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压出去,希望仍在……——中超新赛季首轮观感

 德兴社 2022-06-06 发布于湖北
中超首轮

压出去……

2022赛季中超联赛在端午节期间终于全面重启,18支球队在海口、大连和梅州三个赛区战罢首轮9场比赛。受疫情影响,各队不管是在赛前准备抑或引援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而且外界也对今年中超联赛的期望值大大降低。不过,首轮战罢,依然还是令人感到一丝欣慰,特别是像最后时刻递补重回中超的大连人队多少有些令人出乎意料,不管是球队的整体战术要求与打法,有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这或许是外界更乐意看到的,也是中超重振的希望所在。

1
大连人压出去有新意

此前,谢晖在酒桌上所言被放到网上,外界将谢晖的“压出去打”一度当成一个笑话。或许在最初执教南通支云队时,谢晖就是这么要求的,只不过中甲联赛关注度较低,直至此番大连人队重新亮相中超,外界恐怕才会真正去认识谢晖所言的“压出去打”究竟为何意。

赛前几乎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看好大连人能够从河南嵩山龙门身上抢分,毕竟后者外援相对齐整,除了图雷被国家队召回、无法出战,但像舒尼奇、多拉多、卡兰加以及阿德里安等过去几个赛季在中超已经证明过自己的外援均可出战。而且,大连人由于是在最后时刻才得以替补重返中超,再加上被限制引援,所以没法补强,依然以本土年轻球员为主。在“中超靠外援”的大势下,大连人被外界看衰似乎很正常。

但开赛后,大连人以少有的前场高压、就地反抢的踢法,令人感觉意外。这颇有数月前观看中国99年龄段U23国足在迪拜杯赛上表现的感觉,队员年轻,或许个人技战术能力依然存在不足,但前场疯狂的逼抢,不仅令对手感觉意外,更令中国球迷意外。这么多年来,中国足球已经习惯了所谓的“防守反击”,已经看惯了外援在中前场把持各个位置、然后自己去解决问题的上世纪的“古式足球”。虽然所有人都在高喊“整体足球”,但几乎见不到真正的“整体足球”。特别是,当本土教练带队时,摆出“五后卫”的“防守反击”阵式、实质是“防而不反”。所以,U23国足的踢法才令人有新鲜感,而当身为本土教练的谢晖指挥没有外援助阵的大连人队踢出“现代足球”的风范时,自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特别是,林良铭的两粒进球尤其可圈可点。

固然,大连人阵中的年轻球员在技术和战术素养方面,与现代足球的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而且个人能力也不算很强,但整场比赛中,河南队员在场上显得有些狼狈,其实就已经反证了大连人的成功,尽管很遗憾未能拿到3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为什么一直强调中国足球的重振需从本国联赛开始?大连人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中超联赛一日不重启,中国足球的颓势与低迷就不可能有任何改变,外界依然还是以原有观念与印象进行评判。

当然,一场比赛不能说明太多问题,一支球队也不可能改变联赛全局,但大连人队至少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而且,同样是首轮比赛,广州城虽以1比4惨败长春亚泰,但整场比赛中,全华班的广州城其实表现得很不错,尤其是整个过程中,球员踢得还是有想法,只不过受限于个人能力以及水准,尤其是中前场球员在对抗中不占优,因而未能进球。这其实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改变中的中国足球。

2
本土可喜但大势未变

除了林良铭在对阵河南队的比赛中梅开二度之外,边缘国脚谭龙在首轮比赛中上演了今年中超联赛中的第一个“帽子戏法”,多少也让外援风光不再的中超联赛出现了一些聊以自慰的情况。像“帽子戏法”在去年中超联赛首轮中也曾有过,当时则是海港队的阿瑙,帮助球队以6比1大胜天津津门虎。而今年则换成了本土球员,对手也是整体相对较弱的广州城队。

首轮9场比赛共打入23球,而本土球员则收获12球,占据一半多。其中林良铭和谭龙共收获5球,占据本土球员进球数近一半,另外7球则分别由7名本土球员攻入。这同样也是一个令人有些欣慰的数字,毕竟本土球员的进球数超过了外籍球员的进球数。

不过,对照一下2021年赛季中超联赛首轮8场比赛总共进27球、本土球员进球数为8个,我们在为本土球员进球数量增加而感到高兴之时,不得不说:今年中超联赛受整体大环境的影响,各队引进的外援尤其是锋线外援的质量下降不少。所以,这直接影响到各队的进攻质量与效率。而且,对球队的技战术安排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且,我们不能忘了:今年中超球队数量较去年增加了2支。

和去年联赛开局阶段一样,个别球队因为外援入境问题,只能暂时以全华班出战。今年联赛开局阶段,“全华班”的数量较去年增加,包括海港、广州队、广州城、河北队、大连人队等。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大连人从河南身上抢到1分之外,其他四队全部输球。这恐怕并不能算是巧合,而是这么多年来“中超靠外援”的惯性使然。

譬如,像卫冕冠军山东泰山首轮勉强1比0取胜升班马浙江队,靠的就是外援后卫贾德松的战术角球破门,而整场比赛中,在费莱尼缺席的情况下,没有中锋一直处于被动的情况下,直至换上克雷桑,才算取得进球。作为去年联赛的亚军,在外援无法出战的情况下,虽然引进张琳芃、徐新等国脚球员,但整个比赛中并未占到便宜,反而是被武汉长江利用一个角球机会由外援攻入致胜一球,未能取得开门红。深圳队能够2比0取胜升班马成都蓉城,靠的就是阿奇姆彭的梅开二度。

在四支升班马中,唯一能够取胜的武汉三镇,则是凭借着两位新外援华莱士以及戴维森的各一粒进球,最终率队以4比0大胜河北队。另一支升班马梅州客家在主场与天津津门虎1比1战平,双方也是靠着外援的进球。

至于像谭龙能够上演帽子戏法,但帮助亚泰队打破场上僵局的,其实依然还是外援埃里克在场上反抢后的突然加速,摆脱广州城的防守后传中,为谭龙创造出机会。而最后一场比赛中,沧州雄狮2比1力克北京国安爆出大冷门,依靠的还是奥斯卡的个人能力以及速度,一次助攻布格拉汗率先打破僵局,随后主罚点球命中,帮助球队扩大比分。反观国安,新赛季前引进的外援情况至少要比上赛季好,但效果至少到现在为止尚未显现出来。所以,国安某种程度上还是输在了外援环节。

可以这么说,“中超靠外援”的大势在短时间内不会因为俱乐部财务遇到困难而有所改变,毕竟这种改变本身也需要时间、需要符合现代足球踢法的新人更多地冒出来后,才能根本性地改变现状。

3
00后暂无太多亮点

在新赛季各队报名名单中,00后球员大幅度增加。因而新赛季开始后,究竟会有多少新面孔涌现出来?无疑是外界较为关注的话题。不过,首轮战罢,不得不说这方面有些令人失望,甚至还不如过去的一个赛季。

2021赛季中超首轮联赛中,其实最大的亮点就是00后球员。这其中,最令人意外的就是海港启用了2001年出生的哈力克,在首轮比赛中,哈力克在中场的拦截与抢断次数排名第一,对球队的中场防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哈力克随后出场时间越来越少,而且还被改到边路位置。今年,海港队引进徐新,哈力克则彻底失去位置。

在今年首轮比赛中,各队在“U23政策”方面,唯一启用了新面孔的恐怕就是国安将2002年出生的梁少文安排担任首发,不得不说,像20岁的年轻球员在中后卫位置首发,需要一点冒险精神。遗憾的是,梁少文因为一次失误而被沧州队的奥斯卡抓住机会,这多少影响了国安随后的走势。但既然想要用新人,肯定需要付出代价,希望国安不会就此停止对年轻人的使用。除此之外,没有哪一位“00后”表现较为抢眼者。即便是在U23国足迪拜之行中表现不错的方昊,回到俱乐部后,也只是在最后时刻被替换出场踢了不到10分钟。

去年中超首轮,青岛队的周俊辰和山东队的郭田雨攻入了U23球员中的第一球、第二球,而且两名前锋球员表现都很不错;当时效力于大连人的前锋陶强龙虽然出场时间较短,但也制造了一个点球机会。而今年,除了朱辰杰主罚点球命中,帮助申花队拿到首轮胜利之外,就只有广州城队的伍承儒在最后时刻与队友配合打入了挽回颜面的一球。当然,沧州雄狮队的布格拉汗在上赛季就开始出战,今年则是首轮就收获了进球。

除此之外,其他U23球员均只能说是表现一般,至少不像外界所期待的那样。即便是像河北队、广州队等这样以年轻球员为主的队伍,比赛中也很少有闪光点。

当然,毕竟联赛也才刚刚开始,随着时间的深入,加上赛程相对较为密集,或许在随后的比赛中,会有更多年轻球员冒出来。但这取决于各队主教练是否愿意给机会,另一方面也需要看各队年轻球员自身的储备是否已经足够。

4
国脚两红理应追罚

首轮比赛中,总共出现4张红牌,最后一场国安与沧州雄狮的两张红牌属于技术性犯规,张呈栋领到“直红”、郭皓则是两黄变红。而揭幕战郑铮与海港徐新两人的犯规其实已经超出技战术本身范畴,而且都是在VAR介入之后,主裁判观看了回放才出示的红牌。

坦率地说,这两张红牌很不应该,尤其是身为国脚,在比赛中出现如此动作,有失水准。当然,笔者不想站在道德制高点来批评和指责球员。但作为球员,尤其是两名现役国脚,在比赛中出现这样的举动,而且还是在目前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与大氛围之下,只能是给中国足球进一步招来更多的“戾气”。特别是,中超联赛在目前形势下能够重启,本身就殊为不易。作为国脚,不仅没有起到更积极的引领作用,反而因为个人行为而让整个中国足球进一步遭受外界的攻击,值得深思。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两张红牌很有可能会让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做出追加处罚的决定,一旦如此,则只能怨自己的举动不应该。

不管如何,2022中超联赛终于全面重启,重新进入到球迷与百姓的生活之中,有欢笑、也有忧愁,但更有希望。人总是在希望中活着,没有了希望也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中国足球其实也一样,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但扎扎实实走下去,也就有了希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