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甲午 想念这副明方向 暖人心的题词

 静乐斋 2022-06-06 发布于北京

杨甲午:想念这副明方向,暖人心的伟人题词

      在我的记忆里,以前各医疗机构,各大医院都在显眼处悬挂着一副毛主席亲笔书写的“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题词。

      短短的13个字,言简意赅,温暖人心,深刻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对广大医护人员是鞭策是鼓励,对患者是安慰,是关心。可是后来,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在医疗体制改革中,这副题词被冲刷掉的荡然无存,很难再看到了。我感到迷惑和不解!

    关于这副题词的来历,据考证:1940年在延安,经毛主席提议,中共中央批准,红军卫生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1年即将毕业的军医十四期是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后的第一期。毕业前夕,同学们都热切期望毛主席能题词留念。当时的期长林春芳将大家的要求向校长王斌汇报,王校长立即电话邀请毛主席在百忙中题词。不久,毛主席就派人送来了题词,只见一张白纸上用毛笔写着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十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学校把主席题词精心放大,分别贴在校部、礼堂、图书馆和十四期教室门口。1941715日,十四期的61名同学得到了印有毛主席题词的毕业证书。从此,毛主席题词成为医疗卫生工作的行动指南,并成为全国医务工作者的座右铭。一个时期以来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和各大医院大都挂有这幅题词。

救死扶伤,就是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是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革命人道主义是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斗争相联系的人道主义。毛主席一向重视人民的疾苦,在中国革命过程中,他明确指示医院不能为金钱和特权服务,必须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新中国成立后,他坚持以农村医疗为重点,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努力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问题,真抓实干地在全国有效控制了性病、麻风病、血吸虫病等多种疾病。他的一系列工作方针处处体现了革命的人道主义伦理原则。

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是毛主席对医生的重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伟大任务中,对医务界的具体要求。和纪念白求恩文中提到的两个极端与一个精益求精,内容一致。就是要医生不断创新的维护伤病者的生命幸福与人格人道就是维护人的生命幸福与人格;革命就是重大革新。这是医者应该追求的金光大道

        可是一个时期以来,不知何种原因,这副被挂在医疗机构,各大医院显眼位置的题词莫名其妙的看不到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为了人民,攻坚克难,推进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期盼我国的医疗机构,各大医院能够重新挂起这副明方向,暖人心的伟人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再度熠熠生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