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宋‧賀鑄“青字詩”二首說
2022-06-05 | 阅:  转:  |  分享 
  
宋?賀鑄“青字詩”二首說



上傳書齋名:瀟湘館112XiāoXiāngGuǎn112

何世強HoSaiKeung



提要:本文主要談及北宋?賀鑄之〈和杜仲觀青字詩二首〉,此二詩見於其《慶湖遺老詩集?卷三》,亦見之於清?《御選宋詩?卷七十八?雜體》。

關鍵詞:賀鑄慶湖遺老杜仲觀青字詩





第1節賀鑄與杜仲觀

本文主要談及北宋?賀鑄之〈和杜仲觀青字詩二首〉,此二詩見於其《慶湖遺老詩集?卷三》,亦見之於清?《御選宋詩?卷七十八?雜體》。

賀鑄﹝1052年,即皇祐四年壬辰至1125年,即宣和七年乙巳﹞,字方回,號“慶湖遺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北宋詩人詞人。賀鑄乃慶氏后稷之裔,後其族隱居會稽,成為越人,其族仍名為慶氏,其田曰慶湖。

漢孝安帝時,其族改為賀氏,水與田亦改為“賀家湖”。

賀鑄乃宋太祖賀皇后之族孫,父賀安世。賀鑄元配為宋宗室濟國公趙克彰之女。賀鑄乃唐?賀知章後裔,因賀知章曾居慶湖﹝即鏡湖﹞,遂自號“慶湖遺老”。

賀鑄晚年隱居蘇州以填詞自娛,好以舊譜填新詞,但往往易其調,稱之為“寓聲”。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乙巳卒,享年七十四歲。著有《東山詞》二卷,《東山詞補》一卷,其詩集名《慶湖遺老詩集》,今傳世本為清人所輯。

杜仲觀,北宋詩人,生卒年月不詳。與黃庭堅、賀鑄、孔平仲等人約略同期,並為好友,黃、賀與仲觀時有詩文唱和。曾任“南康船官”,故又號“南康”,有集,賀鑄稱之為《南康遺篇》,但未見傳世。賀鑄有七律題為〈題杜仲觀《南康遺編》後〉,此詩賀鑄作於“癸酉十二月”於海陵,“癸酉”合公元1093年,時為元祐八年。“海陵”位於江蘇。詩曰:

高吟晚節動江關,自況孤雲豈易攀。賦鵩一篇傳日下,騎鯨半夜去人間。

知音誰復稱流水,招隠吾方擬小山。固有清風千古在,不應空伴月明閑。

上詩見於《慶湖遺老詩集?卷七》。又從上詩可知杜仲觀曾作一篇頗為著名之〈鵩賦〉或〈鵩鳥賦〉。

又杜仲觀生平二三事可見之於賀鑄〈寄杜仲觀〉詩序,此詩作於北宋神宗元豐五年﹝即公元1082年﹞壬戌八月。詩序曰:

辛酉二月,余罷官滏陽,訪仲觀於邯鄲。……是冬,仲觀亦受代,復調南康船官。壬戌八月,余至彭城,登高有懷,因賦此以寄。

辛酉即元豐四年,合公元1081年,賀鑄往邯鄲探訪杜仲觀。滏陽,古縣名,其治所即今河北省邯鄲市磁縣。其城在滏水之陽,故名滏陽。南康指南康軍,北宋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合公元982年﹞置南康軍,其治所在星子縣﹝即今江西省廬山市﹞,故南康又指廬山一帶。

“船官”,船務之官也。北宋?黄庭堅有七律題為〈四月末,天氣陡然如秋,遂御袷衣,游北沙亭,觀江漲〉,詩曰:

沙岸人家報急流,船官解纜正夷猶。震雷將雨度絶壑,遠水粘天吞釣舟。…

從上詩可知船官之職責。此詩作於宋神宗熙寧元年,合公元1068年,黄庭堅在葉縣。有版本原注曰“熙寧元年葉縣作”。



第2節賀鑄之和杜仲觀詩

〈和杜仲觀青字詩〉《慶湖遺老詩集》註明“丙寅四月京師賦”,丙寅合公元1086年,時為宋哲宗趙煦元祐元年;“京師”即汴京,相信賀鑄與其好友杜仲觀同在汴京。

“青字詩”即每句皆含“青”字之詩,屬遊戲文字類,故《御選宋詩》列之為“雜體”詩。

每句皆含“青”字有時文句不須要,為合命題而勉強加插,可能令文意欠連貫。賀鑄之和詩第一首尚好,第二首則有牽強之文意。

以下為賀鑄之青字詩:

〈和杜仲觀青字詩二首〉﹝丙寅四月京師賦﹞其一

青袍少年子,獨出青門遊。逢人少青眼,凝笑望青樓。

窗中青娥女,正爲青春愁。心事屬青鳥,青驄能少留。

“青袍”指青色之袍,古時學子所穿之服。亦泛指少年學子。《詩經?鄭風?子衿》曰: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詩經》中所言者亦為穿青衣之年輕學子。

“青門”乃指漢代長安城東南之城門,因城門為青色,故稱為“青門”。後泛指京城之城門,此處甚至泛指京城。

“青眼”之“青”指眼之黑色部分。“青眼”語出《晉書?列傳第十九?阮籍》:

籍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嵇喜來弔,籍作白眼,喜不懌而退。喜弟康聞之,乃齎酒挾琴造焉,籍大悅,乃見青眼。

人正視他人時瞳仁在中央,是為“青眼”,表示喜愛或重視對方之意。其反義為“白眼”,即以眼白色之部份看他人,有鄙視對方之意。阮籍可以以青眼或白眼視人。

詩中之“青樓”指女子居住之所。魏?曹植〈美女篇〉曰:

借問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

又唐?施肩吾〈冬日觀早朝》詩曰:

紫煙捧日爐香動,萬馬千車踏新凍。繡衣年少朝欲歸,美人猶在青樓夢。

“青娥”指美而年輕之女子也。初唐?杜審言〈戲贈趙使君美人〉詩曰:

紅粉青娥暎楚雲,桃花馬上石榴帬。羅敷獨向東方去,謾學他家作使君。

“青鳥”指傳遞男女間書信之鳥也,主要傳遞情書。南梁?沈約〈華陽先生登樓不復下贈呈詩〉曰:

側聞上士說,尺木乃騰霄。雲駢不展地,仙居多麗樵。

臥待三芝秀,坐對百神朝。銜書必青鳥,佳客信龍鑣。

非止靈桃實,方見大椿凋。

又五代?李璟〈攤破浣溪沙〉詞曰: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裏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注意“青鳥銜書”及“青鳥傳信”二語,可見“青鳥”乃傳信之使者也。

“青驄”乃毛色青白相雜之駿馬。富貴人家迎娶新婦之聘禮也,《玉臺新詠?古詩無名人為焦仲卿妻作》﹝又名〈孔雀東南飛〉﹞曰:

……躑躅青驄馬,流蘇金鏤鞍。齎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

雜綵三百疋,交廣市鮭珍。從人四五百,鬱鬱登郡門。……

又唐?杜甫〈高都護驄馬行〉詩曰:

安西都護胡青驄,聲價歘然來向東。此馬臨陣久無敵,與人一心成大功。

……

長安壯兒不敢騎,走過掣電傾城知。青絲絡頭爲君老,何由却出橫門道。

美貎之女子曰“傾城”,青驄馬走過女子必知,蓋希冀得此聘禮也,故亦有“青絲絡頭爲君老”之句,見第二首和詩首句“白馬青絡頭”,因其亦含“爲君老”之義。

和杜仲觀詩意指一青袍少年獨遊京城,遇他人則以白眼視之,但四處瀏覽注入何家有美女,故少年之遊乃尋覓女伴也。顯然某宅某戶亦有待字之年青女子,彼等為青春之逝去而生愁,一心冀望青鳥能將書信交至意中人之手,郎君若騎青驄馬而來,當隨君走,此處之居所只屬暫時逗留也。

其二

白馬青絡頭,青萍寶带鉤。青溪流水急,獨上青翰舟。

佳人青雀釵,手把青荷遊。慕君青雲器,青髮結綢繆。

第二首之詩意承接第一首,主要說出女子心中所想之事。

“青絡”之“絡”表示套住,套住馬口之絲帶曰“絡頭”。“白馬青絡頭”指套住馬口之青色絲帶也。“白馬”應指上文之“青驄馬”。《淮南鴻烈?卷一?原道訓》曰:

絡馬之口,穿牛之鼻者,人也。

“青萍”亦作“青蓱”,古之寶劍名也。此詩寫女子遇意中人後,希望以青驄馬、青萍寶劍作聘禮。青萍劍有劍鞘,劍鞘上有寶帶與金鉤。

《文選?卷四十?牋》陳琳〈答東阿王牋〉曰:

君侯體高世之才,秉青蓱、干將之器。

李善注曰:

《吳越春秋》曰:,干將者,吳人。造劍二枚,一曰干將,二曰莫邪。

故首二句射駿馬與寶劍也。

“青溪”,泛指在山林中之溪水也。東晉?郭璞〈遊仙詩七首?其二〉﹝見《文選?卷二十一?詩乙》﹞曰:

青谿千餘仞,中有一道士。雲生梁棟間,風出窗戶裏。

李善注曰:

庾仲《雍荊州記》曰:臨沮縣有青溪山,山東有泉,泉側有道士精舍。郭景純嘗作臨沮縣,故〈遊仙詩〉嗟青溪之美。

注意“谿”同“溪”。

“青翰舟”乃舟名。其舟刻以鳥及鳥羽之形,塗以青色,故有此稱。“青翰舟”乃泛指華美之舟也。漢?劉向《說苑?善說》曰:

君獨不聞夫鄂君子皙之汎舟於新波之中也?乘青翰之舟,……,會鍾鼓之音,畢榜枻越人擁楫而歌,……。

富有之夫婿以“青翰舟”迎娶女子也,此乃牽強之解釋。其實“獨上青翰舟”句之意難以貫通全詩,似為“青翰舟”一詞而加插。

“釵”,古時婦女之一種首飾,“青雀釵”即以青雀為飾物之釵。女子與男子同遊時則妝扮美麗,雲鬢上插上頭飾。

“手把青荷遊”之“青荷”指青青之荷葉,手持荷葉,古時有求偶之意。因荷葉之下為根藕,“藕”與“耦”﹝同“偶”﹞諧音也。

魏晉?無名氏〈夏歌二十首之十四〉﹝見《古詩紀?卷五十一》﹞曰:

青荷蓋淥水,芙蓉葩紅鮮。郎見欲採我,我心欲懷蓮。

《古詩紀?卷五十二》有另一首類似之詩,題為〈青陽度三曲之三〉曰: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生並頭蓮。

又〈青陽歌曲〉﹝見《玉臺新詠?卷十?近代雜歌三首之二》﹞曰:

青荷蓋綠水,芙蓉發紅鮮。下有並根藕,上生同心蓮。

以上三詩描寫女子求偶之心明顯。

“青雲器”指胸懷豁達、志趣情操高遠之人。顏延年之〈五君詠?阮始平〉﹝見《文選?卷二十一?詩乙?詠史》﹞曰:

仲容青雲器,實稟生民秀。達音何用深,識微在金奏。…

李善注:

青雲,言高遠也。《史記》太史公曰:夫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代哉!

女子因仰慕男子有高遠之情操,故願下嫁也。

“青髮”,黑髮也。“結綢繆”,糾纏不清也,漢?李陵〈與蘇武三首〉之二曰﹝見《文選?卷二十九?詩己?雜詩上》﹞曰:

行人懷往路,何以慰我愁?獨有盈觴酒,與子結綢繆。

李善注:

毛詩曰:綢繆束薪。毛萇曰:綢繆,纏綿之貌也。

其後以“結綢繆”形容繾綣纏綿之男女戀情。“青髮結綢繆”之簡單解釋是為趁年輕時結為夫婦。

以下為《慶湖遺老詩集?卷三》原文:



以下為《御選宋詩?卷七十八?雜體》原文:























-1-





此字失粘。見《山谷別集?卷一》。





献花(0)
+1
(本文系瀟湘館112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