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古诗三首 雁门太守行 别云间 论诗课件PPT
2022-06-06 | 阅:  转:  |  分享 
  
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①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
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乌云弥漫在城上,城郭似乎被催垮了日光穿过云的缝
隙,战士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黑云压城城欲摧”,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在深秋的季节里吹响号角,长城附近
的泥土在夕阳的掩映下更加凝重此两句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深夜里,部队行进在易水河边,寒风卷动着红旗。浓霜湿透了鼓皮,低沉的鼓声在四周回荡。
此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运用典故,写北地的秋夜,风疾霜浓,连战鼓也擂不响,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报君黄金
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为了报答君王招纳贤才的厚爱,我宁愿手提利剑战死在沙场写将士们以死报效朝廷的决心。引用
的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思考:通过读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诗人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南明·夏完淳2、这首诗作于
作者在故乡云间被清兵逮捕后,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从体裁看,是一首五言律诗。1、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
号小隐,南明诗人,著名的抗清将领。他被捕就义时,年仅17岁。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等。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过
了三年漂泊在外的生活,今天又成了清兵的囚徒。作者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苦战被捕后的沉痛、愤懑之情。颈联: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已经知道去黄泉的路很近了,要永远告别故乡真是难舍难分。作者在此已抱定了杀身成仁的决心,但又难以告别家乡和亲人,表现出了作者情感
和心理的矛盾,抒发了依恋故乡之情。这是一首用血和生命写出来的诗篇,它真实地记录了诗人永别故乡时复杂的心情,表现了
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英雄末路的哀痛,音调悲凉,文情并茂,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
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清)赵翼赵翼(1727~1814)清代诗人、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湖(今
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主张诗歌创作要推陈出新,反对摹拟。《论诗》便是写他的诗歌创作的见解。作者在这首诗中强调
:诗歌创作应具有时代特征,诗人应有自己的新风格。赵翼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
(1)、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分析:前两句是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的诗歌虽然光焰万丈,万古流传
,无人能比,但是,即使如此伟大的诗篇,作者认为至今也已觉得不新鲜了。(2)、从李杜的遭遇,诗人得出了一个怎样的
结论?这个结论有什么普遍意义?作者得出的结论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国家历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也不过只有几百年而已。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原创)