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伯罗奔尼撒战争14:阿尔戈斯崛起

 时震球 2022-06-05 发布于江苏

--设为“星标”,可及时收到每周推送--

从前面的讲述中,大家大概也能有个大致的判断,安菲波利斯战役过后,雅典和斯巴达有一种默契,那就是双方都不希望再打下去了,于是《尼基阿斯合约》应运而生。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应该有一个感觉:

斯巴达比雅典更渴望和平,而且这个渴望相当急切。

而之所以如此急切,除了我们前面说到的原因,比如斯巴达想换回战俘、收复失地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正是这个原因,最终促成了斯巴达急吼吼和雅典缔结合约。

当时的斯巴达面临的麻烦,远不止搞不定同盟内部这么简单。他还面临着外部的威胁,这些威胁一点不比内部黑劳士问题或者不省心的小弟捅娄子带来的危害要小,甚至某些时候更加致命。

这个外部威胁,叫做阿尔戈斯。

这便是老天爷扔下来的第一个大BOSS。

前面我们提到过,希腊世界有五个实力强大的城邦,分别是雅典、斯巴达、科林斯、底比斯和阿尔戈斯。前面四个大家应该比较熟悉,我们的讲述中一个个戏码都很足,唯独阿尔戈斯,存在感很低,一直没啥动静。那这个城邦到底牛逼在哪儿,能够位列强国行列?

阿尔戈斯坐落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从地图上看正好卡在了科林斯地峡的咽喉要道上,理论上来说,任何想从陆地上穿梭往返于希腊半岛和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人,都会路过阿尔戈斯,那么也就是说,只要阿尔戈斯愿意,他可以轻轻松松封锁科林斯地峡,或者控制过往的行人和军队,像收个过路费啥的简直就跟玩儿一样。

(阿尔戈斯)

而正是由于阿尔戈斯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又坐落在斯巴达的地盘,这必然会引起斯巴达的警觉。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宋太祖赵匡胤的这句话虽然粗鲁,但是话糙理不糙:对于斯巴达来讲,阿尔戈斯这么重要的地方一定要捏在自己手里,要是阿尔戈斯像个刺头一样不服管,甚至被对手控制住,那么斯巴达的国家安全会出大问题,他要是心情不爽把斯巴达陆上通道给堵死,而斯巴达又不擅长航海,一旦出现这种局面,斯巴达就会被困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这和等死没什么两样。

有了这层利害关系,大家能够想象得到,斯巴达和阿尔戈斯的关系不可能融洽。双方长期保持了“将对方祖宗问候到底”的优良传统。但是不管斯巴达如何处心积虑,阿尔戈斯始终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没让斯巴达占到便宜,当然,阿尔戈斯也不可能拿斯巴达这个流氓头子怎么样。

于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双方就这么互相伤害但是谁也吃不掉谁,在大约公元前451年,终于谁都打不动了,于是两边签署了一个为期30年的停战协议。这份协议大概的意思是,在30年之内,大家划定边界,说清楚自己的利益底线,然后罢兵停火。如果有什么不满意的,也要等到期满之后再提出来,不能因为不爽就抄家伙。总之在这30年之内,大家有话好好说,要动手也先歇够了再说。

签完了这个合约没多久,雅典就强势崛起了,于是斯巴达调转枪口和雅典干上了,接下来就发生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一直到现在。而由于阿尔戈斯没有加入两边任何一个团伙,所以当雅典和斯巴达和各自的马仔打得昏天黑地的时候,这货优哉游哉得当起了看客,该吃吃,该睡睡。这也是为什么伯罗奔尼撒战争开打以来,几乎所有的希腊城邦一个个都有戏码,唯独阿尔戈斯连跑龙套都没干过,因为这货躲在家里足足看了10年热闹。

这种局面必然引发一个结果,10年下来,斯巴达被折腾得七荤八素,而阿尔戈斯实力不但没有损耗,还有所增长。当《尼基阿斯合约》签署之后,斯巴达回头一看吓得一身冷汗:阿尔戈斯这货已经变得无比强大,大到已经有实力取代斯巴达当老大的程度。

更加要命的是,就在这个时候,斯巴达和阿尔戈斯签的那个30年合约即将到期。阿尔戈斯养精蓄锐那么多年,早就想和斯巴达聊聊人生理想了,所以合约到期后,阿尔戈斯绝不会续约,而是肯定会找斯巴达的麻烦。

这样一来,斯巴达处境就变得很凶险:因为不管怎么说,地理位置决定了雅典的威胁属于外部危机,但是阿尔戈斯是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一员,他的威胁是实打实来自斯巴达的卧榻之侧。斯巴达打了十年,累得半死,同盟内部一帮小弟们对这个老大也非常不满,如果这个时候再和阿尔戈斯动手,那么斯巴达离开追悼会就不远了。

这就是斯巴达急于和雅典签协议的另一个深层次原因。

到现在,我们有必要总结一下前面说的关键信息:安斐波利斯战役结束后,雅典和斯巴达都元气大伤,两边的好战分子也都永垂不朽了,双方都有停战的迫切需求。而斯巴达方面,就在这个当口,他和阿尔戈斯的30年合约也即将到期,如果这个时候不和雅典尽快签署和平协议,那么斯巴达就将面临被雅典和阿尔戈斯的”组合双打”的局面。,所以斯巴达才急吼吼得和雅典签署了《尼基阿斯合约》,战略上暂时稳住了局势,但是一帮马仔得罪了个干净。

看明白这些弯弯绕,就该轮到斯巴达的马仔登场了。

这个马仔就是“大名鼎鼎”的:科林斯。

还记得这个活宝吗?

科林斯我们前面说过,妥妥一朵奇葩,干活不太行,搞事第一名,虽然还经常玩脱,堪称希腊世界的搞笑担当雅典帝国2: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但是就挑拨离间的功力而言,科林斯简直就是希腊世界的扫地僧伯罗奔尼撒战争2:祖孙三代一台戏

现在,这货又要出场了。

不过平心而论,这次科林斯出来搞事情,和10年前的那次性质不一样,因为科林斯完全是被逼的。

前面说了,斯巴达这货在《尼基阿斯合约》签署过程中做的实在太不厚道,把一帮小弟全都给卖了。斯巴达几个主要盟友,墨伽拉、科林斯以及伯拉希达千辛万苦打下来的希腊北方地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在这些小弟中,科林斯的损失是最大的。

因为科林斯怎么说都是伯罗奔尼撒同盟的二号头目,综合实力还是摆在那里,在希腊世界有着巨大的利益。别的不说,单就海外殖民这一项,科林斯在希腊世界、爱琴海沿岸甚至地中海沿海都有着广阔的海外殖民地,那自然这些殖民地的经济收益、航线安全、人员交流都是科林斯需要大力维护的。而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开打以来十年,科林斯因为这场战争受到的损失巨大,特别是很多领土、港口和其他关键设施,不是被雅典破坏就是被占领,这些原本属于科林斯的利益,本来应该在停战协议中说好怎么处理,该修复修复,该归还归还。

但是这些对科林斯而言至关重要的利益,在《尼基阿斯合约》里尽然一个字都没有,这就太坑人了。

这样安排相当于斯巴达强行要求科林斯自己承担这十年的损失,用来换取和雅典签订合约。这样一来老大倒是爽了,小弟们的面子里子一样都捞不到,输的内裤都不剩。说一句比较糙的话,相当于科林斯被“白嫖”了。

哪个傻缺会接受?

小弟们跟着你混是为了有一口饭吃,你吃肉小弟们没意见,可多少也要给人家留一口汤吧,马仔也有老婆孩子要养好不好?

一般而言,像斯巴达这种领导,中国人有句话特别形象,叫“口惠而实不至”。遇上这种领导既算你倒霉,也是需要你立即、马上、at once 、immediately做出改变的时候。

科林斯,就是倒霉遇到了斯巴达这个混账老板后,不得已开始反击。

这种情况,要是放在以前,雅典和斯巴达两个老流氓把所有事情捏的死死的,他科林斯的利益永远都别想拿回来了。

但是现在,阿尔戈斯崛起了,这让科林斯这根搅屎棍子眼前一亮:如果能把阿尔戈斯拉下水,那么斯巴达肯定要向盟友求助,到了那个时候,就可以坐下来和斯巴达好好聊聊出兵的条件,或者索性见死不救,让斯巴达和阿尔戈斯两虎相争,然后他科林斯来个浑水摸鱼,也能实现自己的利益。

想清楚的科林斯人说干就干。搞串联、拉山头、密室交易这种活儿,科林斯是资深玩家。而阿尔戈斯一方,本来就和斯巴达有仇,养精蓄锐已久,看着斯巴达的老大范儿就不爽,不搞点事情实在说不过去。科林斯没费多少工夫,阿尔戈斯就被成功说动,双方决定,科林斯负责暗中支援联络,同时招募更多的城邦加入阿尔戈斯一方,由阿尔戈斯负责领导指挥这些城邦,正面硬杠斯巴达,双方一拍即合,分工明确,好比郎有情、妾有意一样,两个货就这么天雷勾地火地开干。

在科林斯的一番撺掇下,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一些小弟果然开始倒戈,没过多久,一个崭新的势力:阿尔戈斯联盟出现了。

组成这个联盟势力的,除了阿尔戈斯,另外还有两个城邦:

曼丁尼亚、厄利斯

要是光看这几个城邦的名字,你看不出来这个联盟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如果把这几个城邦标在地图上再看,你会发现这个联盟对于斯巴达来说有多么凶险!

因为这四个城邦的地理位置,对于斯巴达来说太恶心了。

如果你从地图上用笔把阿尔戈斯、曼丁尼亚、厄利斯连成一条线,发现什么没有?

这三个城邦由东向西对斯巴达形成了一条“长城”,把斯巴达死死封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不仅如此,这条封锁线还把斯巴达最重要的几个马仔,像墨伽拉、底比斯这些有钱、有枪、有人的城邦也彻底隔绝开来。由于斯巴达是旱鸭子,他没有航海传统,也就没有可能走海路绕开这条封锁线,这样一来,等于这四个城邦联手,把斯巴达的生命线全都给堵死了。

这种搞法,就是在要斯巴达的命!

然而,这还不是最狠的,在暗中组建了阿尔戈斯联盟后,科林斯紧接着又干了一件事:

怂恿雅典和阿尔戈斯合作。

如果能够争取到雅典支持阿尔戈斯,那么阿尔戈斯联盟的实力无疑将大大增强,无论是钱、人还是其他方面的支持,雅典无疑是实力最为雄厚的城邦,只要有了雅典加入,科林斯搞事情的底气就更足了,阿尔戈斯站在前面单挑斯巴达的时候,腰板就更硬了。

但是,细心的读者看到这里一定会有疑问:雅典不是刚刚和斯巴达签订的合约吗,而且合约的主推手就是雅典的主政人:尼基阿斯。现在科林斯想要忽悠雅典和阿尔戈斯合作,这不就等于让雅典的一把手尼基阿斯亲手毁掉自己的政绩吗?要知道雅典和斯巴达签订的合约可是以尼基阿斯的名字来命名的,如果尼基阿斯听了科林斯的话,这不但是彻底推翻由他亲手搭建的战后和平秩序,而且相当于给了斯巴达一个响亮的耳光,意味着雅典抛弃了斯巴达和阿尔戈斯勾搭在了一起,那么雅典和斯巴达之间好不容易达成的停战和平的局面就会被无情撕碎。

所以,尼基阿斯绝没有理由、也绝没有动机干这种自扇耳光的事情。

但是这一次,雅典做出的决定却是:与阿尔戈斯结盟,共同对付斯巴达。

整个希腊一片哗然。

中国人经常说:事情反常必有妖。雅典能有如此反常的决定,背后一定有人在出幺蛾子。

这就要说到雅典城即将登场的重磅人物,也是老天爷扔下来的第二个大BOSS:

这个人叫:亚西比德。

由于这个人实在太重要,我们有必要多说几句。

亚西比德这个人,出身雅典顶级贵族世家,用一句话来形容叫做:

贵族中的战斗机,精英中的核武器。

亚西比德家族是雅典萨拉米斯贵族圈的一员,能进这个圈子的家族全希腊统共没几个,这个贵族圈子有点像我国隋唐时代的“关陇贵族集团”,是那种少数几个世家大族互相联姻,把持国家最高权力的顶级玩家俱乐部。亚西比德家族的人历代不是在军队中担任将军,就是在政坛担任高官,同时还占有大量的土地和矿山,可以说既有雄厚的军政背景,又拥有巨量的财富,权势熏天、富可敌国。

到了亚西比德这一代,他的出身更加牛逼:他老爸成了伯里克利的左膀右臂,而他老妈同样来自萨拉米斯贵族圈的另一个大家族:阿尔克迈尼翁家族,我们前面介绍过这个家族。雅典历史上数得着的几个牛人几乎全来自这个家族,包括伯里克利本人。换句话说,亚西比德承载着雅典最牛的两个家族的希望和荣光,那么,这两个家族的资源和人脉都是他背后的助力。

亚西比德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并且从小就被留在伯里克利身边耳濡目染,据说和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关系也不一般。相当于你出身全国最有权势的家族,从小在国家主席身边长大,还和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称兄道弟。这些条件放在普通人那里,得要多少人奋斗多少辈子、还得人品爆棚、祖坟冒烟才可能实现的终极梦想,而在亚西比德这里,这些都只是起跑线。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老天爷对他真够意思,但是还没完,因为更气人的还在后头。

亚西比德长得俊美无比,美到什么程度?史书记载不仅所有女人看到他要发疯,连男人看到他都忍不住要多瞄两眼。而且亚西比德人还很聪明,脑子特别好使(要不然也不会和苏格拉底谈得来),学什么都特别出色,尤其是口才,可以说几乎是完整继承了伯里克利的演讲天赋,这些优势加到一起,就让亚西比德走到哪里都充满了鲜花、掌声和尖叫。

(亚西比德马赛克拼图,现藏于希腊斯巴达考古博物馆)

同时,这家伙还是个社会公关方面的顶尖高手。

准确的说,是他知道该怎么花钱。

在古希腊,包括后面的罗马,钱是极其重要的政治资源,通过花钱举办各类集会和娱乐活动,是获得老百姓支持的重要手段。后面我们讲述罗马,你会发现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物,什么凯撒、庞培、克拉苏、屋大维、西塞罗,都是通过花钱给市民买享受的方式换来老百姓的拥护。说白了,这相当于大人物花钱贿赂老百姓,虽然不是直接给老百姓塞钱,但是本质就是贿赂,只不过贿赂的对象是底层而不是权贵罢了。

亚西比德就是通过花钱不断举办各类集会让自己在普通民众里聚集了很高的人气。而他最厉害的投资是在奥运会上。希腊人对待奥运会冠军的态度和今天的人一样,都把为国争光的人看做国家的英雄。当时的奥运会分量最重的冠军是战车比赛,这个冠军的含金量相当于今天奥运会百米飞人大战。亚西比德就在这个项目上一掷千金,曾经创下了包揽前三名的战绩,也因此让他在雅典老百姓心中成为了神一般的存在。同样是花钱,这小子把钱花在了这种项目上,既讨好了老百姓,又增加了自身的光环,这样花钱的人才是高手。

总之,你和他相比,他长得比你帅、家里比你有钱、脑子比你好使、嘴皮子比你利索、还比你会搞关系,智商情商全面碾压你。总之乍一看,亚西比德这小子在各方面都堪称完美,优秀得不真实。如果你站在他旁边,可能连陪衬都算不上,只能是尘埃。

由于亚西比德的光芒万丈,他在当时的雅典人眼中的人气相当高,人们一度认为他就是第二个伯里克利。

但是,这些终究只是表面现象。

这位天之骄子,终其一生,不过就是个精于算计的政客而已,本质上,他和前面的克里昂并没什么差别,和伯里克利差得实在太远。

甚至,他比克里昂更加可恶,也更加可怜。

由于这个人太重要,请大家无论如何记住这个人,至于他的表现,我们后面会详细说到,到时候大家自然能看出这个万人迷究竟是啥货色。

回到故事中来,由于亚西光芒太耀眼,雅典老百姓对他产生了深切的希望。所以他年纪轻轻就成功被选为雅典十位将军之一。年轻到什么程度,当时雅典公民出任公职的最低年龄是30岁,而亚西比德就是在30岁的时候,成功当选雅典最高领导层。这相当于一个人考上了公务员,刚履职几天就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位列党和国家领导人行列,并且由于他的年龄优势,日后问鼎最高领导人位置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要是换了一般人烧高香还来不及,根本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一步步熬资历,等到接班的那一天。

然而……

亚西比德的情况实在特殊,这家伙的综合实力太强。含着金钥匙出生,直接C位出道,出道了也一直都在C位,雅典人又对他百般宠爱,时间长了,众星捧月惯了,亚西比德就产生了一种天选之子的自信,这种自信时间一长,就让他对自己的定位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天选之子,岂能屈居人下?

然而现实却把这位大帅哥脸抽到发紫:无论他做什么、说什么,总有个尼基阿斯挡在前面,只要尼基阿斯在场,他亚西比德永远是老二。

我们今天看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理解:尼基阿斯是谁?那是给伯里克利拎过包,和克里昂撕过逼的前辈,人家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差不多十年前就开始处理战争和斯巴达有关的一切外交事务了,妥妥是政坛老鬼了。现在由他担任雅典最高领导人,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吗?再说,你亚西比德年纪轻轻就担任了雅典国家领导人,这个起跑线已经足以碾压大多数竞争对手,反正你还年轻,时间有得是,等到你历练出来了,经验、资历都积攒得差不多了,到时候选你当最高领导人,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急啥?

但是,我们看来很正常的逻辑,但在亚西比德看来,却是出离愤怒!

他尼基阿斯算什么东西!

你瞧这货,整天优柔寡断,婆婆妈妈的,一点不像个爷们儿,这种人,怎么配来当我的领导!雅典公民瞎了眼吗?怎么会听这么个窝囊废摆布?

这种想法在脑子时间一长,必然会让亚西比德心理失衡,而人的心态一旦失衡,对自身的定位就会出现偏差,那么接下来的行为一定会出现偏差,动作一定会变形甚至变态。

人要是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后果将不堪设想。

亚西比德就是这么个情况。于是在对尼基阿斯既蔑视又愤恨的情绪下,尼基阿斯在雅典城处处和尼基阿斯唱对台戏。由于尼基阿斯是保守派,亚西比德就成为了激进派的扛把子。

于是,雅典城在伯里克利时代后,第一次出现了长时间的两强相争的局面,原本是一个整体的雅典政坛,被撕裂成了两个水火不容的山头,雅典的局势进入了党争时代。

至于党争的危害,大家可以去看看中国唐末和明末的党争,其后果有多可怕。

而此时的雅典即将步入两党恶斗的局面,曾经不可一世的雅典,衰落已不可避免。

于是,一腔怨恨的亚西比德,成为了老天爷扔到希腊世界的第二个大BOSS,结果他的一番运作下来,雅典和阿尔戈斯联盟结盟,这样一来就大大破坏了雅典和斯巴达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和平环境。

而这其实意味着,新的战争已不可避免。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还可以,就点个赞或者点个“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