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有一个特殊官职,比皇帝的权力还大,200多年来只有2人任职过

 山空天入海 2022-06-05 发布于黑龙江

在古代,中国是以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为核心的国家,皇权高于一切。在这种制度下有着一位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当朝皇帝,一个皇帝是整个国家之中权力最大的人,虽然这是更古不变的规则,但是不乏在一些王朝存在着特殊的情况。

就比如在清朝时期,有这样一个极为特殊的官职,它的权利竟然超过了皇帝,并且在清朝统治的200多年中仅仅只有两个人担任过,那这个官职是什么呢?又是哪两个人担任的呢?

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无论是在政治制度上还是经济发展层面,都在前朝的基础上趋于完备,所以清朝在后来才能出现康乾盛世这一辉煌繁荣的局面,而且清朝能实现数百年的统治还得益于它本身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其实纵观中国历代王朝,可以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现象,那就是皇权在不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就比如秦朝时期的三公九卿制和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这样的官僚体系不仅提高了当时朝中官员的行政效率,同时也借助不同的部门来分割大臣手中的权力,到最后终究又是回到了皇帝的手中。

而等到了明清时期,这种集权制度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明朝时期废除前朝的制度,将六部直接归属于皇帝的手中,与此同时更是设立了内阁制度,也就是皇帝的秘书处,这样一来,既保证了皇权的集中,又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办事的效率,而清朝在这方面做的要更加透彻。

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后,将其改为满族,所统治的区域名为满洲,这就是清朝最初的雏形,之后在努尔哈赤去世后,他的儿子皇太极继位,此时的满族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只不过这个时候仍然处于与明朝对抗的阶段,但皇太极已经提前做出了变革,它效仿明朝的制度,皇帝下面分设六部,与此同时,为了分割此时满清贵族的势力,他又设立了内三院以及都察院,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分割这些贵族势力手中的权力最终加强自己的皇权。

而等到雍正年间,又设立了一个非常独特的机构,名为军机处,在当时设立这个机构的原因是主要为了处理西北的战乱,不过在战争平息之后,这个机构并没有被废除,因为其本身听命于皇帝,不仅能够及时制定出应对国家大事的对策,更能将朝中的大权在此处归集到皇帝的手中,所以说军机处的出现也被视为中国封建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一个标志。

而在这个机构中大多都是皇帝的亲信,或者是极为信任的大臣,在清朝后期这些人有的会被皇帝授命为顾命大臣来辅佐后任帝王的统治,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官职,和顾命大臣很相似,但是其权力却要远远高于顾命大臣,甚至可以说已经超过了皇帝手中的权力,这个官职就是“摄政王”,清朝历史上一共有两个人担任过这个职务,一个是清朝入关之后的多尔衮,另一个是清朝灭亡之际的载沣。

清朝首位的摄政王就是多尔衮,这个人可以说是顺治皇帝最恨的一个人,事情还要从顺治当上皇帝这件事说起,当时皇太极病逝,皇位空了出来,如果按照传统的规定来说应该由皇太极的长子来继承,皇长子豪格也是年轻有为,比较有能力的一个人,他继承皇位也并没有什么不可。

不过除了他这个人选外还有另一个人,那就是皇太极的兄弟多尔衮,多尔衮子皇太极在世的时候,就一直跟随他征讨天下,可以说清朝能有后来的太平江山有很大一部分功劳是属于他的,其能力和功绩很明显要远在豪格之上,再加上此时多尔衮又掌管着最具权力的吏部,其威望和地位更是远远碾压了豪格。

正当众人以为新一任的皇帝将会在这二人之中产生时,多尔衮却做出了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的决定,那就是辅佐皇十四子也就是顺治皇帝继位,这其中的原因和顺治的母亲孝庄太后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皇太极并不是很喜欢自己的这个妃子,但是多尔衮却对他深爱不已,经过两人的协商以及孝庄太后的妥协,最终顺治莫名其妙的当上了皇帝。

虽说多尔衮将皇位让了出来,但是他并没有放权。他依然以摄政王的身份,掌控清朝大部分的权利。换言之,此时的顺治皇帝就是被架空在皇位上的一个摆设罢了,所有的事情都要听从自己的母亲以及自己的这个叔叔安排,而孝庄太后为了保全母子二人的性命,屈身下嫁给了多尔衮,这也成为了顺治皇帝这辈子难以忘怀的一件事,与此同时,多尔衮为了防止顺治一步一步发展壮大,更是在很多方面都压制着顺治,紧紧限制着他手中的权利。

可意外的是多尔衮在后来竟从马上失足跌落下来,自此之后一病不起,撒手人寰,这样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顺治有了机会掌控清朝的权利,也算是当上了名副其实的皇帝,而在他真正掌权之后,竟然对已经安葬的多尔衮进行掘坟鞭尸,足以见得多尔衮对顺治究竟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和影响。

这第二位摄政王,就是宣统帝溥仪的父亲载沣,慈禧太后在临死前,将年仅三岁的溥仪立为新的皇帝,同时任命他的父亲载沣为摄政王,来辅佐溥仪处理朝中大事,因为此时的溥仪只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而慈禧也在宣布让溥仪继位后的第二天去世了,所以清朝的大权便落到了这位摄政王载沣的手中。

虽然他手握大权,但是本人并没有多么大的才能,更没有承担其改变清朝命运的能力,更多的是选择放任不管,所以在第二年,在军阀以及革命党的联合逼迫下,溥仪宣告了退位,大清也宣告了灭亡,而载沣这位曾经的摄政王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开始享受属于自己的奢华的晚年生活。

唯一次有存在感的,那就是在溥仪长大之后同意日本侵略者的协议,在北方建立了伪满洲帝国的封建政权,他认为自己的儿子这样做是真正的叛国通敌,但是他也就只能声讨而已,根本起不到任何决定性的作用,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只能在自己的封建贵族生活中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

虽然摄政王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官职,其权力也已经盖过了皇帝,但是只有在特殊的时期才会出现,因为其存在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只不过从上述来看这两位摄政王的差距有些大,一个是为了执掌政权,另一个则是临危受命,所以二人即便权力再大,也难以发挥出这个官职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