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入眼平生几曾有——从红旗渠看排子山景区的远景/马学忠

 西宁的表情 2022-06-06



入眼平生几曾有
Table qing in Xining
——从红旗渠看排子山景区的远景
作者|马学忠(青海)

大凡著名景区一般都依山傍水,风光旖旎,先天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开发者稍加点缀、修饰便可大功告成,如三山五岳、四川九寨沟黄龙景区,西南桂林山水,东北五大连池、长白山景区,西北青海湖景区等,但国家5A级旅游景点中也有例外,该景区绝非是天然形成,而是全靠人工打造,这就是国家5A级风景区红旗渠。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总干渠全长70.6公里,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修成后的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险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用以灌溉的红旗渠以后逐渐发展成了旅游观光的景点,2002年,红旗渠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2006年5月25日,红旗渠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6年10月,被评为国家5A级风景区。红旗渠景区由“分水苑”、“青年洞”、“络丝潭”三个景区组成。主景“青年洞”靠断壁而凿,从大山之中穿通而过,为你展现出一幅雄壮的画卷。游客在红旗渠,可以尽情领略到“人工天河”的无尽诗意,极目远眺,将太行美景“雄、险、奇、秀”尽收眼底,惊诧、震撼之余,高呼“入眼平生几曾有”!

排子山景区虽然目前还只是国家3A级风景区,但是,其形成景点的过程,打造开发的时间、难度与当年的红旗渠大有一比。

奠定基础耗时25年

排子山景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核桃庄乡排子山村,当地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地形,干旱少雨,植被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是欠发达地区。创始人马生彪在国家退耕还林的好政策下,前后耗时25年之久,在承包的200多公顷荒山荒坡上植树30余万棵,使绿化面积达到2800亩,使昔日光秃秃的荒山被上了绿色的盛装,成为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

随着全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创始人马生彪敏锐地发现,排子山气候凉爽处于城市周边的黄金避暑空间,是夏季度假避暑的优选地方,适恰逢国家振兴乡村的大好政策,遂挽起袖子开始了开发、打造旅游项目的漫漫征程。


资金劣势凸显

与修建红旗渠不同的是,排子山景点先由创始人马生彪以一家之力开发、打造,后引进马云、马为民、马文林等3名新股东,但始终是自然人在投资,始终是民间有限的资金,不可与红旗渠以政府牵头、财政出资、民间参与的形式同日而语,但在没有任何先天优越自然条件的干旱黄土地上打造旅游景区的难度,一点也不亚于红旗渠的难度,仅解决灌溉用水这一项,就够难的!资金,始终是挥之不去的阴影,始终困扰着景点的进一步发展。此外,道路也越来越成为制约景区发展壮大的瓶颈。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是集体的,仅凭自然人一己之力无法与人数众多的村民交涉,所以,道路狭窄,道路塌方维修等问题不仅耗费了宝贵的有限的资金,也分散了时间、精力,伤心伤脑。

假若有如果

如果说红旗渠是悬挂在巍峨雄险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的“人工天河”,那么,排子山景区完全称得上是高原旱垣上的“绿洲”;如果说红旗渠是“世界第八大奇迹”,那么,排子山景区就是人类保护生态、抗争沙尘暴的一座“精神丰碑”;如果说红旗渠将太行美景“雄、险、奇、秀”尽收眼底而被赞誉“入眼平生几曾有”,那么,排子山景区,将以绝无仅有的高原旱地旅游明珠,令众多游客惊呼“入眼平生几曾有”。

如果说马生彪等人前期的开发、打造是优美乐章的前奏,那么,外界的关注尤其是当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项目倾斜、资金扶持、宣传推介,就无疑是一字千金的点睛之作,意义非凡!

假若有如果,排子山景区的远景何愁之有!

2022年5月19日

  文作者:马学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