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生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大侃说 2022-06-05 发布于山东

这几天读了穆戈的《精神病院医生手记》,带给我震撼的不是这些患者,而是每个患者身后的原生态家庭。

一个叫茉莉11岁的女孩,在三年前因为家中的宠物猫“茉莉”的意外死亡,于是开始模拟猫科动物的行为,每年都要住院。

在大夫和她母亲沟通的过程中,女儿撒娇的躺在母亲的怀里。从回放的的录像中发现,她的母亲一只手亲昵的挠弄孩子的下巴肉,一只手扶着茉莉的头。茉莉趴在她腿上,她的手从茉莉的头顺到腰,再摸回去。茉莉舒服的眯着眼,头跟着她母亲的手一晃一晃。

大夫惊的说不出话来,姜女士的手法,是标准的撸猫姿势。意识到需要看病的不是孩子而是她的母亲。在随访中找到了根源。她的母亲姜女士的名字叫木离,源于孩子的外公养的狗叫茉莉,是父亲离异后相依为命的动物,小时候,有一段时间被父亲当狗养,在狗茉莉死后,父亲有一点魔怔,有时候对着她叫茉莉,把她的饭盛在狗盆里。

姜女士后来结婚生子,也离异。外公送给妈妈的猫死了。姜女士崩溃了,突然不认识自己了,行为也变得奇怪,吃猫粮。她的行为渐渐的被女儿看到的,为了让母亲冷静下来,和妈妈互动,渐渐的变成猫和妈妈互动,为了让她母亲活下去,她变成了猫。

孩子和父母的依恋关系,其实是带有传递性的。你小时候,父母怎么养你的,那你长大了,就极有可能也是这么养孩子。

第二个案例,孙志翔,男,41岁,一年前右腿无理由瘫痪,所有的检查都是正常的。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找到的原因。母亲17岁生下他,父亲未知。他母亲说:那个年代未婚先孕闲话很多,因为孩子很乖,聪明伶俐,只要带着他大家对我就和善些。为了让孩子讨人喜欢,每天十多个小时教他行为举止。

当孩子长大后,渐渐发现,他似乎不是母亲口中人见人爱的小孩,再怎么妄想,也难以隐瞒自己不被喜欢的事实。但不能接受,因为母亲不能接受。也分不清是自己的想法,还是母亲的想法,他们缠结太深了。

那怎么办,只要出门,就必须讨人喜欢,像儿时每次给他精心打扮,就为了出去被所有人围着夸。

既然做不到被所有人喜欢,那就不出门了,腿坏了就不出门了。原来接受“不被喜欢也没关系”,竟比接受瘫痪更难。

行为心理学历史上有个著名的实验,叫白鼠实验。实验者华生给一个婴儿展示一只白鼠,白鼠很可爱,婴儿想去摸,当婴儿摸到的时候,华生突然在婴儿身后重击,婴儿吓了一条,收回了手。当婴儿第二次再去摸白鼠的时候,华生再重击,婴儿又吓了一条,重复多次后,婴儿害怕得不敢去摸白鼠了。他形成了“摸白鼠=受惊吓”的条件反射。

开始婴儿看到白鼠就害怕,渐渐地,恐惧泛化,他看到任何毛绒玩具,带毛的大衣都害怕,因为会联想到小白鼠给他带来的惊吓,他形成了“惊吓=白鼠=所有像白鼠的东西”的条件反射。

(以上节选自穆戈的《精神病院医生手记》)

书中的案例虽然是极端的,但要反思到自己的教育方式。

很多父母因为担心孩子跑跳的安全,总会有禁止。

记得画画课的时候,儿子下课后总会匆匆的从二楼跑下。其中一个母亲会叮嘱她的孩子,慢点,抓住栏杆。

虽然孩子想跑,但都会被母亲严厉制止。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要用平衡的角度看待。

无人的时候,跑一下未尝不可;人多的时候,跑跳是要禁止的。重要的是孩子自己会判断什么时候危险,什么时候不危险。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多去尝试才会保持好奇心。他们会把当下的感受延伸到人生的方方面面,就像华生的实验,不只是怕老鼠,而是延伸到带毛的玩具和大衣。

那么同样,对于上下楼梯的限制,会把这种限制延伸到出去,对于其他有风险的事物也不敢于尝试。在画画的几年里,孩子也再长大,但是对于在楼梯上的谨慎和小的时候的是一样的。

还有你也许会见过,在海边玩沙时的场景,孩子正在自由的打水挖沙,父亲总会在旁边不停的告诉孩子,在这里打水简单,而且距离近。挖沙工具要这样拿。整个过程,你能感觉,这不是孩子在玩,而是父亲在玩。他把自己的不安全感投射到孩子身上。

正如沙法丽,萨巴瑞所说:我们必须观察与倾听孩子,真正领会他们言行的意义,并不对他们进行干预,纠正和说教。

要想做到与孩子心灵相伴,我们只需做一个见证人:目睹孩子的种种情绪,鼓励他们直面自己的感受,引导他们驾驭自己的情感。

你可以把这本书当成小说看,也可以当成心理书籍看,重要的是反思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既然知道,就会明白,家庭教育不是改变孩子,而是父母要改变。

学习情绪管理,自我成长,100天发现不一样的自己,365元/年。

1、一对一沟通。

2、如何选书

3、如何写作

4,如何爱上自己

5、赠送禅跑资料一份。

6、赠送自愈与自悟之道

我是大侃,已坚持1237篇,阅读过去的文章可关注公众号“大侃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