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城北十五里666 2022-06-06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历书》记载:“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斗指巳,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今年芒种节为6月6日。

芒种有两层含义,“有芒的麦子快收”和“有芒的稻子可种”,即北方的小麦进入收获期,南方的晚稻等谷类作物正当插秧、播种。农谚云:“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如果延误节气,再种出苗率、成活率都很低,所以必须抢抓农时。

芒种,在民间还称作“忙种”,即忙着收、忙着种,也正当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之时。农谚还说:“栽秧割麦两头忙,芒种打火夜插秧。”农家的发条上紧了,农人们夜以继日,与时间赛跑,和天气争时,一刻也不能放松。

首先是抢收成熟的小麦。每到麦收之季,大人小孩齐上阵,争分夺秒,龙口夺粮,收割、运送、打场、晾晒、归仓,一环紧接一环,环环相扣。小时候,记得每到芒种前后,大人小孩累得非得脱上一层皮不可。不由想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观刈麦》中描绘的情景: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时序进入农历五月,农家就没有空闲的时候,东南风悠悠吹起,一夜之间把大片大片的麦子吹得黄澄澄的,金色麦浪一层层翻涌。麦收之时,妇女孩童到麦地帮忙,提茶送饭捡麦穗,男劳力们挥汗如雨,紧赶紧收割麦子。割麦的滋味十分辛苦,脊背被毒辣辣的太阳灼晒,胳膊、面颊被麦芒刺痛,两条腿被滚烫的热土烘烤......即使这样酷热劳累,也在所不惜,惟愿丰收的时间再长些,有割也割不完的金色麦子,那才好呢!

文章图片2

麦子收割之后,要趁着晌晴晴的天,赶紧运到麦场上摊开晾晒,打麦脱粒,及早颗粒归仓。很多人家不分白昼,连夜打麦,一时间场地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南宋大诗人陆游晚年回归故乡山阴,目睹了乡人打麦的辛苦,深为自己年老贪睡起晚,不能为乡亲分忧而自责,赋诗《起晚自嘲》曰:

辛苦一生何所获,老向东阡与南陌。

头眩眼暗牙齿疏,能作人间几时客?

尔来偷惰更可笑,卧听场中打新麦。

老鸡失旦也似侬,引颈一呼窗已白。

从中不难看出,乡人起早打麦的辛劳。正如家乡一句俗语所说:“麦子上场,小孩儿没娘。”麦子堆到场上,急摊急晒急碾,妇女们忙着麦场上的活儿,小孩儿都没娘照料。

文章图片3

麦子上了场,农人心里才稍稍安顿。唐代《永淳中童谣》说:

新禾不入箱,新麦不入场。

迨及八九月,狗吠空垣墙。

只有新麦上场入仓,家中的粮囤才充盈,连狗叫声都有底气。不仅是家中有粮、心里不慌,连遇到官府的人也不害怕了。北宋文学家张耒路遇农人推麦去交租,见其交完租槐荫下乘凉,其乐洋洋,有感而作《输麦行》,前几句云:

场头雨干场地白,老穉相呼打新麦。

半归仓廪半输官,免教县吏相催迫。

诗句平朴直白,收了新麦的农人那份纯朴率真一目了然,让人读后心里五味杂陈。

文章图片4

新麦收打归仓,紧接着就要趁着农时、墒情,播种各种农作物了。南宋陆游诗曰:“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不论南方北方,最为普遍的就是泡田插秧。长期担任县令的北宋文人楼璹深感农夫、蚕妇之辛苦,绘有图文并茂的《耕织图诗》,其中《拔秧》云: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

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

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

及时趁芒种,散着畦东西。

他描写的是一对父子晨起拔稻苗、运秧苗的场景,这是插秧的重要一环。农人早在小麦刚抽穗时,就要整水田育秧,有的地方叫做“秧板田”,收了麦子秧苗长成,正宜栽种。

南宋诗人韩淲在《芒种》一诗中,对运秧、插秧写得更为细致,诗云:

田家一雨插秧时,成把担禾水拍泥。

分段排行到畦岸,背蓬浑不管归迟。

插秧时有蒙蒙细雨更好,先把秧苗一担担挑到田头,插成横平竖直的样子,腰酸背痛,浑身泥泞,哪怕晚归也要把田里的秧苗插完。

清代雍正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视农耕的帝王之一,尤为可贵的,是他组织实施水利营田、南稻北种的“美政”。在所绘制的一组《耕织图册》,他写道:

令序当芒种,农家插莳天。

倏分行整整,停看影芊芊。

力合闻歌发,栽齐听鼓前。

一朝千顷遍,长日正如年。

诗中有水光渺渺、青苗齐秀的田园美景,还有鼓乐喧天、俚歌咿呀的加油场面。如果没有亲临其境,作为一代帝王,他不会描绘出这样活泼生动、形象鲜明的插秧情景。

文章图片5

作为生活在最底层的农人,农事劳作是辛苦的,怡然自足也是最为本真的。在一年之中又收又种、极为重要的芒种节气,农人常于紧张忙碌的间隙,磨新面、蒸新馍、酿烧酒,尝尝新麦的馨香,品品丰收的喜悦,感谢上苍和土地的恩赐。

这种形式称之为“尝新”,古时谷物收获后做成各种吃食,首先要奉献给帝王,帝王再祭祀祖先,然后尝食。后来,“尝新”演变为民间的一种习俗。

南宋诗人陆游多次在诗中提及“尝新麦”,如在《时雨》中说:“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在《江村初夏》中有句:“连云麦熟新食面,小裹荷香初卖鮓。”在《五月初作》中云:“邻舍舂新麦,家人拾晚蚕。”可见,宋时农家收新麦尝新的习俗已经很盛。

宋元时期诗人方回在《春晚杂兴十二首》中感慨道:

城市尘埃不见诗,西村东坞可寻谁。

夏前十日尝新麦,政是江南最好时。

繁华的城市里是没有诗情画意的,只有“西村东坞”才有淳朴的乡风民俗,夏至之前品一品农家的新麦饭,那才是江南最美的味道。

文章图片6

朱诚泳,是明代第七代秦藩王,他创建正学书院,体察民间疾苦,被誉为一代贤王。朱诚泳在秦地察看民情,当地乡民专意采收新麦磨面,做成新麦饼让他品尝,有感于此,写诗记之:

四月关西麦乍黄,晓炊愧我得先尝。

淋漓汗血三农苦,空盼风吹饼饵香。

——《尝新麦》

这位“以贤闻”的秦王心中不免惭愧,想到“汗滴禾下土”的关西老农那份苦辛以及对丰收的期盼,他又怎能吞咽得下呢?

芒种“忙”什么?芒种忙的是农民,忙的是农事!当代有位学者曾感言:从古至今,中国农民最可敬、最可爱、最可怜......愿我们都有一颗亲农、爱农、恋农之心,怀有一种知农、恤农、悯农情怀!

-作者-

刘琪瑞,男,山东郯城人,一位资深文学爱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声》《乡愁是弯蓝月亮》和小小说集《河东河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