暖。看似温柔可人的宝钗,原来是个冰美人,只可远观,任何人都未曾真正走入她的内心。

湘云与黛玉逐渐疏远的同时,逐渐亲近宝钗

黛玉刚来贾府,贾母原本想和宝玉一起,住在套间暖阁儿,让黛玉暂时住在碧纱橱里。冬天住在一起,又暖和又热闹。由此可见,贾母对宝玉和黛玉的疼爱,让别的姐妹望尘莫及。宝玉不肯,跟贾母撒娇,非要住在碧纱橱外的床上。面对这个宝贝孙子,贾母岂有不同意的道理?

于是,贾母给他们二人每人安排了一个奶娘和丫环照顾,其余的都住在外间,夜里听候使唤。聪明的凤姐派人送来一顶藕合色花帐,还有生活必需品,锦被缎褥之类。这一段,第三回描绘得很详细。

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贾母想了一想说:“也罢了。”每人一个奶娘并一个丫头照管,余者在外间上夜听唤。

黛玉未来之前,经常来贾府小住的湘云,和宝玉的关系,想必也是非常熟悉的。都是两小无猜的年纪,在一起玩得开心,也是很自然的事情。黛玉来了之后,湘云原来在宝玉心中的地位被黛玉取代,年纪尚小的湘云,最初的时候,心里自然会有些不舒服。这从湘云对待黛玉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红楼梦》第五回,宝钗跟随母亲来到贾府,宝玉和黛玉的变化因此有了微妙的变化。而同时受到影响的,还有湘云。湘云对于宝钗的亲密友情,处处维护之心,书中有多处描写。

宝钗未来之前,宝玉和黛玉二人之间亲密友爱,与别的姐妹不同。因为他们二人一起跟贾母住在一处,白天同行同坐,晚上住在一个屋檐下:夜则同息同止。宝玉和黛玉的房间离得很近,因此会有更熟悉的感觉。因为熟悉,所以亲密。因为亲密,所以容易求全责备、为了一些小事有争执。

品格端庄大方,容貌丰美的宝钗,刚来贾府,便收服了一大波人心。下人们觉得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对她的评价都不错。就连湘云,也觉得宝姐姐好,甚至当众说,要是有个这样的亲姐姐就好了。

其实,单纯的湘云并不知道,爱耍小性子的黛玉,其实很好相处,从不跟她计较。你看,《红楼梦》第二十回里,湘云看到宝玉和黛玉在一起说笑,笑着说,“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

黛玉跟湘云开玩笑,笑她把二哥哥叫成爱哥哥,打趣她,要是下围棋,该说幺爱三四五了。其实,这原本就是一句玩笑话,可是湘云却认真了。她有点不开心,黛玉没来之前,她和宝玉是最亲密的,玩得最开心的,如今,宝玉也不怎么搭理自己,也不像以前那么热心了。对于小孩子来说,心里的失落感,可想而知。这就好比原本属于自己的心爱玩具,突然被人抢了去,心里的难过,没有人能理解。

这里,湘云不但当面指责黛玉,还拿她和宝钗比较。其实,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湘云的天真烂漫、心直口快。两个人,怎么能单独拿出来对比呢?她的做法,确实有失妥当。

史湘云道:“他再不放人一点儿,专挑人的不好。你自己便比世人好,也不犯着见一个打趣一个。指出一个人来,你敢挑他,我就服你。”黛玉忙问是谁。湘云道:“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黛玉听了,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他!我那里敢挑他呢。”

第二十二回,宝钗过生日,贾母亲自拿出二十两银子,给宝钗过生日。大家在一起开心地听戏,唱戏的

小旦,虽然只有11岁,但是容貌和黛玉有几分相似。凤姐笑着说,这孩子扮上像一个人,看你们谁能猜出来?宝玉、宝钗,还有很多人,都猜到了,都不敢说,他们怕林妹妹生气。湘云口无遮拦,直接说,“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宝玉赶紧给湘云使眼色,其实是为了她好。

你看,这时候的湘云,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失言,没有感激宝玉的提醒,反而赌气要走。湘云让翠缕收拾衣服,打包。说是明天一早就走,在这里看人家鼻子眼睛,什么意思?宝玉解释,她错怪自己了,原是因为害怕林妹妹多心,害怕湘云因此得罪黛玉。

湘云不但不听,还数落宝玉,“你那花言巧语哄我。我也远不如你林妹妹,别人说他,拿他取笑都使得,只我说了就有不是。我原不配说他。他是小姐主子,我是奴才丫头,得罪了他,使不得!”说着话,便向贾母里间,气呼呼地躺下,睡觉去了。

你看,湘云与黛玉关系的渐渐疏远,还真不是因为黛玉的小心眼,而是因为湘云自己的缘故。书中第21回,湘云还住在林妹妹的住处潇湘馆。当时,林妹妹跟湘云开玩笑,说她说话不清,湘云好一阵数落,黛玉也没生气,晚上两个人仍然同塌而眠。

“那天早又掌灯时分,王夫人、李纨、凤姐、迎、探、惜等都往贾母这边来,大家闲话了一回,各自归寝。湘云仍往黛玉房中安歇”。

宝玉送黛玉和湘云回潇湘馆时,已是二更时分,袭人来催了好几次,宝玉才回怡红院休息。第二天一大早,宝玉就跑来看她俩。从黛玉和湘云的睡姿,就能看出两个人的性格。你看,林妹妹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湘云呢,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又带着两个金镯子。

宝玉看见了,摇头叹气,“睡觉还是不老实!回来风吹了,又嚷肩窝疼了。”宝玉一边说着话,一边替湘云盖上被子。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很多年前,湘云住在贾府,和宝玉非常熟悉。很可能,她和宝玉一起住在贾母那里,是两小无猜的小伙伴。

黛玉让宝玉先出去,让她俩起床。这个时候,湘云和黛玉的关系还是不错的。黛玉和湘云起床后,宝玉又进去了,二人梳洗完毕,宝玉用湘云剩下的水洗了脸,湘云还给宝玉梳头。由此可见,这个时候,三个人的关系也很融洽,对于湘云给宝玉梳头,宝玉用湘云的水洗脸,袭人大为恼火,甚至向宝钗诉苦。反观黛玉,很淡定,一点没生气。可见,林妹妹其实很大度。

任性的湘云,从黛玉和宝玉那儿,都得不到她想要的温暖。自幼缺乏父母关爱的湘云,内心其实非常敏感,很没有安全感。行为处事很有主见的宝钗,看穿了湘云的心事,懂得她的为难。

宝钗像大姐姐安慰小妹妹一样,给了湘云很多温暖。没有心机的湘云,也时常向宝姐姐诉苦,诉说自己在家做家务的辛苦。不得不佩服宝钗的识人本领,她能看到你的内心。短短时间内,她收服了很多人的心。袭人喜欢她,湘云向她靠拢,就连挑剔的赵姨娘,都夸奖宝钗会办事。

根据书中的描写,从第32回开始,湘云对黛玉的不满越演越烈,事情的导火索看似是黛玉铰的扇套其实是因为湘云内心深处的压力。湘云和袭人在背后议论黛玉,袭人不喜欢林妹妹,聪明的她总能煽风点火,激怒湘云,自己反而不出面。单纯的湘云,也总是一触即发。先前知道迎春被奶娘欺负,气得要去为她出去。如今,在袭人告诉她黛玉铰扇子套儿的事,马上就爆发了。

湘云冷笑道:史湘云冷笑道:“前儿我听见把我做的扇套子拿着和人家比,赌气又铰了。我早就听见了,你还瞒我。这会子又叫我做,我成了你们的奴才了。”

湘云送给姐妹们每人一个戒指,唯独宝钗把自己的送给了袭人。等湘云给袭人送戒指时,袭人笑着说,自己已经有了,是宝姑娘送的。湘云感激宝钗,感情的天平从此开始向宝钗倾斜。

湘云笑道:“我只当是林姐姐给你的,原来是宝钗姐姐给了你。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

湘云与宝钗渐行渐远,只因湘云的口无遮拦与宝钗的细心周到相去甚远

袭人这个人,一直是我最不喜欢的一个角色,不大气,还喜欢挑拨离间。为了显示自己的忙碌,突出晴雯之懒,她几次三番让湘云帮忙,给宝玉做针线活。第32回,通过宝钗与袭人的聊天,我们知道,湘云在家里的日子并不好过。她的婶母让她做针线活。经常熬夜。好几次湘云跟宝钗诉苦的时候,眼圈都红了。

宝钗细心,体谅湘云自小没有爹娘的苦楚。而黛玉呢,自己无父无母,虽然有老太太疼爱,但是心里难免会与别人比较,难免感伤。黛玉和湘云,同是天涯伤心人,谁又能安慰谁呢?因此,宝钗的出现,给了湘云从未有过的温暖,对她逐渐亲近,也是人之常情。

自小失去父亲的宝钗,因为哥哥时常闯祸,比其他女孩子更有家庭责任感。她面面俱到、做事妥帖。书中没有明确提到,湘云从何时起不再住在潇湘馆。但是随着湘云与黛玉关系的疏远,她在第37回搬到蘅芜苑与宝钗居住之前,应该住在贾母那儿。

探春成立海棠诗社,恰好湘云来了。当时,湘云的叔叔迁了外省大员,要带着家眷去上任。贾母舍不得湘云,便把她留下,让她住在贾府。湘云呢,随着年龄渐长,逐渐有了心事,更愿意和女孩子在一起聊天,很多话不愿意再跟老太太分享。于是,湘云更愿意和宝钗住在一起。“至晚,宝钗将湘云邀往蘅芜苑安歇去”。

湘云自告奋勇,要做东。她说,“明日先罚我个东道,就让我先邀一社可使得?”大家当然开心,都说太妙了。唯独宝钗,替湘云排忧解难。她俩商量拟题目的事情,宝钗说,你自己家里又做不了主,一个月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若是让你婶母知道了,又要埋怨你。何况这么要紧的事,你就是把钱都拿出来,也怕是不够呢。难道再给家里要去不成?

经过宝钗这么一提醒,湘云清醒了许多,开始发愁。宝钗安慰她,说有个主意。原来,她家当铺有个伙计,他家田上出得很好的肥螃蟹,前儿送了几斤来。细心的宝钗还了解到,贾府众人,上至老太太,下至姐妹们,多半爱吃螃蟹。

宝钗提议,湘云暂且不提诗社的事,直说请客。把老太太他们都叫上,等众人散了,大家再作诗不迟。宝钗说,会让自己的哥哥,搬几篓极肥极大的螃蟹来,再往铺子里取上几坛好酒,再备上四五桌果碟,又省事又大家热闹了。

听宝钗如此安排,湘云心里又感激,又佩服,极力称赞她想得周到。宝钗笑着说,我可是一片真心,还让湘云不要多心,不要以为自己小看了她。湘云赶紧解释,“好姐姐,你这样说,倒多心待我了。凭他怎么糊涂,连个好歹也不知,还成个人了?我若不把姐姐当作亲姐姐一样看,上回那些家常话烦难事也不肯尽情告诉你了。

由此可见,此时,应该是宝钗与湘云关系最亲密的时期。宝钗渐渐疏远湘云,应该是从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发现湘云的性格,与自己格格不入。湘云只适合当自己的小妹妹,受人照顾,却并不是能和自己推心置腹的知己。

很多话,宝钗会和黛玉说,也不会和湘云讲,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书中第49回,宝钗开玩笑地说,湘云和香菱聒噪。香菱想学诗,热心的湘云便教她,两个人有说不完的话。你看,宝钗怎么说?

宝钗因笑道:“我实在聒噪地受不得了。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一个香菱没闹清,偏又添了你这么个话口袋。”

在宝钗的世界里,男子读书,女子做针线才是正事,作诗不应该是女孩子着迷的事情。香菱为什么舍近求远,拜黛玉为师?就是因为她知道,宝钗不肯教她,也不愿意她学诗。

书中第57回,湘云的一个举动,让宝钗很没面子。事情的起因,因邢岫烟而起。岫烟住在迎春那儿,又要给家中父母寄钱,又要打点丫环、婆子们,不得已当了自己的棉衣。衣衫单薄的岫烟,遇到宝钗。在宝钗一再追问下,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她让岫烟悄悄把票送过来,还嘱咐她,日后要什么东西,打发丫环跟自己要就行。

事有凑巧,岫烟的丫环篆儿悄悄地把当票递给莺儿,莺儿便随手夹在书里。好奇的湘云偷偷看了一下,竟然不认得。于是她就拿着这张票,当着薛姨妈、黛玉、宝钗的面,拿出来,笑着问,“这是个账本子吗?黛玉也不认识,宝钗一看,就知道是岫烟的当票,赶紧收起来。岔开了湘云的话题。

等到薛姨妈走后,宝钗才说出了实情。这若是让自尊心极强的岫烟知道,会有多伤心?宝钗担心的也正是这一点吧。黛玉因为当众说了几句戏词,被宝钗好心提醒,两个人的关系自此愈加和睦,俨然知己。而湘云呢,仍然当众奚落黛玉。

宝琴来贾府小住,贾母非常疼爱她,还送给她名贵的衣服。宝钗还为此开玩笑,嫉妒宝琴。而湘云呢,想当然地认为,黛玉必定会嫉妒宝琴,必定会生气。你看她当众说的话,宝姐姐,你这话虽是顽话,恰有人真心是这样想的呢。湘云明里暗里讽刺黛玉,可见,此时的她,依然没有长大,依然还是那个任性的小孩。

这一次,不仅宝钗维护黛玉,说自己的妹妹,就是黛玉的妹妹,疼她还来不及呢。连黛玉,也表现得非常大度,对宝琴非常友好。

湘云的言行,有多么不妥当?大家应该都看到了。宝钗的苦楚,可以向黛玉倾诉,但是不会说与湘云听。此时的宝钗,应该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了吧?她实在害怕,自己家的秘密,被湘云当众说出来,让她无比尴尬。

宝钗的哥哥接连闯祸,家里一直不太平,她的心里一直不好受。等到抄捡大观园的时候,宝钗匆匆向李纨辞行,搬走了。临走前,她没有跟湘云商量,便安排湘云住在李纨的稻香村。此时的宝钗,已经顾不上照顾湘云的感受,也许她来不及说,也许她没法说。总之,没有结局,便是最好的结局。

宝钗与湘云,两个人友谊的小船,在风雨中摇摇摆摆,虽然没有倾覆,但也今非昔比,彼此有了隔膜。

湘云在疏远了黛玉后,重新搬进潇湘馆,是她的成长的历程

宝钗搬出大观园,湘云搬进稻香村,和李纨一起住。湘云有择席的毛病,换地方容易睡不着。虽然名誉上贵为侯门千金,但是湘云一直都没有自己固定的居所,这个看似豁达、豪爽的女孩,其实也是一个缺乏关爱,没有安全感的人。

她虽然心直口快,但也冰雪聪明。宝钗对待自己态度的变化,她慢慢体会出来。她终于明白,一直以来,自己受到宝姐姐的照顾,但是她的热心,给了很多人。而湘云,只是其中一个。

湘云终于明白,之前和黛玉的口角,都是因为自己对她的偏见,但是黛玉从未生过她的气。黛玉会当面说出她不对的地方,比如,她要去给迎春出气,黛玉几句话便打消了她冲动的念头。

湘云终于明白,对于自己的缺点,自己的不足之处,宝姐姐采取了沉默的态度。她不说,但是会从心里划出一道界线,渐渐疏远她。看起来那么温柔的宝姐姐,有时候,做出来的事情,那么让人心寒。

对于宝钗的不辞而别,对于她对自己自作主张的安排,湘云心里的伤感,只有自己清楚。书中第76回,中秋夜,黛玉和湘云在凹晶馆联诗,湘云以一种戏谑的语气说宝钗的离开。她心里的真实感受,一定是失落、失望、伤感,还有说不出的心酸滋味。自己在宝姐姐心中的地位,竟然如此之轻,应该是她始料未及的。

湘云因说:“可恨宝姐姐和她妹妹,天天说亲道热,早已说今年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诗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

我们来看,抄捡大观园第二天,宝钗独自来到稻香村和李纨辞行,不但自己的屋子不让李纨派人看管,连湘云也不让她在蘅芜苑住下去。李纨害怕自己会担不是,提议宝钗过几天再住进去。宝钗去意已决,

“落什么不是呢,这也是通共常情,你又不曾卖放了贼。依我的主意,也不必添人过去,竟把云丫头请来来,你和他住一两日,岂不省事。”

此时,尤氏说,史大妹妹往哪里去了?你看,连尤氏都觉得不跟湘云打招呼,就替人家做决定,有些唐突。宝钗赶紧解释,自己打发湘云去找探春了,把探春叫过来,然后明明白白地告诉她。可怜单纯的湘云,至此还对她的宝姐姐全心全意,去找探春这样的活,打发丫环去就可以了。

宝钗分明是拿好了主意,自己先回李纨,先斩后奏。这时,湘云和探春来到李纨住处。大家都在讨论宝钗搬走的事,唯独湘云一言不发。

不说话的湘云,经此一事,总算长大了。她之前做了什么呢?为了宝姐姐,怼黛玉,讽刺她、挖苦她,如今竟落到如此田地?湘云的心里,像倒了五味瓶。反观黛玉,对自己始终未变,心里从未有过隔阂,反而是自己错怪了她。想到这里,湘云的心里,五味杂陈。

书中第76回,中秋夜聚会,贾母感叹人比往年少了些,黛玉触景生情,一个人到外面俯栏垂泪。宝玉因为晴雯病重,早早回去睡觉,也没顾得上安慰林妹妹。探春忙着,没有心思玩。迎春、惜春,向来不大来往,只有湘云安慰她。

此时的湘云,温柔细腻了许多。她劝慰黛玉,你是个明白人,何必作此形像自苦。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何况你又多病,还不自己保养。随后,湘云又抱怨了宝钗,说了许多话。前面我们已经提到。

两个人说着话,黛玉不忍心辜负湘云的一片豪情,便陪她来到凹晶馆联诗。由此可见,黛玉对湘云妹妹一直是默默关心,尊重她。只是湘云没有察觉。此时的湘云,对黛玉更多的是怜惜和欣赏,怜惜其身世,和自己一样凄凉,欣赏其才华,才思敏捷、文采出众。两个才女,惺惺相惜,对彼此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湘云长大了,黛玉也成长了。她们俩都磨平了身上的刺,更加宽容、温和。二人在两个湘妃竹墩上坐下。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仿佛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他们在月下安安静静地谈心,湘云说,这会子要是有船就好了,坐在船上吃酒写诗。黛玉笑道,事若求全何所乐?

听黛玉如此说,湘云笑道,得陇望蜀,人之常情。可知那些老人家说得不错。就像那些贫穷人家,以为富贵之家必定事事称心。要是告诉他们未必能事事遂心。他们不会相信。是非亲历不知难。就像咱们两个,虽然父母不在,然而也是生在富贵之乡。可是你我都有许多不遂心的事。

湘云很少这样感慨,想必是经历多了,或者原来隐藏起来,今日对黛玉敞开心扉,说出心里的感受。黛玉安慰她,“不但你我不能称心,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无论事大事小,有理无理,其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何况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

黛玉把自己和湘云放到一样的位置,以旅居客寄比喻自己和湘云的处境,可见黛玉一直低调,从未恃宠而骄。月色如水,凹晶馆景色宜人,兴致高涨的两个才女,一直联诗,直到湘云说出,寒塘渡鹤影,黛玉说出,冷月葬花魂。联诗到此,显然已成绝唱。就连妙玉,都对此赞不绝口。

接下来,妙玉邀请湘云和黛玉前往栊翠庵,诗兴大发的她,非要凑齐三十五韵。这一晚,俨然是大观园最后的盛宴。湘云和黛玉的诗句,分别写出了她们今后的命运,而妙玉的续诗,也暗含了贾府以及众人的结局。

在87版《红楼梦》里,湘云沦落烟花,成为船妓,四处飘零。中秋夜,她说自己想坐船,黛玉阻拦她,两人于是安静地赏月。日后,湘云日日坐着船,在水上漂泊。当她遇到宝玉的时候,声泪俱下,提到的也有林姐姐。

湘云与黛玉和宝钗关系的微妙变化,也是她心路成长的历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