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镇江脱险后,文天祥写了一首端午节诗

 镇江风情 2022-06-06 发布于江苏

1274年6月,元世祖忽必烈派遣右丞相伯颜统率20万军马进攻南宋,元军一路势如破竹,一年多后,元军兵临南宋首都临安城,只待最后一击。

这时,江西赣州任知府文天祥招募了义兵两万,赶来临安抵抗元军。南宋朝廷看到这么救急的忠臣,随即任命他为枢密使和右丞相都督诸路军马,以代替连夜逃跑的丞相陈宜中。

因为实在找不到人来和元军谈判了,第二天就派了文天祥代表宋廷去谈判,文天祥到了元军大帐,因为拒绝投降,伯颜恼羞成怒,下令扣留文天祥一行。

这时南宋朝廷已经撑不住了,向元军投了降,元军统帅把文天祥一行和南宋投降后组成的“祈请使团”一起送往大都。

十天后,这一批人到达镇江,准备渡江北上。

在路上逃过两次的文天祥知道,镇江是能够脱逃的最后一次机会了。因为过了长江往北去,就是元朝的管控区,人生地不熟的,找人帮忙都不行。于是,到镇江后,文天祥没有与使团成员一起住在镇江府衙内,而是找了个借口住在运河岸边一个叫沈颐的乡绅家中。

沈颐愿意帮他脱险,假装说要为文天祥设宴送行,准备了很多百花酒,然后把看守他们的五千户灌得酩酊大醉。

随即,文天祥就和一行的12人乘着夜色潜行到北固山下,在渡口上了一艘备好的小船,逆流向真州急驶。

途中,他们被一艘元军的巡船发现,追赶上来盘查,恰巧退潮,巡船搁浅了没有追上。

到真州以后,文天祥才松了一口气,真正是“虎口脱险”啊,他一连写了《京口脱险》15首诗,详细记述了从定计、谋人、得船、踏路、出隘、候船、江上遭遇元军巡逻船,最后侥幸脱险的全过程。

文天祥镇江脱险渡口遗址

01

千辛万苦从镇江脱险的文天祥,颠沛流离,历经艰辛,经过扬州、高邮、泰州、海安、如皋而到达南通,从南通乘船到了浙江,想尽办法联系愿意抗元的将士将士打退元军。

但是当时的扬州主帅李庭芝听逃跑归来的士兵说:文天祥早已投元,是元朝派来劝降的。于是下令缉拿文天祥。

文天祥为免被缉拿,只好改名换姓,化了装,专拣僻静的小路走,去找南朝的朝廷。

很快,就到了端午节。

隐姓埋名躲藏在乡间的文天祥,和农家要了一把青艾,凑合着就算过节了。

想到自己死里逃生,却莫名其妙被造谣,心力交瘁的他写了一首《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他说:这端午节啊,农人给我一枝艾草就算过了节啦。没想到我一片丹心,头发都操劳白了,竟然还被人这么不信任。不如学屈原投江算了,唉,心里苦。

灵钧,是《离骚》里屈原的字。

文天祥拿着一枝艾草,心里想到的是屈原的悲苦。

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日,秦军攻破楚国都,极度苦闷、完全绝望、心如刀割的屈原,愤然自沉汨罗江。

文天祥心想,我的归宿,是不是和屈原一样呢?

沉吟片刻,他念出了那一首豪壮的诗篇《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

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02

文天祥笔下的端午诗,都是那么焦虑之极的,就像一个绝望的人眼睁睁看着国家灭亡,内心充满了痛苦。

他收到南宋皇帝的勤王令后,立即散尽家财,招兵两万,马不停蹄的向临安赶去。

他心里知道,这两万人都是乌合之众,和三路元军去拼,无疑以卵击石。

但他说:“国家如今危急,却没有一人一骑入京,我深感遗憾。之所以自不量力,以身殉国,是希望振奋天下忠义之心啊。”

他写了一组端午的诗:

端午感兴(一)


千金铸镜百神愁,功与当年禹服侔。

荆棘故宫魑魅走,空馀扬子水东流。


端午感兴(二)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端午感兴(三)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和中甫端午韵不依次

 

黄茅古道外,羸马发南州。

有客嗤齐鲁,何人念楚囚。

岁年付流水,风雨满沧洲。

手把菖莆看,黑头非所求。

他最痛恨的,是那些国家危机在即,元军马上就压境了,南宋那些官员竟然还在玩龙舟醉生梦死。

他也在诗中和屈原问答,风雨飘摇,天涯渺茫,故都何在,家国何在?

他把屈原,当成了自己的偶像。

03

辗转一年多,文天祥辗转东南,在赣州、在福州、在漳州、在南岭,千里苦战,九死一生,矢志不渝,试图扶大厦于将倾。

1278年冬12月,因为叛逆泄密,元军逼近了他。

一个中午,文天祥带着队伍,在潮州的一座小山坡上停下,才吃了几口饭,元军突然从天而降。他都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就和部下一起作了俘虏。

抓住他的元军将领,是千户王惟义。

文天祥乘他们不注意,火速吞服了二两脑子,想要自杀殉国。

这是他身上备有的一种毒药。所谓脑子,是宋人对龙脑香的俗称。龙脑香,则是一种高大乔木的树脂的提取物,又称冰片。但他只是接连拉了十来天肚子,因为服脑子自杀,得用热酒吞服。

押往燕京途中,他绝食八日,依然未能死去。

最终在燕京,他又经受了长达4年的囚禁。

这四年,他更加怀念屈原。每逢端午,都要写诗明志。

他写了

端午初度

 死所初何怨,生朝只自知。

颇怀常杕意,忍诵蓼莪诗。

浮世百年梦,高人千载期。

楚囚一杯水,胜似九霞户。
向来松下鹤,今日傍谁门。

梦见瑶池沸,愁看玉垒昏。

所思多死所,焉用独生存。

可惜菖蒲老,风烟满故园。

又写了

端 午


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

试为问大钧,举杯三酹地。

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

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
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

勿谓死可憎,勿谓生可喜。

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

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
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

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

连元朝人都知道,文丞相是立志要学屈原了。

1283年,文天祥走上刑场,面南三跪后,引颈就义,终年47岁。

忽必烈很是舍不得,惋惜道:“好男子,不为吾用,杀之诚可惜也!”

今年的端午节过去了,但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

北固山下的甘露渡见证了几百年前惊心动魄的那一晚,文天祥从这里脱险,这里既是他生命高峰的起点,也是他举起民族抗争的旗帜,苦战东南的序幕。

滔滔的江水,让屈原、文天祥他们的精神不灭、本色不改、正气长存……

纪念他们,传承他们,这才是我们过端午节的真正意义。

珠江入海口处的伶仃洋,七百多年前,文天祥亲眼目睹崖山海战后,坐船经此上溯至广州。(视觉中国/图)

点击分享:

国士袁隆平:妈妈是江苏镇江人,他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

老镇江           镇江女婿白岩松

陶玉玲,永远的镇江“二妹子”

印青:军旅走出的镇江籍音乐家

雷霆战将赵文豹

这,就是镇江的“辛丰镇”啊!

你好,这是我的家乡,镇江!这是我的新名片

伯先公园,多少镇江人珍贵的童年!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