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约'雅集 | 迎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展 · 汇演

 攸州刀郎 2022-06-05 发布于湖南

临帖是书法家毕生之功课临帖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汲取先贤经典之营养保证创作时良好的状态提高作品的格调及品位临帖能知书法古今之变百病可医,唯俗难治临帖或为医俗之一径也王铎一日临帖,一日应索人尽皆知,故称大家赵孟頫说临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画禅室笔记论临书之要颇有玩味处临帖如骤遇异人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庄子所谓目击道存者也可谓论临帖之经典语与天为徒与古为徒皆学书者所有事也天,当观于其章古,当观于其变前人之述备矣吾侪行之可矣(佩之

文章图片3

张焉如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张东辉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张琛义

书学之道,首重识鉴,次须功夫。余从事笔砚间数十年,于此语感受颇深。余初学执笔,即由欧阳率更《九成宫》《皇甫诞》入手,更于柳诚悬《玄秘塔》用功十年。照猫画虎,虽能成字,而斤斤于描摹,形骸骨立,转失其意。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唐人楷法之于魏晋古法,不知其相去几千里也,真有云泥之差,故米元章有“宝晋卑唐”之论,康南海有专主北碑之说。我之取法,已非佳途,徒得形似,更落下乘。家父诫曰:“学书之道,初求形似,然贵取古人精妙之处,化为己用。否则便为朽木死灰、土俑木偶,岂足言书法哉。”诚哉斯言也,余因有所悟:“古人所法者,自然之象、天成之趣也。河出图洛出书,伏羲氏因以一画开天;仓颉造字,取诸万象,依类象形;公孙大娘舞剑器;夏云多奇峰……古人岂有抱定一碑拓而成家自立者? 临摹既久,则应博览多思,不可只得骏骨,而偏废血肉神采。学书确应先主一家,以立根本,根本既成,则宜转益多师以求贯通。故余转师王右军法帖。右军书圣,百代宗之,虽无真迹传世,嚮拓刻帖,亦足以传其神韵。乃终日手摹《兰亭》《丧乱》《得示》诸帖,于《怀仁集圣教序》用功最勤,研读既久,始能脱出呆板形骸之外,而得精神运转之致。魏晋人凭矮几,悬肘而书,笔力雄强,挥洒自如,八面出锋,侧笔取势,因势利导,势来不可挡,势去不可遏。古人所谓“高峰坠石”“千里阵云”皆势之谓也,可不慎欤。学书之人,要在功夫精熟,所谓量变产生质变,无功夫之积累,则无以言自运。古者墨池蕉叶,书空画壁,终日耽此,差堪精熟,则固知临池之工不可一日废也。又十余年,则唐法既立而晋韵渐成,乃转师宋人。赵松雪云:“得古人真迹数行,用心学之,便可名家”,启元白云:“一生师笔不师刀”“透过刀锋看笔锋”。 《集王圣教序》字数繁多,结构奇妙,不啻王书宝库,然转折起收不甚明晰,则欲得笔法神气必究心于古人墨迹。有宋四大家蔡君谟、苏东坡、米襄阳、黄山谷,皆集大成者,流风余韵被于古今。 余初于四家中,独爱襄阳书,直至今日,犹引为日课而不废。朱和羹云:“临池之法,不外结体用笔。结体之功在学力,而用笔之妙关性灵。苟非多阅古书,多临古贴,融会于胸次,未易指挥如意也。能如秋鹰博兔,碧落摩空,目光四射,用笔之法得之矣!”余生也鲁钝,故不敢一日不临帖。夙兴夜寐,观米帖,临米帖,背米帖,悟米帖,乐此不疲。多学多思,久之自然有得。余行年五十,日夕以书法为伴,交友授徒,自得其乐,曾不知老之将至。平生用力虽多在小行书一途,但得意之作仅得一二,且去古人远甚,零札断简,鲜克终篇,非敢献芹,聊博方家一笑耳。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丁一灵

多年来,学习书法的重点是小行草,大字一直是短板。此次尝试将《书谱》展大临摹,虽然也在笔法、章法等做了些调整,效果看仍不理想,还望各位师友指点迷津!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龚首一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游胜利

临帖是书者必修课程,各个时期汲取不同,临法也区别对待,实临、意临、改造性临摹等都是为了创作所用。这次雅集的临摹活动,我临习了两张草书,更多的在注意书写的节奏和字体的开合,训练整体的统筹协调。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文章图片24

张俊卿

楷隶互参的用笔,不拘常规的结体,以及由于字形大小参差而形成的整齐中寓错落的章法,这些外在的形式特征共同构建了《爨宝子碑》内在的艺术风格:古拙、肃穆、天真,同时又带有几分诙谐和幽默。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陶树虎

黄庭坚的草书大多都是手卷的形式,写成竖幅的作品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造。加强对比度,点、线、面的有机结合,才能使作品更有艺术感染力。接下来将向这个方向努力一段时间,诸多不足多多批评!

文章图片27
文章图片28
文章图片29

陈丕貞

临摹是治印的基本功,初级阶段要做好“印内求印”,就是从印章的理论与技法上下功夫:辨明印章流派,了解主要流派的风格,掌握治印的字法、章法、刀法,辨别印章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治印要达到高级阶段还要结合“印外求印”,就是从“金石”上做文章,把秦汉以来的碑阙、摩崖、青铜器铭文等文字结体和神韵运用到治印中。

文章图片30

《烙印》

文章图片31

《长沙丞相》

文章图片32

杨圣平

文章图片33
文章图片34
文章图片35

常洁

文章图片36
文章图片37

吉韶斌

前几年曾和老师赴汉中,实地瞻仰北魏摩崖石刻《石门铭》,此铭古朴浑穆,苍劲凝炼,飞扬飘洒,是北碑超逸之品,甚是喜欢,回来后经常临习。深感其结体之险峻,线条之曲折舒展。古人“舞剑听江声而悟书法之道”抑或如此。此碑会坚持追下去。

文章图片38
文章图片39

裴志强

临帖是保持书法格调高古雅致的根本途径,也是不致堕入俗野之地的不二法门。古人说的“一日不临帖,面目可憎”即为此意。故临帖当为终身事。

文章图片40
文章图片41
文章图片42

金世勇

感悟:吃饱,睡足,心闲,选好纸笔,才能写好字。

文章图片43
文章图片44
文章图片45

李国强

之前一致临习《书谱》,近一个时期转入《十七帖》,望能汲取厚重清朗之法。然顾此失彼,当两者结合,力求其妙。

文章图片46
文章图片47

毛磊

黄庭坚草书穿插错落巧妙,用笔圆润浑厚,富有变化。先读帖,再临帖,分析作者意图,与古人对话,带着目的去临。当前写字遇到问题,都可以从古帖中找到答案。

文章图片48
文章图片49

张国阳

文章图片50
文章图片51
文章图片52

高海峰

近临大观帖数纸,观古人用笔无一不精,结字更是奇妙横生,让人惭愧万分,当奋力追之!

文章图片53
文章图片54
文章图片55
文章图片56

刘相杰

这次临习的是礼器碑,《礼器碑》整体神清气健,沉静肃穆,典雅秀丽,清超绝尘,清刚之气充溢纸面。清虚灵动中透着空灵洒脱,格调高古中洋溢着清新典雅,雄健疏宕,气韵夺人。意定神闲,举止淡然,宛若翩翩君子庄重但不失活泼,儒雅却不乏严厉。礼器是隶书当中的另一道风景。

文章图片57
文章图片58

李一鹏

文章图片59
文章图片60

田力

好大王碑在用笔上都弱化了隶书的“纵”势,而强化了“敛”,即使有该纵的笔画,也仅示意而已,故线条表现常常是“笔短意长”。我临好大王碑就是想借此强化“拙”趣。另外,好大王碑结字追求形的“整”、“稳”,对字内笔画并不刻意布局,没有那种精心安排,精雕细琢,故有一种不加粉饰的朴素美。

文章图片61
文章图片62
文章图片63
文章图片64

陆光辉

我现在学习小楷主要师法文徵明。文氏小楷展卷而观,扑面的是满满的温文尔雅,流露的是缓缓的晋唐风韵,那种中和温润,不激不厉,合乎我的心志,让我能在工作之余内心沉静。在学习王献之十三行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文徵明的很多结体笔法来源于此。

文章图片65
文章图片66
文章图片67

吉东辉

文章图片68
文章图片69
文章图片70
文章图片71

陈培立

近二年开始学行书,主要以小行书为主,刚学时遇到很多困惑,之前我主要以魏碑楷书为主,学习行书后,深感笔法的不相通,起,行,收动作是不一样,连带关系也不一样,我也请教很多老师,给我讲授其中方法。张琛义老师给我讲原理,做示范,使我慢慢明白其中的道理,有所感悟。眼前还在学习阶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多学多悟,才会有所渐行!

文章图片72
文章图片73
文章图片74

谢艺伟

文章图片75
文章图片76

李甲文

临帖,犹如我的一日三餐,也是我每天最惬意的事!惟悟性有限,当坚持不辍,愿不负时光!

文章图片77
文章图片78

晋逸君

文章图片79
文章图片80
文章图片81

张鸿

致敬经典,敬畏经典,通过这次临摹,深深地体会到,孙过庭提出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察之者赏金让我们留意经典的细致特征,拟之者贵似,就是感觉到我们通过观察,体会,到表现,最后形成自己的,说个比喻,好比我们入矿取宝,尽量的多看,尽量的多体会,尽量的多拿,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文章图片82

图片:如约

本期文字:佩之

编辑:国强 紫玉

校对:晓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