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临床常用的3种药物,用于耳鸣1,尼莫地平为钙通道阻滞剂 用于

 卓尼中医院华华 2022-06-05 发布于甘肃
科普临床常用的3种药物,用于耳鸣

1,尼莫地平
为钙通道阻滞剂。用于各种原因的蛛网膜下隙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和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血液循环改善。
本品适用于:
1、预防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的脑血管痉挛和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血液循环改善。
2、预防血管性头痛发作。
3、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突发性耳聋。
4、治疗老年性脑功能障碍,例如:记忆力减退,定向力和注意力障碍和情绪波动。
5、作为尼莫地平注射液预先使用后的继续治疗,可预防和治疗由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神经损伤。



药理作用
1、尼莫地平为钙通道阻滞剂,它通过抑制钙离f进入细制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尼莫地平因具有较高的亲脂性而易通过血脑屏障,从而对脑动脉有较强的作用。
2、尼莫地平通过对与钙通道有关的神经元受体和脑血管受体的作用,保护神经元的功能,改善脑供血,增加脑的缺血耐受力另外的研究表明这种作用不会引起盗血现象,临床总体印象评分、个体功能障碍、行为观察以及心理学测试都证实,尼莫地平对其它类型症状也有良好的作用。
3、对急性脑血流障够患者的研究表明,尼莫地平能扩张脑店管并改善脑供血,且对大脑既往损伤区灌流不足部位灌溉量的增加通常高于正常区域,尼莫地平能明显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缺血性神经损伤及死亡率。

2,倍他司汀片

倍他司汀,为血管扩张药。用于美尼尔氏综合征,血管性头痛及脑动脉硬化,并可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脑栓塞、一次性脑供血不足等;高血压所致直立性眩晕、耳鸣等亦有效。
用于美尼尔氏综合征,血管性头痛及脑动脉硬化,并可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脑栓塞、一次性脑供血不足等;高血压所致直立性眩晕、耳鸣等亦有效。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用于梅尼埃病、梅尼埃综合征、眩晕症伴发的眩晕、头晕感。
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
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亦可用于治疗耳眩晕症,脑动脉硬化引起的眩晕,耳鸣和听力减退等。

药理作用:
本品对脑血管、心血管,特别是对椎底动脉系统有较明显的扩张作用,显著增加心、脑及周围循环血流量,改善血循环,并降低全身血压,此外能增加耳蜗和前底血流量,从而消除内耳性眩晕,耳鸣和耳闭感,还能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细胞外液的吸收,消除淋巴内水肿;能对抗儿茶酚胺的缩血管作用及降低动脉压,并有抑制血浆凝固及AD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作用,能延长大白鼠体外血栓形成时间,还有轻微的利尿作用。
临床应用
徐琴玉、薛飞通过进行银杏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得出结论银杏酮联合倍他司汀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2):3165-3166.)

3,氟桂利嗪
即盐酸氟桂利嗪,为血管扩张药。用于脑血供不足,椎动脉缺血,脑血栓形成;耳鸣,脑晕;偏头痛预防;癫痫辅助治疗。


药理作用
本品是一种钙通道阻断剂。能防止因缺血等原因导致的细胞内病理性钙超载而造成的细胞损害。本品具有:
1、缓解血管痉挛,对血管收缩物质引起的持续性血管痉挛有持久的抑制作用,尤其对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明显,其作用比脑益嗪强15倍。
2、前庭抑制作用,能增加耳蜗小动脉血流量,改善前庭器官循环。
3、抗癫痫作用,本品可阻断神经细胞的病理性钙超载而防止阵发性去极化、细胞放电,从而避免癫痫发作。
4、保护心肌,明显减轻缺血性心肌损害。
5、氟桂利嗪尚有改善肾功能之作用,可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另外本品还有抗组织胺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