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臧棣的诗 | 中国诗会

 置身于宁静 2022-06-06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图片
中国诗会:臧棣的诗
图片

图片

图片
  新年钟声入门

连续的撞击来自长长的圆木

被颤悠的绳索吊在半空中;

碗口粗的印痕,每天都会

在同一个部位加深虚无

对世界的问候:即使死亡吻过

那些灰尘,它也不会消失;

当然,现场如果没有松鼠跳跃的话

它也不会引起特别的注意;

它固执于你有时会独自爬上山顶

去完成一个祈求,它不同于

只比神秘的警告提前了

一分钟的伤痕在我们身上

镌刻的完美的口号。从迹象上看,

它有点沉溺于把特定的时刻

带向一个习惯,如此,

它悦耳于浩荡的声音紧接着

就会在灵魂的节奏中出现;

但正如你目睹的,惊飞的麻雀

并没有四散;仿佛在稀释的野味里

兜了一小圈,它们又返回到现场

将缺席的部分悄悄填满;

这些雀鸟的身影有点破碎,

却敏感得像世界上最好的调音师,

等着你脱掉冬天的衣服,将我们身上的

钟形,赤裸地袒露在天地之间。

——赠程永新

2019年1月1日

  德谟克利特入门

很受宠,家里最小的儿子,

所以假如死亡能带来真理

他就不必费神去解剖兔子;

接着,他用解体的兔子去喂

对笼子感到愤怒的豹子。

一切都计划得很经验。据传言,

在豹子之后,他不顾邻居的反对

还解剖过一头狮子。结论是

就勇气而言,将生命的本质比作

一头奔跑的狮子,至少没撒谎。

见不得血腥的柏拉图曾叫嚷,

要用火焰来惩罚他的疯狂——

因为他相信,幸福并不在心灵之外的

任何地方,甚至不在死后;

所以任何时候,迅猛于简朴是秘诀。

他被带进法庭,但作为思想的被告,

他是幸运的。希波克拉底作证,

至少从老鹰嘴里脱落的乌龟

赞成他的想法:就命运而言,

没有不完美的世界,只有不快乐的人。

到了晚年,他用爱琴海的强光

照瞎自己的双眼,以便

人生中最伟大的黑暗

能像永恒的记忆一样绝对地封存

他年轻时爱慕过的地中海美人。

2019年1月5日

  花莲的海滩石

完美的纪念品非它们莫属:

来自花莲的海边,我庆幸自己

只花了不到一小时,就从千万颗

各有特色的海滩石中,挑选到

这几块好看的鹅卵石——

因小小的饱满而谦逊到

自有一种光洁的分量;无论是

抚摸,还是拍击,它们顺从

和我们绝然不同的天性,

将大海的脾气转化成大海的气息,

反映在它们圆滑的外观上。

它们是窍门:当我试图克服

记忆的模糊,在时间深处加深

我对那座毗邻太平洋的蔚蓝的

海滨小城的印象时,我确信

它们会像砝码那样秤出

感情的倾斜。但现实是,

卷缩在行李箱的底层,它们首先得

通过海关的安检。情形果然

有点微妙,就好像看过

我的证件后,相关的勘查

突然变得仔细起来。还没等我

强化那有点不详的预感,

海关的官方语调已传至耳畔:

先生,请打开箱子。接着,

在天知地知的语气里,这些东西

不能带走。我盯着他的眼睛,

但并未获得对视的机会——

而我的申辩仿佛在引诱人性

能灵活到哪一步:它们不是东西,

是我从海边捡来的几块小石头。

纯属人之常情。我有点后悔,

假如说它们是朋友送的,

结果会不会两样。某种意义上,

他处理得很专业:小事一桩,

但不容商量。甚至他的解释就是

他的指令:它们只能留下。

而我几乎可以断定:我登机后,

处置它们的方式不会太特别;

除了某个黑暗的角落,这些来自

海边的石头,再也不会被

送回到出产它们的美丽的海滩。

我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而我带给它们的麻烦

却深奥得好像不止是我,

而是被称为高等动物的我们

从来就没找对过珍爱石头的方法。

——赠陈黎

2016年12月,2018年11月。

  喜鹊简史

一眼望过去,枝条枯瘦得像

野猫把逮过的老鼠

又逮了两遍;败叶遍地,

而结伴的喜鹊却能从芜杂的坡地上,

翻找出越冬的细粮。

抬头察看动静时,它们的眼神

像是在更衣室里遇到了

用特殊材料做成的人,但它们

并未显出惊慌;多数情形下,

它们的嘴里还含有一颗风干的果粒;

一旦相对安全被确认,

它们会像挥动的锤子那样

重新把头快速戳进枯黄的败叶中,

进食我们用肉眼很难看明白的

冬天的小东西。它们记得从枝条上

落下的每一样果实,记得最佳的

食用效果在风干多久之后

才会显现;它们从不偏食,

就好像适用于我们的艰辛

对它们而言,只会范围更广,

程度更深。除了体表颜色不如

春天时显眼外,它们的情绪

并未受到降温的影响。

它们的游戏专注于天空的冰蓝;

当你试图靠近,试图将人的好奇

扩散为冬天的友谊时,

它们中体型最漂亮的那一只,

只是从较低的树枝蹦跳到

较高的树枝上,就把你又扔回到

灵长类动物的进化史之中。

2019年1月26日

  野豌豆简史

一个人需要多么幸运

才可能在人生的角落里

遭遇到它的偏僻之美:

大方到哪怕你已在星球大战中

面目全非,或是浑身疲惫,

看上去像是刚从银河深处

潜泳归来。一点也不认生,

无论你身上还剩下多少

宇宙的可能性,它都会继续推动

它身上的那个生命之谜:

完美的钟状花萼,迎风时

你突然意识到我们对蜜蜂的情感

偶尔也会有点复杂;不全是

嫉妒太新颖,已变得没法解释。

回到最初,凝神之际,它犹如

一个小伙伴奇怪你居然敢

僭越智人和植物之间的界限;

腋生的花瓣,将小提琴的形状

轻轻含在削得薄薄的粉紫色龙骨中——

直到你学会将空气的眼神

吸进最陌生的肺腑,并在那里

闭气到自如,将自我的观赏性

像一个秘密,封闭在纯粹的野生中。

——赠一行

2019年5月19日

图片

臧棣, 1964年4月生在北京。1983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97年7月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研究员。出版诗集有《燕园纪事》(1998),《风吹草动》(2000),《新鲜的荆棘》(2002),《宇宙是扁的》(2008)、《空城计》(2009)、《未名湖》(2010),《慧根丛书》(2011),《小挽歌丛书》(2012),《红叶的速度》(2014),《骑手和豆浆》(2015),《必要的天使》(2015),《就地神游》(2016),《慧根丛书》(英文诗集),《最简单的人类动作入门》(2017),《试飞协会》(德语诗集,2019),《沸腾协会》(2019),《尖锐的信任丛书》(2019),《情感教育入门》(2019)等。曾获《南方文坛》杂志“2005年度批评家奖”,“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2005),“中国十大新锐诗歌批评家”(2007),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8年度诗人奖”(2009),2015星星诗刊年度诗人奖(2015),首届鲁能山海天诗歌节大奖(2016)。扬子江诗学奖(2017),《广西文学》2017年度诗歌奖。第16届天问诗歌奖(2017)。飞地诗歌奖(2017)。《山花》杂志2018年度诗歌奖。紫蓬山诗歌大奖(2018)。《人民文学》2018年度诗歌奖。2014年11月应邀参加台湾花莲太平洋诗歌节。2017年10月应邀参加美国普林斯顿诗歌节。

总策划:骆英

责编:王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