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自慨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2-06-06 发布于天津

自慨

逐梦求通弃远边,新生此日别从前。

真凭老笔离苟禄,岂以清心饮盗泉。

展眼欣添三宿恋,修家幸遇两歧年。

当时已认光阴好,谁料重登百漏船?

【注释】读宋代诗人陆游的《虾蟆碚》诗,步韵而咏别事。原诗云:“不肯爬沙桂树边,朵颐千古向岩前。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啮雪饮冰疑换骨,掬珠弄玉可忘年。清游自笑何曾足,叠鼓冬冬又解船。”步韵诗作于2022年6月4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追逐梦幻谋求显达于是背弃了荒僻的远边,新的生活从这一天开始就告别了从前。真的是在凭借老笔离开了苟禄,怎能再以清纯之心甘饮盗泉。放开眼界高兴地增添了对世俗的眷恋,经营自家幸亏遇到了两歧之年。当时已经认为光阴会一年比一年更好,谁曾料到在高兴之余又重新登上了百漏之船?

首联中的“求通”,指谋求显达,见宋代诗人苏轼的《记梦(并叙)》诗:“稽首问公公大笑,本来谁碍更求通。”又见宋代诗人唐良骥的《赠金仁山》诗:“命有穷时道不穷,命穷何处更求通。”

这一联中的“远边”,指边远地区,远方,见唐代诗人李逢吉的《望京楼上寄令狐华州》诗:“中叶成文教,德威清远边。”又见宋代诗人王洋的《再和答秀实》诗:“老境看来变悄然,方知世味有远边。”

颔联中的“老笔”,指老练娴熟的笔法,见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题刘氏所藏展子虔感应观音二首》其一:“谁能与作赤挽板,老笔犹堪寿百年。”又见元代诗人景元启的《殿前欢》词:“逃禅老笔应难画,别样清佳。”还见元代诗人刘敏中的《鸟夜啼·闲适》词:“欲借昌黎老笔,赋终南。”以及元代诗人王旭的《木兰花慢·寿泰安石监州》词:“留着兰轩老笔,他年歌颂功名。”

这一联中的“苟禄”,指官吏无功而受俸禄,见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张仲谋过酺池寺斋》诗:“苟禄无补报,几成来食嗟。”又见明代诗人金大车的《归途杂诗二首》其一:“苟禄非所甘,恣我遗世情。”

这一联中的“盗泉”,是古泉名,旧时亦常喻不义之财,见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感鹤》诗:“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又见唐代诗人贯休的《续姚梁公坐右铭》诗:“恶木之阴匪阴,盗泉之水匪水。”还见唐代诗人李白的《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回车避朝歌,掩口去盗泉。”

颈联中的“展眼”,指放眼,见宋代诗人赵长卿的《水龙吟》词:“遇当歌临酒,舒眉展眼,且随缘分。”

这一联中的“三宿恋”,语出《后汉书·襄楷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李贤注:“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经三宿便即移去,示无爱恋之心也。”后因以“三宿恋”指对世俗的爱恋之情。用典见宋代诗人苏轼的《别黄州》诗:“桑下岂无三宿恋,樽前聊与一身归。”又见宋代诗人叶梦得的《鹅湖山》诗:“空怀三宿恋,为汝半日留。”还见钱钟书的《发昆明电报绛》诗:“欲去宁无三宿恋,得休已负一春闲。”

这一联中的“修家”,指整治身家,见明代诗人姚道衍的《采薖为余唐卿赋》诗:“余君抱奇言不夸,种菜拟学元修家。”又见明代诗人边贡的《雪中次钱江楼宪副》诗其二:“迟暮岁华多客感,清修家世本儒酸。”

这一联中的“两歧年”,指收获颇丰的年景,见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四年…遂作忆雪又作残雪诗各一百言以寄情于游旧·忆雪》:“瑞邀盈尺日,丰待两岐年。”

尾联中的“百漏船”,指处处渗漏的船,比喻极多烦恼的人生,见宋代诗人陆游的《大圣乐》诗:“苦海无边,爱河无底,流浪看成百漏船。”又见宋代诗人朱翌的《十月旦读子美北风吹瘴疠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诗:“载之百漏船,吹以无孔笛。”还见宋代诗人方岳的《僦舍》诗:“僦舍真如百漏船,一番风雨一骚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